一次深入基層、貼近群眾、打動人心的長距離採訪

首頁 人民網 2011年09月09日 18:00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中文國際頻道自2011年7月11日起,在《遠方的家》欄目內連續播出100集系列特別節目《邊疆行》。這個系列節目播出前,經過了4個月的詳細策劃、調研和培訓,立足點是落實“三貼近”要求、結合我臺形象建設工程,增強電視傳播的吸引力、感染力,使中文國際頻道歷來堅持的深度採訪和發現式的電視報道再上新臺階。8月初,中宣部等五部門對新聞戰線開展“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進行部署,此時《邊疆行》節目正處在第二批採訪拍攝高峰期,中文國際頻道迅速貫徹落實臺分黨組、機關黨委關於深入開展“走轉改”活動實施方案的要求,動員各部門和科組積極組織員工深入學習活動精神,把學習成果體現在行動上、節目中,特別是結合《邊疆行》系列片的製作播出,抓好一線記者的學習,把“走轉改”活動與本台形象建設工程緊密結合,使一線編導、記者把“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上升為一種自覺行動,在實地採訪中樹立中央電視臺良好的社會公眾口碑,自覺維護國家電視臺的形象。目前,《邊疆行》已播出40多集,後續採訪仍在進行中,節目取得了良好的收視效果,引發了強烈的社會反響。

  100集系列特別節目《邊疆行》,每集45分鐘,採用邊製作、邊播出的方式,攝製組從廣西防城港的北侖河入海口出發,以順時針方向沿著中國陸路邊境行進,穿越廣西、雲南、西藏、新疆、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等九個省區,最後將到達遼寧丹東的鴨綠江入海口,總行程達22800公里。這次長距離採訪沿途經過的縣市有100多個,採訪對象中涵蓋30多個少數民族,4500分鐘的巨大節目容量就是為了比較全面地反映中國陸路邊疆的自然風光、人文風情、經濟發展和時代特徵,這樣大型的長距離電視採訪行動,目前在全國電視界來説是絕無僅有的。

  《邊疆行》以新聞紀實的手法,突出央視中文國際頻道的國際視角,關注自然、關注民生、關注變化,節目通過外景記者真實生動的旅行體驗,為觀眾展現出一個發展變化中的真實的中國邊疆形象。100集系列特別節目《邊疆行》作為中文國際頻道貫徹落實“走轉改”的一個富有特色的活動載體,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總結。

  第一、深入基層,獲取第一手最鮮活的報道素材。《邊疆行》攝製組的足跡遍及中國陸路邊境九省區,從廣西的十萬大山到雲南的瀾滄江邊、從西藏的雪域高原到新疆的天山南北、從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到黑龍江的漠河北極村……,節目真正走進了邊疆的山山水水。攝製組沿途不僅拍攝邊疆的城市,更多的時間放在了走鄉村、訪農戶,記錄普通邊疆人生活的點點滴滴,反映今天邊疆面貌的發展變化。

  劉雲山同志説:“基層一線是新聞工作的源頭活水,蘊藏著最鮮活、最豐富的新聞資源。接地氣才能有底氣、長靈氣,深入實踐才能富有生活氣息,紮根群眾才能産生真情實感,我們的新聞報道才會有現場的溫度、才會有清新樸實的文風、才會有打動人心的力量。”的確,好節目一定是跑出來的。在《邊疆行》已經播出的節目中,我們可以看到,攝製組走到了很多媒體不曾到過的偏遠地區。例如在雲南的鎮康縣,編導杜冠儒和外景記者王靜等人組成的攝製組走訪一個叫哈裏村的德昂族村落,進村的時候趕上下雨,道路非常泥濘,當村委會主任見到攝製組時,一把握住記者王靜的手説:“建國62週年了,可把你們給盼來了,黨中央沒有忘記我們!”一句話把攝製組成員都給説愣了,問清楚原因之後才知道,原來在這之前從未有過一家國家級媒體來過這裡,從村委會主任那樸素而稍顯笨拙的話裏,記者能夠感受到他們是多麼渴望被知道、被了解,多麼渴望與外面的世界交流、溝通。德昂族人口很少,總人口只有1.5萬人左右,風俗民情很少為外人所知,正是因為攝製組深入少數民族村寨,在節目中表現了德昂族的服飾、歌舞、飲食等特色內容,同時反映了少數民族同胞生活方方面面的變化,收到了良好的傳播效果。觀眾“戰神”給欄目組發來電子郵件説:“有了你們艱辛旅途的拍攝,才能讓我們看到不一樣的邊疆,不一樣的人文景色。你們帶領我們經歷了有滋有味的旅途,我知道了邊疆行的意義,不在於那些聞名已久的地方,不在於驚天動地的人物,也不在於有多少繁華的城市,而在於豪爽熱情的少數民族,在於樸實無華的村寨和那些幸福的村民們。”

  《邊疆行》目前還有很多節目正在進行緊張的後期製作,編導趙志勇和外景記者劉莎等人組成的攝製組,深入新疆紅其拉甫口岸採訪,帶回了第一手鮮活感人的素材。紅其拉甫口岸位於帕米爾高原,海拔5100米,是中國海拔最高的口岸,從附近的塔什庫爾幹縣前往口岸,短短100公里的距離,海拔就升高了將近2000米,這條公路因此也被稱為“天階之路”。當攝製組到達紅其拉甫口岸前哨班時,看到這裡差不多每個戰士的手指甲都是凹陷下去,這是長期生活在高原所造成的。這裡氣候非常惡劣,秋冬季節經常是大雪紛飛,而哨所的給養需要從幾百公里外的喀什運送過來,如果碰上泥石流或者冬季大雪封山,供給隨時可能會中斷。來到口岸後,攝製組有的成員出現了發燒、嘔吐等高原反應,而通過採訪記者了解到,戰士們剛到這裡時,也常常都是吃不下飯、整晚整晚睡不著覺。雖然現在哨所的住宿條件比以前好了很多,每間宿舍都有電視和衛星接收器,但是這裡一下雪,電視就沒有了信號。哨所的周圍都是雪山,戰士們半開玩笑地説,業餘時間的最大愛好就是爬山。而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邊防戰士們保家衛國,守衛莊嚴國門卻沒有絲毫的含糊。當外景記者劉莎在採訪中握住戰士的手時,忍不住淚流滿面,因為她看到一位常駐口岸的連長,才30多歲,但臉上、手上全是皺紋,看起來就像50多歲一樣,這一群最可愛的人就是這樣,把青春、歲月、甚至生命獻給了祖國邊防。

  類似的例子在《邊疆行》節目中還有很多,攝製組每到一個地方採訪,都堅持走到祖國邊疆的最前沿、最深處,走到生活在邊疆的人民群眾中間,把鏡頭對準他們。正因為如此,攝製組才有可能捕捉到最生動、最鮮活的故事,這些故事反映了中國邊疆的發展變化和老百姓的生活狀態,真實、感人、不説教,從外宣的角度講,也是向世界展示一個真實的、發展中的中國國家形象。網名“綠茶男孩子”的廣東觀眾説:“看《遠方的家-邊疆行》會讓人非常直觀地感受到祖國各民族的風土人情、祖國的大好河山、祖國的博大精深,體會到56個民族和諧一家親,特別是看到邊境線上的官兵和界碑,讓人深刻地理解了“中國”二字的厚重……”。

<1234>
相關閱讀 深入基層 | 貼近群眾
我要糾錯責編:謝寧 責任編輯: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