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深入基層、貼近群眾、打動人心的長距離採訪

首頁 人民網 2011年09月09日 18:00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第二、貼近群眾,近距離感受邊疆一草一木。新聞戰線“走轉改”活動要求在培育良好職業精神、職業道德上下功夫見成效,繼承弘揚新聞工作的優良作風,始終把社會責任放在首位,樹立新聞工作者的良好形象。《邊疆行》節目努力踐行這一要求,在採訪拍攝的過程中,各攝製組碰到很多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困難,但是從來沒有一個人打退堂鼓。編導周旭帶隊的攝製組在西藏採訪,外景記者周雪梅感冒發燒,出現嚴重的高原反應,在醫院打點滴退燒後,立刻又投入到採訪拍攝中;編導馬戎在雲南怒江拍攝,為了展現獨龍族人民今天的生活狀況,率攝製組隊深入路途艱險的獨龍江地區,在行進過程中,車隊遭遇泥石流,被困三天三夜,採訪車車窗也被碎石砸裂,但攝製組在脫險之後,依然不折不扣地堅持完成剩下的工作;編導趙志勇在新疆喀什地區採訪時,正好趕上民族分裂分子對平民百姓發動恐怖襲擊,在附近阿克蘇地區採訪的編導王宇也碰到類似的情形,但是他們面對危險,都沒有退縮,而是積極地與當地政府協商溝通,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圓滿地完成拍攝任務。其實,在《邊疆行》開拍之前,頻道領導就再三交待安全第一,攝製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相機行事,在一些自然條件惡劣和社情複雜的地區,可以“甩點”,放棄拍攝。但是,通過這一階段的採訪拍攝可以看出,參與《邊疆行》的各編導為了全面反映中國邊疆地區的風貌,為了最大限度地保持系列節目行進線路的完整,他們始終義無反顧,不怕吃苦,勇於面對困難,時刻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他們説,這種熱情和動力來自於邊疆的魅力與感動,同時編導與記者們的壯舉也感動著邊疆,他們行走一路,也留下了一路的稱讚聲,沿途各省區與拍攝相關的單位也由衷地對記者們的敬業精神大加讚揚。

  如果説《邊疆行》記者的採訪行動體現了新聞媒體轉變工作作風的要求,那麼,系列節目的內容就是這種轉變作風的具體成果。《邊疆行》不僅對沿途的美景、美食、民俗和文化藝術有全面而詳盡的介紹,而且帶領觀眾觸摸邊境線上人們的真實生活和內心感受。節目中有大量的現場採訪,體現在電視屏幕上,就是一個個生活在邊疆的老百姓真實而生動的面孔,節目記錄他們的喜怒哀樂,講述他們的生活故事。同時,《邊疆行》在堅持新聞紀實風格的基礎上,把記者體驗作為傳達節目主旨的基本手段。在表現邊疆民眾的生活狀態時,記者和他們同吃、同住、同勞動;在表現邊防戰士保家衛國時,記者和他們一起在邊境線上巡邏,巡視界碑;在表現邊疆地區的文化藝術方面,記者跟著當地百姓學習民族歌舞、手工技藝;在節目中,記者不是一個旁觀者,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邊疆生活的體驗者。正是因為貼近群眾,記者才有可能捕捉到最生動的場景、挖掘最感人的故事,來提升報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邊疆行》攝製組在雲南省德欽縣拍攝時看到,有一個村莊因為瀾滄江的阻隔,村民和外界交流的通道就是一條跨江的溜索。面對200多米長,離江面60多米高的溜索,記者鼓起勇氣滑了過去,進入了這個村子。但是,當記者看到村裏的很多孩子因為害怕滔滔的江水,平日裏只能坐在江邊,暢想外面的世界,記者忍不住掉下眼淚。所幸,現在已經有勘測隊伍在那裏勘測架橋數據,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那裏的孩子就可以走出偏僻的村莊。這些內容都真實地體現在《邊疆行》的節目中,相信對觀眾會有一定感染力,而這種吸引力和感染力都建立在記者實地體驗邊疆民眾生活點滴的基礎之上。劉雲山同志撰文指出:“新聞媒體的工作要堅持把體現黨的主張與反映人民心聲統一起來,把堅持正確導向與通達社情民意統一起來,時刻牢記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性質所在,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強化大眾視野、百姓視角,直面問題、聚焦熱點,更好地架起黨和政府聯絡人民群眾的橋梁。”《邊疆行》通過記者在邊疆地區的實地行走、觀察、體驗,讓更多的民眾了解到邊疆民生的方方面面,其中有長足的發展,也還有需要解決的問題,這就是新聞媒體反映人民群眾心聲、為人民群眾謀利的實際體現。

  網名“H宇心飛翔”的湖南觀眾説:“每次看《遠方的家》都覺得是一種享受,雖然沒有華麗的街景和高樓大廈,但從中能感受各種淳樸的民風、看到各種質樸而又可愛的人們,我一直覺得,越是真實,越是淳樸的東西才能使人的心靈得到啟發,並從中産生共鳴。”從電視傳播的角度而言,《邊疆行》以記者見聞的方式,以人文體驗的手法,展現邊境線上令人感動的人和事。整個100集《邊疆行》節目,記者有一半的時間是出現在鏡頭裏面的,這種節目形態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生動、鮮活,極具親和力和感染力,易於觀眾接受,對於外宣而言,尤其如此。

<1234>
相關閱讀 深入基層 | 貼近群眾
我要糾錯責編:謝寧 責任編輯: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