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體育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何去何從
亞運會在競技層面基本上就是東亞獨舞,是中日韓“三國演義”,更是中國獨孤求敗的“武林大會”。眾多其他亞洲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基本上只能在開、閉幕式上顯露他們的身影。像中日韓這些亞洲體育強國也將亞運會當成練兵的場所,重視程度日益降低。本屆亞運會,中日女排為了參加世錦賽,就只派出了二隊前來仁川。
面對如此局面,亞運會想要繼續發展,在當今全球化的時代,就必須保留住有特色的項目,保留住亞洲體育文化的特點。亞奧理事會終身名譽副主席魏紀中建議,把更廣泛的非奧項目吸收進來,讓更多的人參與,這就是亞運會的品牌價值,亞運會的定位就是辦成亞洲最有影響力的綜合性運動會。而仁川亞運會在項目設置上卻與這樣的理念背道而馳,“瘦身”時大幅縮減具有亞洲特色的非奧項目,保留28個奧運項目。放棄自身特色,追求“奧運模板”,這樣的亞運會必然難有大的發展。
那麼,亞運會到底路在何方?在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鮑明曉看來,競技的賣點不足,就需要發展別的賣點,亞運會可朝著特色、東方、節慶化的方向發展。“同時舉辦體育旅遊節、商品展銷會、貿易洽談會、博覽會等活動,以賽辦節,以賽辦展、以賽辦會。與文化、旅遊、會展、商貿相融合,才能拓展全球影響力。”
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20日舉行代表大會,宣佈印度尼西亞的雅加達為下屆亞運會的承辦城市。終於找到下家接手,接下來,亞運會的主辦方——亞奧理事會也該考慮一下這個亞洲最大的運動會該如何辦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