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新機制 利用新技術:博物館美術館探路美育新發展

來源:中國文化報 | 2023年02月27日 19:42
中國文化報 | 2023年02月27日 19:42
正在加載

“永遠的東方紅——紀念‘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五十週年雲展覽”

“永遠的東方紅——紀念‘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五十週年雲展覽”

一直以來,美育都是社會廣泛關注的話題。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而社會美育正是提升全民審美素養的重要力量。近年來,全國各地的博物館、美術館等公共文博機構都不斷創新展覽展示,優化公共教育的內容和方式,為更好發揮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功能探索出不同的道路,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校館合作共建美育課堂

2月15日,上海市中小學生迎來了新的學期。在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上海市虹口實驗學校五年級的同學們上了一堂特別的“開學第一課”,他們在老師的引導下,品讀吳昌碩、任伯年等海派大師真跡,感受上海的藝術文脈。這是中華藝術宮聯手上海虹口區教育局,融合館內展覽與學校教學大綱而舉辦的“美術館現場教學課”。

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為小學生帶來“開學第一課”

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為小學生帶來“開學第一課”

今年,上海市提出打造100個“社會大美育課堂”,將推出5000場藝術普及教育活動。而中華藝術宮“美術館現場教學課”正屬於這項計劃。

展覽是美育的重要平臺和途徑,美育則是展覽的目的和結果之一。打造“社會大美育課堂”是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化實施“社會大美育計劃”的重要舉措。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方世忠表示,將把更多專業藝術資源轉化為社會美育資源,為市民提供更多高質量的公共藝術教育,讓更多市民能夠來到文化場館、欣賞藝術作品、獲得美感體驗,讓他們近距離與大師、名家對話,用藝術滋養人生,滿足市民高品質生活需求。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一直致力於推進美育“校館聯動”機制,他表示,中小學美育應改變傳統教學模式,與博物館、美術館、劇院劇場等公共文化藝術機構建立良好的聯動機制,養成學生觀展、看劇的習慣。近年來,中國美術館與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多所高校展開深入合作,推動校館共建,不斷推進將中國美術館打造成為校園外的美育“課堂”。

“應鼓勵有條件的學校建設自己的校園美術館、音樂廳等美育場所,形成學校美育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的共同發展。”吳為山還表示,在即將召開的2023年全國兩會上,他將繼續帶來有關全民美育的提案,“加強新時代學校美育建設,要立足於‘幼、小、中、大’一體化思路構建美育體系。”

國博—北京五中青少年志願服務隊    中國國家博物館供圖

國博—北京五中青少年志願服務隊    中國國家博物館供圖

發揮志願力量搭建橋梁

除了通過展覽、講座建立館校合作美育課堂外,目前許多博物館、美術館都建立起越來越完善的志願者團隊。今年2月,國博—北京五中青少年志願服務隊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古代中國”展廳圓滿完成了他們的文化志願宣講首秀,贏得觀眾的陣陣掌聲。自去年9月,中國國家博物館與北京五中教育集團正式簽署志願服務合作備忘錄後,北京五中的19名中學生經過培訓,正式開啟了他們的志願宣講服務,在提升自身學習能力的同時,也向公眾傳遞了文博與藝術知識。

“中國國家博物館從2002年開展志願服務工來以來,一直注重青少年志願團體的培育和作用發揮,匯聚熱愛文博事業的青少年志願服務力量。”中國國家博物館相關負責人表示,志願服務工作將引領青少年通過志願實踐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在學習中成長,在成長中進步,更好地擔負起時代重任。

北京畫院宣教部主任羅元欣表示:“文博機構面向志願者開放了更廣闊的藝術資源、人力資源,讓他們在實踐中深化認知,以便在展品與觀眾之間架起更多橋梁。”

此外,還有的文博機構與高校聚焦民間基層美育教育,將志願服務開展到縣鄉和農村,為我國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等國家戰略做出重要文化貢獻。

在浙江,浙江美術館指導下的浙江美育村志願服務項目通過激發美術工作者、教師、學生參與志願服務的熱情,加強了美術館、高校、藝術家與鄉村之間的文化聯絡,整合優質美育資源,開展了展覽下鄉、美育講學、藝術駐村等6000余場活動,探索藝術扶貧的鄉村振興之路;在甘肅,蘭州大學文化行者團隊通過實施“館語計劃”,用10年時間,與45家中小博物館合作培養了558名志願者,並不斷在甘肅縣鄉開展活動,服務兒童及家長等超3萬人次,將中小博物館打造成縣鄉青少年文化教育和成長關懷的“第二課堂”。

利用新技術拉近觀眾距離

近年來,文化藝術機構紛紛搭建數字博物館、網上美術館等,為社會公眾,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了更多藝術欣賞、學習和交流平臺,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美育氛圍。人們可以隨時隨地接受藝術的熏陶,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孩子的藝術興趣,提升其審美和綜合素養。

國家博物館就大力拓展“雲端國博”建設。自2020年以來,連續推出了“國博邀您雲看展”系列活動等,以豐富多彩的雲展覽、雲直播、短視頻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據了解,在國家博物館已推出的線上虛擬展廳裏,既有源自實體展的雲展覽,也包括首個由5G技術支撐的“無實體”雲展“永遠的東方紅——紀念‘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五十週年雲展覽”。

智慧服務體系無疑拉近了觀眾與博物館之間的距離。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撰文指出:“使博物館成為展示科技與傳統、科技與文物融合的創新平臺,成為人人都能參與的文化殿堂。”

在“盛世修典——‘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成果展”中通過數字技術修復呈現的《千里江山圖》   本報記者 盧 旭 攝

在“盛世修典——‘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成果展”中通過數字技術修復呈現的《千里江山圖》   本報記者 盧 旭 攝

“科技賦能不僅豐富展覽的展示方式,更能對展覽的內容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中國國家博物館策展工作部的多位策展人均表示,新技術、數字技術在展覽中的運用,同樣拓寬了美育的廣度和深度。如去年9月在國博開幕的“盛世修典——‘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成果展”就是一場集中體現科技賦能的展覽。展覽選取了“大系”這一重大文化工程,將海內外200余家文博機構收藏的萬餘件中國繪畫藏品中的1700余幅精品通過數字技術高清展現,為觀眾打造了一場由千年文化積澱而成的中華美育大課堂。

“隨著新的設備技術、人工智慧甚至是在全息技術的研發,當下藝術展陳的方式和展示效果還會提高。”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王春辰説。吳為山對此也持相同觀點:“要不斷利用新技術、新方式和新渠道來創造美、傳播美,還要充分發揮新媒體的作用,特別是用年青一代喜歡且易於接受的方式傳播經典藝術。”

編輯:韓丹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