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展現藝術新力量​——2022美術院校畢業季觀察

來源:中國文化報 | 2022年06月20日 14:23
中國文化報 | 2022年06月20日 14:23
正在加載

每年5月、6月間舉辦的美術學院畢業季,都是一場別開生面的展覽大秀,畢業生們的作品帶著一股青春的氣息撲面而來。在這個特殊的舞臺上,青年學子將自己大學生涯中的所思所感匯集為一件件作品,展示給觀眾,也為自己的學生時代畫下一個句點。而2022年註定又是不平凡的一年,“00後”的新一代迎來了自己高校求學的成果檢驗,也吸引了社會的更多關注。同時,疫情的持續,使得今年的畢業季在困境中探尋新機,也呈現出了不一樣的光彩。

療愈之境(建築設計)  盧悅童  廣州美術學院

療愈之境(建築設計)  盧悅童  廣州美術學院

青春涌動畢業季

廣州美術學院是今年較早舉辦畢業季活動的高校之一。5月19日,廣州美術學院2022年研究生畢業作品展首場展覽在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展,標誌著一年一度的粵港澳大灣區藝術盛事——廣美畢業季正式拉開了帷幕。此後,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湖北美術學院、天津美術學院等諸多美術院校紛紛拉開了畢業季的大幕。

湖北美術學院2022屆本科生畢業展以“元·圖景”作為主題,共展出28個本科專業1707名應屆本科畢業生的1534件(套)畢業作品,這些作品憑藉獨特的觀察視角和創新的表現手法,將對生活的感悟融入作品當中,以設計賦能社會發展,生動直觀地呈現了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6月10日,“時空留痕 無界西美”西安美術學院2022本科生畢業展在陜西西安的西部美術館舉行。展覽展出了14個院係21個專業1500余名畢業生的5000余件作品。中央美術學院的畢業展則囊括了476名博碩士研究生、874名本科生的共計1萬多件畢業作品,作品涉及架上繪畫、立體雕塑、實驗藝術、數字藝術、設計、建築、美術史論、藝術理論等專業和研究方向,多角度、全方位地呈現了中央美院畢業生學術探索與藝術實踐的優秀成果。

中國美術學院的畢業季不是一家獨秀,而是聯合諸多高校,形成了一次畢業季的“巨無霸”——第四屆“青藝周”。“青藝周”以中國美院和浙江音樂學院的畢業季為主體,聯動浙江大學、寧波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浙江師範大學、浙江理工大學等13所高校同步推出線上畢業展,線下則在浙江展覽館、浙江美術館、西湖美術館、西湖博物館、天目裏、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不對外)、浙江音樂學院、運河大劇院、全山石藝術中心、中國美術學院夢園校區(不對外)等十大場館呈現,總展出面積約5萬平方米,線上線下“青藝周”累計共有5000余名青年藝術家、設計師、作家、學者參與。

還有諸多的畢業展覽不勝枚舉,可以説,五六月是屬於畢業生的時間,美術院校每一位畢業生都在畢業季這個舞臺上展示著自己的藝術光彩。

星夜(油畫) 馮曉瑋 中央美術學院

星夜(油畫) 馮曉瑋 中央美術學院

科技融合更精彩

疫情席捲全球,為人民生活、學校教育、産業模式帶來了巨大變化,也改變了畢業季的呈現形式,有的美術學院採用了線下的形式,有的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展覽形式,還有的僅有線上形式。疫情時有發生,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科技的進步為畢業季帶來新的生機,成就了不一樣的畢業季。

受疫情影響,今年中央美術學院的畢業季活動全部在線上進行,打造永不下線的“2022中央美院畢業展”。據悉,線上畢業展開啟之後,中央美術學院官方微信平臺同時持續開設“2022中央美院畢業季丨微展廳”,以專業為主題陸續推出全部研究生、本科生畢業作品等。

實際上,早在2020年,中央美院畢業季、畢業展就開始轉戰線上舉辦。如何讓線上展更有吸引力?據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畢業季總策劃宋協偉介紹,今年,中央美術學院通過與互聯網媒體合作,首次推出“元宇宙虛擬孿生校園平臺”。該平臺有兩個特色,第一是實現在虛擬孿生校園與現實場景的自然氣候數據同步,線上虛擬場景可以根據日出日落,以及天氣的陰晴冷暖實時變化;第二是畢業生作品展示設計更簡潔,便於觀眾在有限的屏幕容量下預覽到更多的作品,更有利於畢業作品被有效傳播和充分觀覽。在以上兩個特點基礎上,畢業季的設計方還優化了線上交互系統,開通畢業生作品頁面轉發、各院係多頻段宣傳報道等功能,並聯動了社會各大媒體,進行同期宣傳。今年的畢業季,雖然只有線上活動,依然收穫了很多關注。“自5月底開展至6月初,我們已經累計達到585.9萬瀏覽量。”宋協偉介紹。

為了讓線上展更有吸引力,各美術學院也是各出奇招。6月13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2022屆線上畢業作品展正式推出,來自450余名畢業生的2300余件畢業作品在雲端展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搭建的2.5D線上展示系統,業已成為美術學院的一個重要畢業成果展示平臺,一方面滿足了同學們自主布展的需求,另一方面也造就了與觀眾進行互動的流暢體驗。該展示系統通過4層景別的移動,加深了作品的空間層次感。展覽的空間比線下展廳更廣,長廊式的展廳更加強調了在觀展過程中移步換景的觀賞趣味。隨著指尖的拖動,手機屏幕裏不斷出現作品的更多內容,這是線下展所不具備的視覺效果。此外,還可以通過背景和環境的佈置,烘托作品的氣氛,加強了作品的感染力。同時線上展覽還能讓遠在他鄉的親人體驗觀展的樂趣,而交互視頻的錄製,也能讓觀眾更好地理解作品傳達的內容與情感。

最美教師——石蘭松(雕塑) 陳思羽 西安美術學院

最美教師——石蘭松(雕塑) 陳思羽 西安美術學院

四川美術學院則舉辦了大規模的線下展,並且“線上+線下”聯合,展出近萬件畢業作品。畢業季以藝術的方式向城市“開放”,將最青春活力的藝術輸送給山城重慶。不僅如此,“開放的六月”在整個畢業展期間還面向大眾策劃了豐富的文化藝術活動,比如在線上展區的直播活動走進青年藝術家工作室;“創作故事”專區有百餘個短視頻講述學生畢業創作背後的故事,並隨機向觀眾推送“藝術盲盒”;整個藝術季還開通了網友點讚投票,評選出“最受大眾喜愛作品獎”,學校將為獲獎學生頒獎和發放專項獎金;觀眾可以通過重慶藝術大市場的網上商城購買學生的畢業作品等。

豐富的網上活動,帶動了觀眾的參與熱情,許多院校畢業季的社會參與度都非常高。據廣美畢業展相關負責人介紹,廣美畢業展獲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雖然線下展沒有對外開放,但本科生第一階段展覽線上直播觀看量達到近50萬人次,線上展廳自5月25日上線至今,點擊量達到近300萬人次。中國美術學院院長高世名也透露,截至6月16日,“青藝周”全網各平臺突破5.68億閱讀量,在疫情防控的情況下,線下觀展人數超過15萬人。他表示:“我們做畢業季,以及把畢業季升級為青藝周,就是為了把教學成果分享給全社會。同時,讓青年的藝術學子能夠直接面向社會。今年,我們帶動全省各高校的藝術專業、藝術院校一起舉辦線上展覽,我們有這樣的野心和膽量,也充分證明了我們的社會能量、藝術能量和學院能量。”

暮夏詩敘(綜合材料) 譚琳 四川美術學院

暮夏詩敘(綜合材料) 譚琳 四川美術學院

關切現實新力量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變化,豐富的社會體驗、多元的文化思維、科技的飛速發展等,都在不斷影響著新一代的年輕人,並呈現在他們的作品中。年輕人以寬闊的視野和多元的思維,借助綜合媒介,將新材料、新觀念融入繪畫的表現手法當中,實現了從技藝到精神的昇華,並對時代和社會的發展動態給予敏銳的關注度,在各自的作品中用真摯的情感和自信的力量,展示出鮮明的個性特徵,向觀眾呈現出一場視覺與圖像盛宴,體現出當前新一代繪畫藝術群體的獨立思考、創新動力、青春氣息、社會關懷與時代使命。

如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在中央美院畢業季展覽前言中所言:“關切社會現實,聯絡自我體驗,關注時代課題,思考解決方案,傳承前輩優長,致力探索創新,順應學科融合,自覺融通創造,這些都在今年的畢業作品中表現得更加充分,而追求審美格調,語言出落不俗,更是一種可感可品的氣息。近察其象,不同學科專業的作品都有自己的學術肌理,于筆墨中見細微體察,于造型上見從容把握。材質媒介的實驗意趣,數字世界的漫遊暢想,在一件件一組組作品中都得到充分體現。”宋協偉表示,在總覽本屆畢業生作品之後,能夠明顯看到同學們對線上展示方式的成熟掌握,在創作過程過中已經充分考慮到展示效果和技術運用與線上平臺的適配程度。當前的全球性議題,如生態危機、病毒侵擾、碳排放、未來生存、社會關係、社群親密度、日常感知等,正是這一代青年人所關心的話題。

清晰與混沌(版畫) 崔雨佳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清晰與混沌(版畫) 崔雨佳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在廣州美術學院視覺藝術設計學院副院長馮喬看來,今年的展覽呈現出3個比較明顯的趨勢:一是藝術與科技融合非常明顯。學生會不自覺或者自然選擇技術作為最後設計呈現的基本條件或使用技術,這是由於新一代的“00後”學生在對技術的敏感性和適應性上有天生的優勢,技術對於他們來説是一種自然和常態的選擇。二是專注基礎研究的作品越來越多,包括對於圖形、文字以及編排設計的探索,也包括其他很注重底層邏輯、很具備框架性的元素。三是産教融合非常明顯。大量的社會課題進入畢業設計中,成為學生感受一線産業或者社會需求的重要內容。在與其他理工科院校展開的合作中,學院充分發揮了藝術院校優勢,讓産品在使用的便捷性和交互的舒適度上得到了很大提升。

從傳統畢業展到盛大的開幕秀場和嘉年華,再到覆蓋全城的藝術聯展,近些年,各大美院都在不遺餘力為畢業生打造一場華麗的畢業秀。而畢業生們也在這一過程中得到了歷練和成長。廣州美術學院院長李勁堃表示:畢業季呈現出來的作品,讓大家有理由相信,在此過程中同學們勇敢拼搏、茁壯成長,展示出了青春蓬勃的力量。

編輯:韓丹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