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藝術品會成為未來藝術品交易的主流嗎

來源:美術報 | 2022年04月07日 17:18
美術報 | 2022年04月07日 17:18
正在加載

數字化藝術品《蒙娜麗莎的微笑》 展覽現場

數字化藝術品《蒙娜麗莎的微笑》 展覽現場

2021年3月11日,佳士得拍賣行網絡拍賣的NFT作品《Everdays:The First 5000 Days》以6935萬美元成交,約合人民幣4.5億元,令人咋舌!這是一幅巨幅拼貼作品,由藝術家Beeple耗費5000多日完成。之所以被稱為“純數字藝術品”,是因為根本不存在實體作品,只存在數字世界中,且採用了加密技術。由此自2021年始,數字化藝術品作為一個新事物迅速進入人們的視野,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

數字化作品方興未艾

人們非常好奇:數字化藝術品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它的構成因素有哪些?這些數字化作品究竟是不是藝術?數字化藝術品的特色價值何在?數字化藝術品的支付是怎樣的?將來會不會曇花一現?

其實,藝術品數字化早就出現了,10年前的畫廊博覽會就經常能看到數字化藝術品,只是最終形成一個熱門收藏品,乃至一個新興行業,真正吸引大眾的眼球,不過是近兩三年才發生的事情。剛剛結束的北京冬奧會,完全給人一種嶄新的數字化體驗,開幕式錶演、比賽轉播、數字人民幣支付等等,都運用了大量先進的數字技術,如今數字全球化的趨勢勢不可擋。數字化正進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藝術品的數字化也當然不可避免。

藝術品的數字化,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對原有的經典藝術作品進行數字化轉化,另一個則是運用數字化技術手段進行當代藝術創作。二者既有聯絡,又有區別。比如我們看到的把名作《蒙娜麗莎》和《清明上河圖》數字化、視頻化、動漫化,就是屬於前一種;而4.5億元拍賣成交的NFT拼貼畫則明顯屬於第二種。當今還有不少畫家使用數字繪畫軟體來創作,這些繪畫沒有顏料,使用感應筆通過電腦畫出來再打印出來,就完成了一件數字繪畫。

近年,國內數字化藝術展也相繼推出,令觀者大飽眼福。如2020年9月在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舉辦的《非物質/再物質:計算機藝術簡史》,就展出了30多位藝術家的70多件數字藝術作品,每件都是由計算機創作完成。2021年,中國美術館和京東方藝雲攜手打造了“百年百幅經典美術作品數字體驗展”,展覽以BOE畫屏數字藝術顯示終端為載體。“中國當代國際數字藝術展”也展示了不少有創意的數字作品,如《道子繪畫系統》,據介紹可以模倣齊白石、徐悲鴻、黃賓虹大師的畫作。

數字藝術的出現,讓藝術品不再是以往的靜態的紙上、架上作品,而很大程度上變成一幅流動的虛擬畫面。當數字化創作來臨時,一切內容都是嶄新的,一切都可以入畫,而且數字多媒體可以打造出與眾不同的沉浸式互動空間。數字革命在過去的20年間興起,數字技術也融入到繪畫、攝影、裝置等各個藝術門類,不少畫家將自己的中國畫、油畫轉變成數字藝術銷售,科技和藝術正從線上到線下不斷跨界合作。京東甚至以獨有的數字藝術大數據平臺,打造“百萬數字藝術體驗場景”。

數字化藝術品的市場行情

2019年,一幅由AI創作的藝術作品《埃德蒙·貝拉米肖像》以43.2萬美元的高價在紐約拍賣成交,一時引起轟動。2021年3月,在北京798藝術區,藝術家冷軍的繪畫作品《新竹》在策展人手中燒為灰燼,這幅作品被變成NFT加密形式的數字藝術進行了拍賣,最終以40萬元成交。將實物藝術品銷毀製作數字藝術作品,有人認為是炒作,而當事人則認為並不是毀滅,而是新生,是讓藝術的形態和價值實現進一步升級的過程。

因《氣球女孩》在拍賣中被碎紙而聲名大噪的英國街頭藝術家班克西,在NFT浪潮來臨後,他的作品被製成數字藝術品NFT。2021年初,一些區塊鏈領域的專業人士以9.5萬美元的價格購買了班克西的畫作《傻子》實物,隨後這些人向班克西的行為藝術致敬,模倣畫家自己的做法將這幅作品燒燬,並進行了直播。在實物被燒燬後,《傻子》被製作成數字藝術品NFT,進行了拍賣,最後一位藏家以約38萬美元的價格拍得此畫的NFT。

隨著海外數字藝術的炙手可熱,國內也不乏一些先吃螃蟹者大膽嘗試。2021年5月22日,區塊鏈數字藝術平臺AART與永樂拍賣聯合舉辦的國內首場線下區塊鏈數字藝術品拍賣中,央美副教授李洋的作品《畫夢30年》以160萬人民幣落槌,創作國內加密藝術作品的成交紀錄,舉辦方聲稱本次拍賣有傳統收藏家介入嘗試,表明傳統收藏界也開始關注加密藝術品。2021年12月,國內某數字藝術工作室,將國畫大師齊白石的原作《群蝦圖》變成數字藏品,標價30萬元競拍。

以專營數字藝術的電商也開始涌現。2022年1月,唯一藝術與浙報藝術産業集團聯手的數字藝術品拍賣在“藝術融媒體”APP上舉槌。當代中青年藝術家崔向上的《山澗星辰,決絕的輝煌》,凸小涂的《地鐵幻念》,朱涵遠的《斑馬變形記-2》等5幅數字藝術品全部成交。唯一藝術是中國首家數字藝術電商,由藝術設計圈知名公司和區塊鏈技術團隊聯手,致力打造中國最大的數字藝術品交易市場。

數字化作品的風險與問題

對數字化藝術品這種新興的藝術門類,首先應該肯定其新穎性、獨創性與時代性。藝術品數字化,首先使藝術品再度煥發了無窮的生命力。而運用數字技術創作的當代數字化藝術品,也在視覺、概念上給我們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和享受。最重要的是藝術數字化,使經典的藝術品接近社會大眾,通過數字化方式讓藝術走進校園、商業空間、社區、醫院、家庭,發揮了它的美育社會的功能。

但是,作為一種嶄新的藝術形式,數字藝術的收藏及其市場價值確實尚需要時間的驗證。買家花費上億元拍下的加密藝術家Beeple的畫作,只是5000張作品圖拼接成的一個316MB的JPG文件?只是一個純數字藝術品,而非傳統意義上觸手可摸的實物畫作?讓人感覺虛無縹緲,有點不靠譜。真正的藝術品具有升值與再變現的功能,數字化藝術品將來能否二度變現,令人不免懷疑。

當然,數字化作品也面臨著諸多問題,其中NFT所帶來的金融風險無疑是巨大的,這種以藝術品為噱頭的資本炒作令人擔憂。筆者認為,NFT將來是否會像比特幣一樣,淪為一場投機者的炒作?藝術品數字化本身沒毛病,但是借著NFT瘋狂炒作,就多少令人質疑其初心,這一點頗像前些年在國內一度興起的藝術品股票拆分,其興也快,其亡也快。其次是版權問題。複製去世繪畫大師的作品將其數字化,這裡面是否面臨侵權?

藝術品數字化本身是好事,但NFT金融化前景令人擔憂,慢慢發展摸著石頭過河,是它最好的發展方式,切忌大起大落,從以往經驗看,藝術品資本化帶來的往往並不是一種好的結果。

編輯:韓丹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