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視域下的美術館展覽敘事與傳播

來源:中國藝術報 | 2022年03月28日 17:24
中國藝術報 | 2022年03月28日 17:24
正在加載

隨著人類社會進入新媒體時代,以往經歷了百年乃至千年的信息交流與傳播方式已經發生了深刻且具有顛覆性的變化。在新媒體視域下,美術館展覽的敘事與傳播更具有與以往迥然不同的變化與發展。

展覽敘事:互動與建構

展覽敘事是一個問題域,與展覽內容和展覽本身均有直接關聯。美術館展覽敘事中的某些觀念和形式也會對美術史研究産生影響。特別是當美術館展覽的內容和理念可以為美術史研究提供不可或缺的一手資料和啟示時,美術館展覽本身就成為一種美術史現象並從屬於美術史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這種美術館在時間和空間中展示的作品,某種程度上就如同美術史的文本寫作,可能會形成對已有美術史的補充甚至再書寫。此時,展覽敘事將決定內容,作品可以在更大歷史視野的觀照下,通過邏輯編碼成為某種美術史書寫的組成部分。

如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中央美術學院接力系列展:藝術再長征”的展覽敘事,就可以視為一個新媒體視域下針對重大歷史題材創作的知識生産過程。在裝置《不該忘記的名字》中,藝術家將長征中犧牲的紅軍烈士姓名拼疊為高聳山峰的形態,插置於形似湖泊的鏡面材質底座之上,一方面用山川湖泊的造型寓意烈士的名字與山水大地永存,另一方面又將烈士們的信息隱匿于作品中,觀眾可以用手機或iPad讀取部分烈士生前的信息,並能將信息傳遞給更多的人。《絕境穿越》則是一件運用新媒體技術創作的三維虛擬場景混合現實的作品,觀眾通過頭戴式設備可以聽到耳機中的寒風呼嘯聲以及踩踏積雪聲,同時眼前可以看到一位紅軍戰士冒著風雪艱難前行。與眾不同之處在於,這件作品營造的體驗不需要封閉的虛擬現實空間,反而需要觀眾在現實展廳空間場景中看到紅軍行走並追隨其腳步。不難看出,新媒體介入之後,展覽空間變得更加趣味盎然。作為書寫中國當代藝術史的重要機構,中國美術館從文化發展的趨勢著眼,策劃新媒體藝術展覽,不僅昭示了其文化立場和態度,同時也將世界範圍內藝術的最新發展納入中國美術館的展覽敘事範疇,有效扭轉了西方中心主義的文化觀點。

事實上,只有當看與被看實現了互動,展覽的故事線才真正成為敘事結構的組成部分。作品、策展人、創作者和觀眾共同參與,建構出完整的展覽敘事情節,觀展本身便不再是簡單的審美或閱讀。換言之,隨著故事線的展開過程,敘事範圍將突破既定設想進入公眾的接受和批評視域,並與之互動而成為一個事件。所以,新媒體視域下的展覽敘事既可以是一種歷史的重現和研究,也可以是歷史的構成與呈現。

此外,在新媒體視域下,美術館展覽的整體性敘事已經成為大眾文化與精英意識博弈的折射——因為觀眾的視點不再僅僅聚焦于籠罩著特殊“光韻”的展品,也不再産生那種類似宗教體驗的審美效應。美術館空間中的“神聖性”被悄悄地消解了,展覽演變為一個期待觀眾參與的藝術場域。其以觀眾為中心展開敘事,用帶有探討性的展示氛圍引導觀眾的注意力,使他們感知作品的方式由單一的視覺感知變為視覺、觸覺、嗅覺相結合的身心“浸入”,從而表現出不同於傳統展覽敘事的建設性價值。

展覽傳播:融合與拓展

新媒體不僅讓美術館的展覽敘事産生改變,更推動了展覽傳播的變革。在網絡化、智慧化、數字化的傳播環境中,藝術問題在某種意義上已逐步變成傳播問題。如何選取恰當的媒介載體以便最大程度地展現藝術品信息、取得好的傳播效果則是關鍵所在。然而在現實中,我國公立美術館展覽的傳播卻呈現出“小眾化”“圈層化”的傳播特點,“專業型”受眾才是主要傳播對象。顯然,如此傳播主體以及傳播模式十分不利於爭取廣泛的大眾市場,畢竟,美術館展覽是公民美育和文化傳播的重要平臺和渠道。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公民的公共文化生活加速向線上遷移,實體空間中的展覽受到了更大衝擊,美術館展覽僅依靠實體空間進行傳播,其效能可想而知。

新媒體技術的應用為美術館展覽的傳播帶來了新的契機。還是以中國美術館為例,中國美術館是國內最早應用新媒體技術對展覽進行數字化傳播的美術館之一,特別是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為常態之後,基於新媒體技術的線上展覽傳播幾乎也成為常態。眾所週知,在新媒體視域下,體現傳播力的重要指標主要就是用戶,包括用戶規模、用戶市場佔有率以及用戶使用頻率。故而,只有連接用戶才能實現有效傳播,用戶越多,傳播力越大。在2021年中國美術館新年展的傳播中,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談及“網紅展打卡拍照”的話題登上了新浪微博熱搜榜,閱讀量超過1.1億,對該美術展覽形成了一種傳播學意義上的連鎖反應。2021年,中國美術館舉辦的“偉大征程時代畫卷: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美術作品展”更是綜合新媒體技術的美術展覽典型。中國美術館還與百度百科合作,利用VR全景技術、虛擬體驗、智慧導覽等技術推出該展覽的線上全景展廳,內容涵蓋展區地圖導覽、展品高清大圖、圖文介紹和語音講解。展廳現場作品還旁設百科專屬二維碼,觀眾可以通過掃碼聆聽語音講解,還特別邀請康輝、海霞、濮存昕、張凱麗、陳建斌等全國著名播音員、主持人和表演藝術家等參與講解內容的錄製,極大增加了傳播效能。

整體而言,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美術館的線上展覽已經克服了觀看一般數字化圖片視角範圍有限、無立體感的弊端,觀展體驗越來越逼真。特別是展覽在網絡上長時間發佈,有效彌補了實體展覽形態時效性短的不足。互聯網、手機在這裡甚至成為一個具有儲存記憶展覽功能的地方。新媒體技術的大量運用還進一步促成了美術展覽的融媒體傳播方式,即基於不同媒體平臺、傳播渠道融合進行傳播。如2022年新春舉辦的“江山壯麗:中國美術館藏山水與風景題材作品展”“國風有形——中國美術館虎年迎春民間美術精品展”,就在多個App、中國美術館的強國號、人民號、百家號、微信公眾號、抖音號、嗶哩嗶哩號等微傳播技術渠道即時傳播與討論,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的應用則根據用戶的口味進行個性化推薦,讓用戶更直接快速地接觸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新媒體具有傳統媒體不可比擬的特點。它在參與展覽敘事之後,使觀看展覽更重視過程而非結果,重視即時互動而非單調的審美傳達,重視作品內涵解讀的開放性而非普遍共鳴下的理解,重視個性、多樣的思考而非視角的一致。至於傳播,新媒體視域下的美術館展覽越來越具有以下特點:一是互動性。隨著新媒體的介入,美術館展覽在傳播過程中可以讓作品第一時間獲取接受者的反饋並完成完整的互動過程,極大增加了傳播者和接受者之間的互動。尤其是智慧手機的普及,可以很方便地讓觀眾能夠即時在線交流和溝通。二是主動性。由於突破了時空限制,展覽傳播時的受眾自主選擇性大大增加,他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和思路,主動且有選擇地從文字信息轉到圖片、視頻、音頻等其它的文本類型,滿足傳播過程中的差異化需求。三是娛樂性。當美術館展覽以受眾為中心進行新媒體傳播時,除了運用影像、視頻等娛樂技術手段之外,還可以借助“流量”,比如邀請明星參與其間,進一步提升傳播效能。

應該承認,雖然新媒體突破了單一傳播主體的局限轉為多元傳播主體共存,使美術館展覽由小眾傳播走向大眾傳播,由單向傳播走向雙向傳播,傳播力度和輻射範圍有了本質的提升。但它不能也不會完全代替觀眾走進實體美術館欣賞藝術原作,在充滿契機的新媒體時代,我們更需要冷靜審視、分析,找到規律結合現實,才能更好地推進美術館展覽的敘事和傳播。(朱劍)

編輯:韓丹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