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館的空間創新與能量激發——來自小型美術館的經驗

來源:中國文化報 | 2021年11月12日 15:15
中國文化報 | 2021年11月12日 15:15
正在加載

深圳坪山美術館展廳內景

深圳坪山美術館展廳內景

上海浦東美術館、四川成都畫院美術館新館、山東青島西海美術館,2021年,國內有諸多新建成的美術館正式對外開放。這些美術館融建築美、環境美與藝術美于一體,為觀眾帶來了全新的藝術體驗。美術館作為文化藝術的展示空間,不僅為觀眾展示美的作品,也在用美術館的空間設計,呈現著自身的美。那麼,作為美術館該如何更好地利用建築空間,包括用於展陳以外的公共空間,帶給觀眾更好的體驗?日前,廣東深圳坪山美術館通過“美術館的空間變法”學術沙龍,回顧、梳理並反思在美術館運營和空間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與啟發。

建築設計 讓空間更適應新時代

坪山美術館在空間佈局上採用了碎化體量的方式將美術館的各功能分散設置在不同高度。立體疊落的空間結構使得多層次的立體公共平臺系統成為可能,讓建築形成了穿透和多孔的特徵。一方面,這個空間結構避免了傳統集中式大體量對城市交通的阻斷;另一方面,底層架空的策略也使得城市街區的空間體驗能夠在美術館中得以延續。該美術館一經落成就成為坪山區的文化地標之一。坪山美術館館長劉曉都表示,在網絡時代,美術館的形象和形式成為了重要的載體,這給建築師提供了重要的自我表現機會,卻往往犧牲了很多空間展示的功能,使得策展人和藝術家不得不使盡渾身解數去彌補因為空間弱點造成的困難。

“我們應該認真對待空間呈現和藝術作品之間的關係,基本功能一定要滿足好。比如廣東時代美術館最早的空間定位和結構圖,當年在建築界是很轟動的,就算是現在來看也是非常激進的。這種概念特別好,但是運營和使用會存在問題,需要解決。十幾年他們也堅持下來了,説明了一定的合理性。”劉曉都説。

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館館長兼CEO田霏宇認為,空間的好用與否,有一部分取決於建築師的協調,不過更加決定性的因素,源自建築空間本身是否適合機構自身當下的發展狀態,空間能不能提供足夠的內容體驗,從而讓空間的各個角落被使用起來。

她介紹,為了和觀眾建立更為親近的關係,UCCA空間的改造經歷了“1.0時代”“2.0時代”和“3.0時代”。“我們在空間功能上重新做了探索和處理,比如主入口大廳、美術館商店和首層咖啡店等透明而開放的內部空間把觀眾從馬路上吸引進來後,他們和門口臺階的關係,互動界面、前臺和展廳的關係,小展廳和主展廳之間的關係,展覽量級、動線等這些問題,每次展覽我們都會去重新思考和梳理。”田霏宇説。

因為這次的改造,UCCA在2019年做了轟動一時的展覽——“畢加索——一位天才的誕生”。田霏宇説:“在我們的展覽中,建築與空間一直是必須考慮的因素,每次展覽我們都會把大展廳當作一個小型項目處理,與藝術家、空間設計師和合作機構進行非常深層的討論。比如‘曹斐:時代舞臺’中,我們在大展廳裏建造了一個夾層,重新處理作品之間、觀眾與作品之間的關係。大展廳和我們的理念核心並沒有變,但是我們和社區、觀眾的關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優化空間功能 深層次鏈結觀眾

當下,美術館空間的曲線跟著當代藝術公共化的進程,主動或被動地走進了流量與網紅的時代,對美術館的工作和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發生了變化,這是全球美術館、博物館都遇到的問題。那麼,美術館該如何為觀眾呈現更有價值的內容?

田霏宇表示,展覽要照顧到不同層面的需求。“美術館其實可以兼顧兩方面,學術與公眾並不矛盾,但美術館最不應該犯的錯誤,就是低估觀眾。比如畢加索的展覽,我們故意沒有設置專門拍照的區域,結果大家拍照的背景就是這個展覽本身,這樣不也挺好嗎?我們作為空間的經營者,要多維度地去考慮這類內容的呈現,在每次展覽中體現不同的針對性。”田霏宇説。

擔任麓湖·A4美術館館長長達13年的孫莉始終重視機構的結構性內容給空間帶去的影響力和可能性。A4美術館總面積達3500平方米,其周邊業態包括遊艇俱樂部碼頭、餐廳、美術館、劇場,以及一部分商用空間。在這樣的綜合體裏,如何把藝術氛圍做得更加充分,同時找到美術館運營和內容之間恰當的連接點,把知識內容嵌入到美術館的日常運營中去,是孫莉不斷思考的問題。觀眾除了“看展、打卡、拍照、離開”這一種路徑以外,在這個空間裏還能做什麼?還可以怎樣和展覽發生更深層次的連接?

A4美術館設計了獨立的兒童藝術館,策劃舉辦了一系列成功的品牌項目——“iSTART兒童藝術節”、國際駐留項目,以及戶外美術館和公共藝術計劃。“我們著重在拓展美術館的功能以及社會化系統,不僅是在物理空間上的拓展,去年因為疫情的原因,我們做了大量從線下到線上的轉變。‘線上’逐步成為美術館空間中獨立的一部分。其實在A4的空間裏,功能都是複合的。從A4十幾年的運營來講,我們雖然沒有很大的空間場域,但是我們更期望通過空間功能上的轉化,成為更具社會性、開放性的美術館。”孫莉説。

引入建築師 實現情景再造

在經營美術館的過程中,如何更好地利用空間,廣東時代美術館走過彎路。時代美術館館長趙趄介紹:“比如美術館一樓空間的使用,最早是想把它做成一個通透的公共區域,讓社區和外部街道相連接,但要是觀眾只從美術館這邊進入小區,那就麻煩了。又改做書店和西餐廳,但是都倒閉了。後來我們發現,視頻播放和表演藝術比較有吸引力,又整體改造為美術館裏的小劇場。”當舉辦展覽時,則會遇到更多的問題。“對於藝術展覽來説,空間的介入分為幾種情況,一類是場景還原,即還原藝術家的創作環境;一類是情境式的創作,包括環境等因素在內,空間本身就是作品;還有一類是藝術家根據美術館空間感覺來做的創作或者是調整,無論對於作品,還是空間來説,都是限定式的;最後便是跟作品本身,乃至展覽本身都沒有太大的關係,更多是為了滿足觀眾的觀展體驗,也就是我們現在講的所謂沉浸式展覽。現在我們的每個展覽都會讓建築設計師、平面設計師提前兩個月就進入展覽空間,做空間規劃和平面設計。其實很多藝術家和策展人的空間感都一般,專業的建築師加入進來,或許可以更綜合地去考慮美術館身處的建築形態,以及在展廳裏如何去實現參展作品和情景的再造。”趙趄説。

如今,廣東時代美術館在舉辦各種活動時,都會越來越多地考慮到觀眾在美術館中的感受,在空間設計中,引入對觀眾參觀動線的思考及其與空間配合起來的效果。“美術館是文化生態中的一個環節,那些可以和觀眾發生實質性關係的內容,可能是需要通過公共項目去實現的,我們主要是在自己的工作中詮釋藝術內容。美術館機構應該是一個精神家園,我們的主體一定是藝術,所謂知識生産的現實一定是基於藝術和藝術發展本身去思考的。公眾是大寫的人,服務公眾是我們作為機構的使命,至於空間,則應該是我們展開工作的載體。”趙趄説。

編輯:韓丹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