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藝術:回歸生活的敘事

來源:中國文化報 | 2021年10月28日 17:13
中國文化報 | 2021年10月28日 17:13
正在加載

民間藝術是中國文化的“根”,是中國人內心嚮往風調雨順所付出的努力以及期望的精神家園,是一種對綿延五千年文化的自信,也是中華民族的靈魂。2018年創刊《民藝》雜誌在創刊號中特別強調“民藝,是生活的藝術”“民藝,是生活的美學”“民藝,是生活的境界”“民藝,是生活的文化”,並將民藝與民眾生活進行了深刻的解讀。

然而,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人們缺少對民藝的認知與理解,尤其是在院校的青年學子中,對民藝的學習與研究還存在著許多的薄弱環節。為了提高人們對民藝的興趣與關注,近日,中國美術學院民藝博物館特別策劃了“民藝地生活——中國民藝研究方法展”,挑選了前輩學者對民藝研究的成果以及關於民藝的重要期刊,有上世紀80年代出版的《中國民間工藝》,有被稱為“中華傳統民間文化基因庫”的《漢聲》雜誌,以及一些研究民藝的學術著作等。“我們將其中的一些個案研究,通過實物進行展開,再現民藝研究的方法細節,以及從不同的角度對過去生活中所使用過的一些器物進行解讀。讓觀者了解其中的一些細節及用途,並重溫舊時的一些生活片段,以便發現民藝之美。”中國美術學院民藝博物館執行館長吳光榮説。

張道一《美哉漢字》

張道一《美哉漢字》

民藝研究的文化圖像

事實上,近100年來,中國民藝研究一天都沒有停止和中斷過。魯迅與鄭振鐸合編的《十竹齋箋譜》吸取古籍裝幀的版權頁形式,將書籍裝幀與藝術生活結合;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龐薰琹從西南大後方歸來後,開始系統研究中國裝飾紋樣和西南少數民族裝飾藝術,探索用中國裝飾紋樣來美化生活;陳之佛從系統圖案研究入手,探索實用藝術與日用之美;同時代的裝飾藝術巨匠雷圭元結合中國傳統裝飾紋樣的內容,開拓我國早期裝飾藝術與教育學科的發展……

從1902年在南京創辦的全國第一所高等師範學校——兩江優級師範學堂開始,學校開設圖畫、手工科,以西畫為主的基礎訓練體系在中國近代藝術教育中出現,由此中國裝飾藝術發生了轉折,與傳統裝飾藝術以線為主的造型基礎所帶來的風格有著明顯差異。

如何把裝飾運用在生活中?陳之佛、龐薰琹、雷圭元、王朝聞、張仃、王樹村、顧方松、張道一、呂品田、杭間、潘魯生、左漢中、孫建君等一批中國學者從史學、美學、哲學、考古學、文獻學、民俗學、民族志、人類學等角度挖掘解析與整理傳統工藝和民族藝術,把“工藝美術”“傳統工藝”“裝飾”“圖案與實用”“民藝”等概念與生活相結合,對中國民藝進行研究,綜合呈現了一個中國民藝的研究方法。

在展出的文獻中,創刊40多年的《漢聲》雜誌,持續記錄中國民間傳統文化,以“民間文化”“民間生活”“民間信仰”“民間文學”“民間藝術”為立體框架,建立了涵蓋10個類別、56個項目的中華傳統民間文化基因庫。從中我們能看到傳統工藝和現代工藝的連續性與整體性,從書籍裝幀到民間文化、民間生活特徵的收集、著錄、出版,都與日常生活不可分割。在其出版的《美哉漢字》中,東南大學教授、著名民藝學家張道一探討了裝飾圖案與中文字體的民間審美。從考古、少數民族文化、民間美術調查等角度,探討民間傳統美術字設計的意匠之美。中國美術學院教授、藝術博物館總館長杭間撰寫的《手藝的思想》提出了“手藝”與“思想”的關係,並從“道器關係”“工藝傳説”“工匠與風俗變遷”等角度,分析了中國傳統的手藝思想。

“自然造物”設計的“鍛造”系列作品

“自然造物”設計的“鍛造”系列作品

民藝的設計再生

城市文明需不需要民俗?工業和信息時代民藝的新價值是什麼?民藝該如何發展?在當下的文化語境中,傳統的文化生態正經歷著不斷重塑和建構的過程,民藝一方面不斷地適應新的時代訴求,圍繞民眾的生活、物用、情感、觀念,自我改進;另一方面,現代生活求新求異的過程中,也逐漸形成了對於傳統工藝文化的價值認同,形成了設計與民藝相融合的新的文化生態。

由此,年輕的設計師和團隊對傳統工藝的新解讀,成為當下民藝再造的一股新興力量,他們對中國傳統工藝和文化有著不同的視野與闡釋,他們以手工藝設計的形式,創作出以實踐層面融合中國古代工藝思想的當代設計作品,將中國古代工藝思想融于現代造物之中,於是,一股傳統手工藝回到當下生活的熱潮出現了。

張雷的融·設計圖書館,通過技術手段,對傳統材質(竹、絲、土、銅、紙)進行解構和再設計,建立了傳統手工藝材料及傳統工藝技法(榫卯、染色、編織、鑄造、扎結等)樣本庫。從材料、技法等方面進入民藝的造物體系,突破民藝常規的認知,通過多學科的碰撞,在民藝的土壤上開出了設計之花。手作品牌“自然造物”,充分尊重傳統和地域文化,在民藝的田野進行調研、傳播,形成了新的城市民藝社群,通過“大過中國節”等手段進行産品更新、重組,將傳統的工藝、器用、食物等推廣到遠離了鄉土的城市生活中。前者,使民藝成為當代設計的土壤,後者,則使民藝成為當代生活的內容。

此外,還有“碧山計劃”,圍繞著藝術鄉建的目標,以創新文化嵌入鄉村,成為一種新的模式。這種方式以鄉村老房改造為核心,植入城市圖書館、書院等概念,以民藝復興為動力促進村民融入鄉村建設。這種鄉建模式帶動了一大批建築師、藝術家、設計師進入農村,改造農居。顯然,民藝作為一種原生態的文化,它所具有的原生性和獨特性,賦予了其他藝術形式豐富的文化資源,是東方設計的一種方向和內涵。如果把民藝學研究放在整個鄉村建設的大視野之下,民藝學就不僅僅是一些工藝技法和材料、符號、語言,也是一個與鄉村生活息息相關的生態系統,它承載著鄉村的生計、教育、生活的可能性。

不論是對民藝理論性的研究還是對傳統工藝的再造,都需要推動生活與自然、生活與歷史、生活與藝術的融合。生活與工藝的關係在民眾生活、文化、地域、民俗、審美等方面,體現著不同時期的美學思想與生活理念。近年來,中國美術學院民藝博物館陸續策劃推出了“民藝中國”系列展、“生活藝術”系列展以及“新民藝”研究系列展,系統地呈現了中國民眾生活的主題,並討論了中國傳統工藝如何回歸生活世界的敘事。這些展覽改變以往展覽敘事方式與研究範疇,通過回歸日常的生活情境、文化情境,拉近大眾對民藝的認識距離,顯現文化營造在當代生活與思潮中的變遷,促進民藝走向“新民藝”的觀念改變。在吳光榮看來,“新民藝”與民藝的新舊無關,只是換一種角度和視野看民藝,將“新民藝”理解為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可以預見,回歸於東方美學之上的生活方式研究,更有助於構建中國民藝思想史。

編輯:韓丹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