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的油畫特色與市場行情

來源:美術報 | 2021年10月22日 17:49
美術報 | 2021年10月22日 17:49
正在加載

徐悲鴻 徯我後(1931年) 徐悲鴻紀念館藏

徐悲鴻 徯我後(1931年) 徐悲鴻紀念館藏

2006年,徐悲鴻1924年的作品《奴隸與獅》曾在香港佳士得以5603.5萬港元成交,創下了當時中國油畫的拍賣紀錄。在本季佳士得春拍中,《奴隸與獅》時隔15年重新現身拍場,該作3.5至4.5億港元的估價更令其成為史上估價最高的亞洲藝術品。在拍前預展中,佳士得將這幅作品描述為“徐悲鴻主題創作的開創性範例,標誌著中國現代藝術史上的一個分水嶺時刻。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5月24日的晚拍中,該作最終遺憾流拍。這背後的原因或許是藏家們口味的轉變、要價過於激進等,但不可否認的是,該作破紀錄的估價反映出了市場對徐悲鴻作品,尤其是徐悲鴻油畫作品的認可以及信心。

博雜眾家

徐悲鴻是中國美術界一致公認的畫壇巨匠,是近代中國畫壇與齊白石、張大千齊名的“三駕馬車”,是近代中國畫改良和美術革命的首倡者,美術啟蒙與救亡的旗手,也是中國最早一批赴歐洲學習西方油畫的畫家。徐悲鴻赴歐洲留學8年,學習到了西方油畫經典寫實的精髓,他的油畫粗筆厚重,色彩艷麗,在民族危亡的年代,高舉現實主義大旗,有“畫界國殤”之讚譽。

徐悲鴻的油畫既吸收了西方繪畫古典大師倫勃朗、門採爾的精華,也借鑒了法國浪漫主義大師普呂東的油畫,更受老師弗拉孟和達仰兩位影響最大,受過嚴格的系統訓練。徐悲鴻在油畫上追求博采眾收,正如他自己所説:“我學油畫博雜,既好安格爾之貴,又喜佐恩之健。”從他早期20世紀20年初的油畫《女人體習作》中可以看出,用筆純熟,色彩艷麗,造型準確,如其學生馮法祀所評:“既富有古典藝術的沉著古樸,又不失印象主義的燦爛明媚。”

徐悲鴻一生創作油畫最少,不足200件,其中40件油畫精品在1941年新加坡淪陷時委託好友黃孟士藏在新加坡崇文學校的一口枯井內,但最終遺失沒有下落,這也是他後來很少再畫油畫的原因。目前徐悲鴻的油畫收藏主要分五部分:一、大部分收藏在北京徐悲鴻紀念館中;二、個別國內美術館、博物館也有零星收藏;三、流散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東南亞曾舉辦展覽義賣活動過的地方;四、少量珍藏在私人藏家手中;五、拍場上也偶有徐悲鴻的油畫作品上拍。

徐悲鴻的油畫主要有三種,第一類是自畫像、家人像,如《撫貓人像》畫的是剛出國留學的徐悲鴻和蔣碧薇,《簫聲》畫的也是蔣碧薇。第二類是友人像,如《傅增湘像》《黃震之像》《孫多慈像》《母女像》《珍妮小姐像》《少婦》等。第三類就是反映時代心聲的現實主義巨制,如《田橫五百士》《徯我後》《放下你的鞭子》《愚公移山》等。

客觀講,徐悲鴻的油畫肖像水平是很高的,他畫的許多肖像都非常傳神。而他的《自畫像》,畫出了求學時期徐悲鴻自己的一份徬徨。他1935年畫的《傅增湘像》,一連畫了6天,將傅增湘藏書校書的書香氣氛表現得淋漓盡致,難怪傅增湘非常滿意,將畫像影印廣贈友朋。他畫的《少婦》,可能是徐悲鴻自己的一位學生,畫中女子上衣的色彩,光影的處理,人物表情的細微刻畫,都令人讚嘆,是徐悲鴻20世紀40年代的一件肖像畫佳作。

徐悲鴻 母女像(1939年) 徐悲鴻紀念館藏

徐悲鴻 母女像(1939年) 徐悲鴻紀念館藏

“藝術救亡”

徐悲鴻早期油畫西方古典主義色彩濃厚,如1922年28歲畫的《老婦》半身肖像,參加法國國家沙龍展,無論造型、色彩、筆觸、神韻,都堪稱完美。1924年的《奴隸與獅》,不僅題材是西方的,光影處理也是西方古典派的技法。1924年的《撫貓人像》,1926年的《簫聲》,30年代前後的《田橫五百士》《徯我後》,儘管畫中人穿著中國服飾,但是油畫的氣氛、光影仍舊是西方的。但是後來20世紀30年代中後期及40年代的油畫如《孫多慈像》和《少婦像》,感覺油畫就很有中國情調了,這是徐悲鴻有意識在手法、配景上做的一些變化。

徐悲鴻一生矢志“藝術救亡”,他創作的不少油畫,都是愛國主義的大作,具有偉大的人格力量,在那個民族危亡的時代,發出了振聾發聵的吶喊。他曾説:“藝術家即是革命家,救國不論用什麼樣的方式,茍能提高文化,改造社會,就是充實國力了。歐洲哪一個復興的國家,不是先從文藝復興著手呢?”在1928年回國後,陸續創作了《田橫五百士》《徯我後》《蔡公時被難圖》,這三幅畫,在當時的國內畫壇,無疑是具有現實主義意義的巨制,堪稱是美術界的國殤,其立意之高,是同時代的畫家所罕見的。

《田橫五百士》場面宏大,畫中27個人物,故事取材于司馬遷《史記·田儋列傳》:“田橫之高節,賓客慕義而從橫死,豈非至賢!”歌頌了田橫拒絕招降、堅貞不屈的氣節。徐悲鴻借古喻今,號召國人在外敵面前誓死不屈。1931年創作的《徯我後》,題材來源於《尚書》:“徯我後,後來其蘇。”其背景是夏代末年,夏桀統治暴虐,商湯帶兵去討伐,人民殷切期待商湯來解救自己。該畫創作時,正值“九一八事變”之後,東北大片國土淪陷,徐悲鴻借這個題材表現人民受盡苦難渴望解救的迫切願望。

1928年,徐悲鴻還曾創作了一幅油畫《蔡公時被難圖》,是專門反映日軍製造的“濟南慘案”的畫作。1928年暑期將至,徐悲鴻收到好友、福州教育廳長黃孟圭的來信,邀請去福州作畫,在福州創作了兩個月,油畫《蔡公時被難圖》正是此時完成的。1928年5月3日,日軍借保護僑民之名派兵進駐濟南,將山東交涉署蔡公時割去耳鼻然後槍殺,並進攻北伐軍駐地,在濟南城內肆意焚掠屠殺,濟南軍民死傷1.7萬人,血流成河,屍橫遍地,舉世公憤。徐悲鴻有感於此,畫油畫《蔡公時被難圖》,此畫完成後,陳列在福建省教育廳,抗日戰爭爆發後,此畫下落不明。

1939年在新加坡義賣期間,徐悲鴻看了宣傳抗日的街頭劇《放下你的鞭子》,深受感動,耗時10天創作了同名油畫《放下你的鞭子》。畫中以接近真人的比例刻畫了女主演王瑩所扮演的香姐,身穿白底藍色祥麟瑞鳳圖案的服飾,手持紅綢,翩翩起舞,整幅畫將香姐流離失所、強顏歡笑、賣唱為生的神情再現得淋漓盡致,畫中觀眾衣衫襤褸,有的著軍服持槍,是徐悲鴻少有的抗戰題材畫作。《放下你的鞭子》無論是藝術造詣還是思想境界,都標誌著徐悲鴻藝術進入了成熟鼎盛期。

1940年在印度大吉嶺期間,徐悲鴻全身心投入他構思已久的油畫《愚公移山》。這幅畫取材自《列子·湯問》的寓言故事,愚公立志挖掉擋在家門的兩座百里大山,“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徐悲鴻為了此畫,前後畫了將近30幅草稿,歷時三個月,此畫在當時影響巨大。儘管畫中右側運用了6個印度男性的人體素描稿,但畫面所表現出的不畏艱難、挖山不止、堅韌不拔的主題,排山倒海的動感,讚頌了愚公的頑強與執著精神,表達了徐悲鴻激勵國人將抗戰進行到底的良苦用心。

徐悲鴻 孫多慈像(1936年) 徐悲鴻紀念館藏

徐悲鴻 孫多慈像(1936年) 徐悲鴻紀念館藏

徐悲鴻的油畫市場行情

徐悲鴻的油畫遺存很少,一旦在拍場現身,價格每每不菲。如早在2006年北京翰海春拍上,油畫《愚公移山》就拍出了3300萬元的高價。2007年香港蘇富比春拍,油畫《放下你的鞭子》以7128萬元拍出。隨後2011年中國嘉德秋拍,油畫《珍妮小姐像》5750萬元。2018年西泠印社春拍,油畫《楊仲子全家福》1932萬元成交。在剛結束的2021年北京永樂春拍上,油畫《林丹桂肖像》713萬元成交。

目前徐悲鴻的油畫在拍場上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現實主義風格的主題性油畫如《愚公移山》《放下你的鞭子》,還有一類就是肖像畫,如《珍妮小姐像》和《林丹桂肖像》。2021年5月香港佳士得春拍中,《奴隸與獅》由於估價3.5億港元,估價過高而流拍。但是,由於徐悲鴻的油畫相對於他的國畫而言數量極少,所以未來其油畫還是極具收藏價值的,特別是他的一些油畫肖像,目前價格多在1000萬元左右,價位適中,未來仍具有不小的升值空間。(牟建平)

編輯:韓丹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