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一探,美術館幾條“出圈”路

來源:中國文化報 | 2021年08月24日 10:52
中國文化報 | 2021年08月24日 10:52
正在加載

中國美術館“為新時代人物塑像——2021建軍節專場”活動現場

中國美術館“為新時代人物塑像——2021建軍節專場”活動現場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審美方式都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伴隨著科技的進步、互聯網的普及,“跨界”成為一種潮流,各行各業都在試圖“跨界”“出圈”,尋求更加多元的發展方式。在這種大背景下,美術館作為藝術的殿堂,城市文化創意的孵化器,公眾接近藝術、增長知識、提高審美水平的重要平臺,也在試圖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跨界”探索,吸引觀眾走進美術館、關注美術。

 浙江美術館“星馳潮涌——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藝術特展”星紀元展廳現場

浙江美術館“星馳潮涌——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藝術特展”星紀元展廳現場

科技帶來更多可能

近年來,藝術與科技融合的作品和展覽活動層出不窮。藝術與科技的結合成為大勢所趨,不僅帶來了對技術的重新解讀,也為觀眾提供了對世界的新的認知角度。近日,在北京時代美術館舉辦的“安全屋——2021亞洲數字藝術展”展出55件數字藝術作品。據策展人陳抱陽介紹,該展覽已經是第三屆,採用特邀加徵稿的方式,投稿來源遍佈全球各地。“投稿者上至年逾花甲的老藝術家下至十幾歲的少年,其教育背景則溢出了藝術領域。而每一個創作者都有若干個系列的大量實踐,並非偶爾試水。可以説數字藝術已經不再是一种先鋒嘗試,而是成為很多人的日常書寫方式,乃至是他們體驗這個新世界的基本方式。”陳抱陽説。

不久前,在浙江美術館舉辦的“平板向度:從紙面到虛擬的視覺藝術”展覽,從繪畫與平板電子媒介的藝術交融性出發,對現階段平板繪本的創作與發展進行全面的梳理總結,通過呈現國內外平板繪本的主流作品進而開啟電子媒介在藝術領域的開放性交流,進一步激發了平板媒介在當代藝術創作領域的新思路、新可能。

實際上,新的科技正在改變藝術家的創作方式、思維方式。尤其是中青年藝術家群體,他們把平板電腦從日常工具提高到獨立創作後所展示的更加多元的藝術面貌;而以多媒體、計算機為載體的當代藝術家,則以更多元與試驗性手法展現科技之於藝術的多維向度。那些在數字時代成長起來的“95後”藝術家,又呈現出了藝術發展的新視角。

 今日美術館“一個世界”兒童沉浸式互動科技展覽現場

今日美術館“一個世界”兒童沉浸式互動科技展覽現場

沉浸式美術館新體驗

近幾年來,新奇的、參與感強和互動性高的沉浸式藝術體驗也正在成為備受矚目的新形態,被廣泛運用於商業廣場、藝術空間、酒店等場景中。不少美術館也利用新的科技手段,讓展覽呈現出更加迎合觀眾的審美形式。

暑假期間,北京今日美術館的“一個世界”兒童沉浸式互動科技展成為假期家長孩子們的網紅打卡地。該展覽以17個空間藝術裝置、17堂課、120分鐘的沉浸式藝術體驗,彰顯出藝術性、科技性、教育性和國際性四大策展特點。其中,與藝術相融合的科技性是展覽的突出亮點。數字新媒體以及當下最流行的VR虛擬現實技術、AR技術、交互裝置與展覽教育內容緊密結合,將孩子們的繪畫作品呈現在巨大的L型屏幕上,點亮整個展廳,帶給現場觀眾震撼絢麗的光影交互體驗,更是為孩子們創造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夢想繪成真”的時刻。今日美術館館長張然表示,展覽所凸顯的跨學科教育實踐與今日美術館的理念相契合。成立於2002年的今日美術館,見證了國內當代藝術的發展歷程,是中國民營美術館中的老牌力量。“我們要做的是更加年輕化、國際化、科技化的新型美術館。”張然説。對此,她提出“要在廣博的藝術領域中,萃取提煉出更真摯、更精華的內容”。今日美術館還致力於探索時下流行元素和藝術之間的關係,試圖去打破藝術機構與大眾之間的壁壘。張然曾在美術館裏大膽地策劃“蹦迪之夜”,激發了大眾對於藝術的好奇。

在一個全封閉的黑色展廳,投影將原本空無一物的房間變作星點、鮮花、浪潮的海洋,在觀眾的觸碰之下,每一顆星、每一朵花中綻放出線索人物的姓名,花海、星空等與文字共同構建了一個以藝術手法敘述歷史的絢爛世界。浙江美術館的“星馳潮涌——慶祝中國共産黨100週年藝術特展”採用了科技手段,策劃沉浸式展廳,使得展覽頗具吸引力。中國美術學院2021級版畫係學生涂雪晴觀看展覽後説:“歷史不是古板的、高深的、落滿塵灰的,歷史也可以是鮮活的、平易近人的、美的。星紀元展廳以優美的花叢、浪潮、星光抽象出歷史的姿態,用歷史人物這一坐標連起一條線性的長線,美與互動吸引觀眾了解曾經的歷史,讓冰冷的過去變得溫暖,讓高高在上的敘事變得觸手可及,這種互動本身是一種有趣的體驗,也是讓觀眾親近、了解文化的契機。”

事實上,這種沉浸式的展陳形式,也更為公眾所接受和熱捧。陳抱陽表示,美術館人應該思考的是,為什麼這種展覽老百姓願意看?為什麼專家們覺得好的展覽沒有人看?“好的展覽首先展出內容要好、要言之有物。其次,策展人的策展思路要讓觀眾容易懂,從而優化公眾的觀展體驗,科技的手段只是錦上添花,最重要的依然是作品。”陳抱陽説。

在浙江美術館觀眾應金飛看來,今天美術館的展覽應該是多元、多維度、立體式的展覽。“時代不同了,美術館吸引的公眾的年齡層次也應該多元。作為綜合美術館,展覽一定要好看、手段要多,但是這只是形式上的概念,並不是説呈現形式維度多,就一定是好展覽。我們要堅守作品、展覽的藝術性。”

重返桃花源(數字藝術) 黃鉞 駱煜超 彭浩旻

重返桃花源(數字藝術) 黃鉞 駱煜超 彭浩旻

跨界融合拓展美術館新空間

如果説與科技的融合,讓藝術有了更廣闊的天地,讓美術館的展覽形式更豐富,那麼與其他藝術門類的跨界結合,則讓美術館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並且也給了美術館人新的思索:所謂藝術空間的美術館,是否還能承擔更多文化滋養的內容。

武漢美術館為吸引年輕觀眾的目光,在展覽策劃過程中也曾嘗試“出圈”。在4月舉辦的“情動——第七屆江漢繁星計劃·青年藝術家研究展”中,武漢美術館策劃了“低溫焚燒&自由舞動”和“作為容器的身體”等活動,吸引了很多觀眾的觀賞和參與。其中,“低溫焚燒”現代舞表演是以展覽“情動”為主題的獨創,從編舞、編曲到這一開放式的表演模式,對演員、觀眾都是一次全新的沉浸式體驗。為讓觀眾在看展過程中盡可能不受干擾,並自然融入活動現場,這場表演沒有提前圈定的舞臺,盡可能使現場呈現流動、自如的狀態。表演結束後,觀眾還可以通過手中的激光筆指向自己的答案,“這種對話形式使我能在靜默中看見自己內心的選擇,更是看見了許多不同個體的選擇,讓人很有共鳴,是一次很有趣的互動體驗。”一位觀眾説。

在黨的百年華誕之際,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也進行了一次成功的跨界嘗試。7月9日晚,由中華藝術宮、上海市戲劇家協會和上海輕音樂團共同舉辦的“中華藝術宮之夜:壯麗詩篇 讚歌飛揚——慶祝建黨百年歌咏晚會”在中華藝術宮舉辦。該活動演出通過優秀的繪畫作品與音樂、詩歌之間的文化關聯來深情詮釋黨的光輝歷史與奮鬥歷程,見證黨的豐功偉績與偉大成就。據中華藝術宮的工作人員介紹,當晚的演出座無虛席,氣氛熱烈,精彩節目得到了熱心觀眾的紛紛點讚。

據了解,“中華藝術宮之夜”是上海美術館響應市委、市政府關於推動夜間經濟發展的工作要求,全新打造的都市夜遊與藝術教育推廣相結合的公益性品牌項目。該項目受到了廣大市民遊客的熱烈歡迎,部分需要預約的項目推出半小時內便“秒光”。

中華藝術宮黨委書記鄧軍表示:“一方面是響應夜間經濟發展,一方面也想嘗試打破原有的展覽模式,讓中華藝術宮的藝術展陳能夠更具綜合性。此次和上海民族樂團的合作,我們希望能給市民帶來詩情畫意、仙樂飄飄的藝術體驗。”

 琴與人的交互1號(數字藝術) 魏冰

琴與人的交互1號(數字藝術) 魏冰

“出圈”的前提是走出舒適圈

為了吸引更多的人,美術館各出奇招,用各種方式化解自身局限,用更加多元的方式吸引觀眾的參與。

2006年,中國寧波與意大利佛羅倫薩建立了友好關係,兩地一直通過各種形式保持著頻繁交流。寧波美術館據此聯合其他藝術機構打造了“隨館長漫步西方藝術史”系列活動。該項目旨在為國內藝術愛好者打造一個不需要走出國門就能了解原汁原味意大利文化與藝術的平臺,聯合意大利佛羅倫薩聖母百花大教堂博物館、國立聖馬可修道院美術館和美第奇·裏卡迪宮博物館開展一系列文藝復興藝術專題講座。這一項目是寧波美術館打破空間局限,“破圈”的一大舉措,得到了寧波觀眾的歡迎。6月19日,首期由意大利佛羅倫薩聖母百花大教堂博物館館長蒂莫西·韋登帶領觀眾“雲遊”意大利佛羅倫薩聖母百花大教堂博物館活動在寧波美術館的學術報告廳舉行,可容納百餘人的報告廳內座無虛席。

此外,武漢美術館還于5月攜手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在武漢美術館中庭成功舉辦了一場名為“療愈的藝術”的公共活動,試圖通過藝術療愈為廣大IBD病患帶來更多的溫暖和治愈力量。武漢美術館館長陳勇勁表示,美術館要勇於走出舒適圈,用更加豐富的公教活動來鏈結藝術與大眾、藝術與生活。“我們希望大眾能夠在美術館裏感受到更多的愉悅,今後我們如何將藝術介入到更多人的生活,怎樣創造美術館與公眾之間的親密度,是需要持續思考的話題,同時也是我們未來開展公教活動的重要方向。”陳勇勁説。

“為新時代人物塑像”系列活動是中國美術館近年推出的公共教育品牌項目,運用雕塑這一藝術語言講述新時代人物的感人事跡,引起廣泛關注,自2017年至近,已成功舉辦10多期。2020年,浙江美術館舉辦“看見·她們的面容”藝術繪像活動,把美術館變為寫生現場。該活動在網上的點擊量超過1500萬人次。在應金飛看來,美術館開始組織寫生創作了,這就是“出圈”。“如何‘出圈’,這對美術館而言是一個課題,如果用習慣的方式來做,一定出不了圈。與眾不同才能出圈。而所謂的‘出圈’,很多時候在更大的領域來看還是在小圈子內。流量是對於觀眾資源的爭取,但更重要的是,在更高的層面上,美術館要有對於文化的引領和提升。策展也要有創作的態度,重新梳理挖掘作品,讓這些作品一起變成另一個作品。”他説。

編輯:韓丹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