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數字化”解鎖藝術的共享時代

來源:中國文化報 | 2021年04月27日 17:32
中國文化報 | 2021年04月27日 17:32
正在加載

莫高窟壁畫數字化採集現場

莫高窟壁畫數字化採集現場

數字化技術的普及和發展正在不斷增加公眾觸及藝術的可能。在國際上,法國盧浮宮對其館藏3/4的藏品進行數字化並免費供公眾下載使用,英國大英博物館採用“眾包”的方式讓大眾參與到數字化的工作中來,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開放資源”項目讓解鎖數萬件文物和藝術品的高清圖像成為可能,日本則在政府的支持下利用數字技術加強遺産保護和傳播。在國內,數字化共享時代也早已啟幕,敦煌莫高窟因保護文物之需啟動的數字化工程,不僅為敦煌研究、遊客管理帶來便利,還讓更多遊客能夠以更便利的方式“遊敦煌”……

新冠肺炎疫情限制了人們對空間的利用,在疫情暴發初期,全球各地文化藝術場館是最先封閉的空間之一,伴隨疫情的波動,這些場館不斷重新開放又再次關閉……走進文化藝術場館從來不曾是這樣困難的一件事。事實上,即使沒有疫情的困擾,全球範圍內有著引領作用的多家文博機構也早已開始嘗試跳出空間的枷鎖,希望通過全新科技為藏于館內的資源尋找重復利用的機會,賦予藏品全新的生命力,讓更多人能夠擁有共享優質藝術資源的權利。

盧浮宮的“全面數字化”

日前,法國盧浮宮一項所謂“全面數字化”的宣言再次引爆全網。該館將其館藏超過48萬件藏品全部數字化,這一數量佔據了盧浮宮包括在展、庫存和借展的全部藏品的3/4。打開盧浮宮官網,便可看到其數字化的藏品已經被分門別類地放置在“館藏”這一條目之下,每一件藏品除了可以看到完整的高清圖像外,還提供多幅細節高清圖,藏品信息也非常完整,除了配有標題和作者外,其庫存編號、尺寸、材料、日期、歷史、當前位置等信息都記錄在案,以便網友查閱。更加難以置信的是,這些高清圖片全部提供免費下載。

受歐洲疫情影響,盧浮宮目前仍處於閉館狀態。在過去一年的時間裏,盧浮宮的遊客數量急劇下降,據美國史密森尼學會的報告,2019年,盧浮宮的訪問人數為960萬,而這一數字在2020年驟降至270萬,下降了72%。為了能夠與其遊客建立更強的聯絡,盧浮宮不僅對多年來的數字化成果進行免費開放,還對網站進行了改版,使其更加適應休閒遊客,尤其是手機用戶的需求,此外還增加了西班牙語、英語和中文三個語種的網頁內容。塔夫茨大學教授安德魯·麥克萊倫表示,這是一次史無前例的變革,將藏品全部數字化免費開放的做法與法國大革命後的啟蒙運動思想也是一致的——將世界的知識收集在“一個屋檐下”,提供給研究人員和公眾使用。

“開放資源”趨勢已成

將館藏資源在線上免費開放,盧浮宮並不是獨樹一幟。谷歌的“藝術計劃”是較早也是較知名的藝術品數字化項目。2011年啟動至今,“藝術計劃”已經與超過2000家知名博物館、檔案館取得合作,這一項目利用谷歌街景技術對場館內部實景進行數字化,並以超高清像素拍攝館內藏品,其宗旨便是把全球的藝術和文化匯聚線上,讓所有地方、所有人都可以共享。近日,該項目與總部位於倫敦的文化遺産項目“掃描世界”達成合作,未來,人們將能夠在“藝術計劃”的平臺上獲取更多文物、藝術品的3D圖像及可用於3D打印的數據資源。

美國紐約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也是較早進行數字化的文博機構。早在2017年,該館就推出了“開放資源”項目,在線上公開了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館藏37.5萬餘件文物和藝術品的高清圖片,供公眾瀏覽和免費下載。資源獲取的方式也非常簡單,只需打開該館官方網站,點擊館藏條目便可選擇藏品並下載高清圖片,這些圖片有很多也被上傳至維基百科,人們也可以通過該網站下載資源。除了平面圖片的掃描檔案外,人們也能夠看到一些3D藝術品攝影重現,通過360度翻轉,能夠近距離觀察到藏品的全貌,此外,作品名稱、作者、尺寸、出土或創作日期等關鍵信息也被附在作品信息中。這些資源的公開,不僅為研究和教育行業提供了更加豐富的資源,也為公眾走近藝術提供了更多路徑。

同樣位於紐約的弗裏克收藏館也在數字化資源共享領域做了許多工作。2017年,該館與13家藝術機構合作建立了PHAROS藝術研究協會,在該協會的數字研究平臺上,解鎖了2500萬幅藝術品的數字資源。該館雖然藏品不多,但在數字化資源開放方面卻做了許多嘗試。近日,弗裏克藝術資料圖書館為期3年的數字化項目也宣佈結束,數字化成果已經免費上傳至網站,供全球的研究人員和普通公眾下載查閱。

大英博物館于上世紀90年代開始投資文物數字化項目,90年代後期,大英博物館用兩年時間掃描了5000件文物,形成約1萬張照片,建立了全新的電子數據庫。2013年,大英博物館聯合倫敦大學學院、英國國家人文藝術研究會發起了MicroPasts項目,該項目基於互聯網眾包模式,將專職研究人員、志願者、歷史(研究)社團以及所有感興趣的機構、個人,通過互聯網聯絡起來,以分佈式協作的方式進行考古研究、歷史和遺産項目的實驗,也是通過這一項目,大英博物館匯聚全球數千名志願者力量,對館藏“青銅時代”系列文物相關數據進行了數字化處理。

日本在文化遺産數字化方面舉措不斷,其政府推出的“利用先端技術傳播日本文化魅力”項目等,都在通過前沿技術,為文化藝術資源賦能。在文化遺産保護方面,東京國立博物館與3MJapan株式會社合作對重要文化遺産《洛中洛外圖》屏風進行高精度翻拍等,是在學術監督和指導下進行的數字化;在文化遺産的傳播方面,政府則鼓勵具有更大吸引力和衝擊力的數字化內容創作,如利用AR、VR等技術實現的沉浸式體驗活動。

運用VR、AR等技術,數字化的成果被拓展出多種與觀眾互動的新方式。為紀念達·芬奇逝世500週年,盧浮宮推出“達·芬奇藝術生涯回顧展”,此次展覽中最具人氣的便是一項虛擬現實體驗項目——“蒙娜麗莎:越界視野”,帶上VR眼鏡,以往只能隔著人群和保護玻璃觀看的《蒙娜麗莎》躍然眼前,不僅每一個細節都歷歷在目,還能感受達·芬奇最著名的藝術手法——暈涂法技術。在美國克利夫蘭美術館“藝術鏡頭”項目中,觀眾也可以嘗試製作虛擬繪畫、陶器,甚至可以重新組合展廳中的展品,創作獨屬於自己的藝術作品。美國卓納畫廊內容主管盧卡斯·卓納表示,與現場展覽相比,在線展覽可以融入視頻以及相關背景介紹。通過360度全景展示,博物館的空間結構、藝術品的陳列格局能夠被更好地呈現出來,觀眾還可以借助數字高清技術,欣賞到作品的每一個細節,獲得身臨其境的參觀體驗,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敦煌數字化的雙軌雙贏

日前,“絲路美地”數字敦煌展作為亮相“東亞文化之都·中國敦煌活動年”開幕式活動的重要展覽,引起了各國嘉賓和遊客的關注。“絲路美地”數字敦煌展包括敦煌石窟藝術展示區、數字創意衍生品銷售區與文創互動體驗區三大板塊,共展出大幅高保真複製壁畫、3D打印彩塑、複製洞窟、藝術攝影作品、出版物、數字文化衍生品六類展品數千件。該展覽採用3D打印技術,等比複製出初唐328窟彩塑原作一組,並搭建出莫高窟第45窟和北魏第254窟兩個洞窟模型。

敦煌莫高窟的數字化成果豐碩。2014年,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投運。直徑18米的球幕影院中,通過數字化取得的壁畫素材纖毫畢現。自此,“前端觀影、後端看窟”的旅遊開放新模式在莫高窟實現,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遊客蜂擁至洞窟的壓力。

2016年,數字化的另一成果“數字敦煌”資源庫上線。30個洞窟的高清圖像及全景漫遊,免費在網絡上公佈。人們只需輕點鼠標,就能身臨其境地免費欣賞洞窟景象。次年,“數字敦煌”英文版上線。

去年2月,敦煌研究院聯合騰訊上線了“雲遊敦煌”小程序,上線兩個月時間瀏覽量便突破了1200萬人次,相當於整個甘肅省2019年國慶假期遊客接待量的一半以上,成為現象級文旅産品。在“雲遊敦煌”小程序裏不僅可以領略到敦煌石窟壁畫藝術的風采,還可以體驗更多的文化創意項目。如參與“為壁畫填色”遊戲、了解壁畫知識、資助特定洞窟壁畫修復,此外,還可以結合藻井圖案元素,線上定制購買專屬“敦煌詩巾”。小程序還推出了由敦煌研究院講解員傾情解説的“敦煌藝術之最”有聲系列內容,如最早的3D圖案畫、最早的AI演奏會等,都可通過“今日畫語”板塊呈現。

事實上,與大多外國文博機構不同,敦煌壁畫的數字化工作最早啟動時的目的更側重保護。作為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聖地,1650多年曆史的莫高窟現有洞窟735個,其中保存完好、存有壁畫和彩塑的洞窟492個,壁畫4.5萬平方米、彩塑2000多身。由於洞窟內的彩塑和壁畫都是由泥土、木材、麥草等材料製成,隨著時間推移和遊客的增多,莫高窟文物的保護面臨巨大壓力。

為應對莫高窟不可逆轉的衰退,早在20世紀80年代末,敦煌研究院即開始提出“數字敦煌”構想,利用計算機技術和數字圖像技術,以期實現敦煌石窟文物的永久保存、永續利用。1993年到1996年,敦煌研究院承擔了“敦煌壁畫計算機存貯與管理系統研究”這一科研課題,此後,其與美國西北大學、浙江大學等合作的多個項目,進一步推進了敦煌數字化的道路。“不同於修修補補,數字化本身就是預防性的。把洞窟的信息採集下來,通過影像永久保存。幾十年來,我們花的力氣越來越多,步子越邁越大。”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接受媒體採訪時説。

和普通文物相比,敦煌石窟壁畫和彩塑的數字化面臨諸多難題。要將壁畫完整地搬到電腦裏,前期需要採集海量信息,後期數據拼接、整合、存儲等一系列工作都需要人工手段完成。據了解,採集一平方米壁畫一般需要50張到60張圖像,一個壁面採集上千張,大型洞窟達到4萬多張,而一個中型洞窟全部完成數字化採集工作需要3個月時間。

近日,《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強石窟寺保護利用工作的實施意見》正式印發,這份意見也涉及加強石窟寺數字化保護利用的內容。甘肅省將繼續開展文物數字化工作,優先實施瀕危及國保石窟寺的數字化保護,建設可全國共享的“甘肅石窟寺數字資源庫”。針對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物,甘肅還將推進“敦煌海外文獻數字化回歸”工程。

數字化拓寬共享空間

文博機構的數字化之路在中國起步並不算晚。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河南博物院、中國歷史博物館、天津歷史博物館等單位很早就啟動了科學化館藏文物數據庫和管理系統的建設。“數字故宮”“首都博物館數字化工程”“大學數字博物館建設工程”這些博物館信息化建設及數字博物館建設,為美術館的數字化建設提供了較有價值的經驗。

據了解,2016年11月,國家文物局聯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五部門啟動了《互聯網+中華文明三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旨在推進文物信息資源開放共享,使互聯網的創新成果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與發展深度融合。堅持“數據驅動,科技支撐”,積極推動文化與科技的融合發展,推動文物實體資源數字化轉化,讓收藏在博物館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産,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我國擁有76.7萬處不可移動文物和1.08億件/套國有可移動文物。目前,全國館藏文物數據資源已超過20PB,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提供了海量資源。目前,我國文物數字化建設確實一定程度存在著標準不統一、共享性差,重技術展示手段、輕文物藏品研究等問題。近年來,國家文物局加強了文物數字化標準制修訂工作,發佈實施了相關行業標準,推動建立文物數字化標準體系,規範文物數字化採集、加工、存儲、交換等工作。

2019年,故宮博物院數字文物庫正式上線,通過這一文物庫,可以看到已經編目的68006件藏品的高清細節和詳細介紹,滿足了觀眾“近距離”觀賞故宮藝術品和文物以及學者進行深入研究的需求。現存最早的中國繪畫作品展子虔《遊春圖》、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褚遂良摹本、青銅器分鑄法代表作蓮鶴方壺這些幾乎秘不示人的國寶皆可在藏品數據庫中一睹真容。中國美術館自2004年初建設第一個官方網站,目前網站包含新聞資訊發佈、館藏資源的展示鑒賞、公眾教育的傳播以及展覽預約等功能。2013年以後,中國美術館相繼推出移動終端服務系統——手機APP、微信公眾號,及時推送展訊、在線觀展,並與觀眾進行便捷互動。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官方網站上的《高清鑒賞》欄目裏,館藏約1.5萬幅作品都實現了高精度平面掃描,圖像大小一般超過4000萬像素,瀏覽者點擊鼠標,可以通過放大圖像看到藝術品的更多細節。360度全景採集技術在各地美術館展覽的運用也很廣泛。在浙江美術館、江蘇省美術館等官方網站上,都能看到虛擬展廳。點擊鼠標,就如同親身走進展廳沿路觀賞,不僅可以走近作品,還可以放大細看,點擊熱點標簽,就可以獲得作品資料介紹。

在數字化技術給各行各業帶來不斷深入影響的今天,美術館只有持續做好數字化工作,拓寬數字化平臺的應用和功能,才能不斷突破物理空間的有限影響,讓藝術資源為更廣大的民眾所共享,同時,也能更好地為藝術研究與藝術教育工作賦能。

編輯:韓丹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