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財經資訊節目的出路與發展方向
作者:《電視批判》欄目專稿 發佈時間: 2005-5-19 11:20:55



中國的經濟頻道支撐點在哪?

  【嘉賓主持:趙曙光】兩位嘉賓,美國的財經頻道基本依託證券市場,中國的經濟頻道支撐點在哪?
  【嘉賓主持:趙曙光】美國參與證券交易的公眾比例遠遠超出中國。中國的經濟頻道實際上很難克隆美國,也把眼光盯在證券市場,特別是中國證券市場目前還處在低谷的階段。我個人的感覺是大眾消費類的節目應該是支撐點。關注投資,關注資本市場的節目很難有收視率。
  【芒果檸檬水蜜桃】當前的經濟頻道似乎就是這樣做的,而且將大眾消費的節目娛樂化,比如《超市大贏家》,就是將消費知識融入娛樂當中。那麼您對當前央視向大眾娛樂方向發展是認同的?
  【嘉賓主持:趙曙光】兩者要結合。大眾消費類的節目有收視率,但是缺乏影響力,不利於品牌形象。

  【可愛小石子】親愛的兩位老師,主持人,大家好!!我們知道央視的中央二套定位是經濟頻道,不知道現在這种經濟類專業頻道的瓶頸在哪?
  【特邀嘉賓:方毅華】經濟類專業頻道主要問題在於它的贏利模式的單一化,單純依靠廣告創收,這樣就要求受眾規模的最大化,就和經濟頻道這樣相對小眾的專業化頻道形成一對矛盾,解決問題的辦法是拓寬盈利模式,比如經濟頻道可以與本媒體整合其它傳媒,使用同一資源,通過多種媒體從不同角度和不同側面傳播相關信息,可以整合報紙、雜誌、出版業、網站個性化服務信息等,可以利用現在的信息優勢,發揮其它傳媒傳播的潛力,構建一個在多元化基礎上的多種媒體整合傳播網絡,在這個網絡裏既有電視,又有廣播和網絡,還有報紙、出版社、雜誌,也就是以經濟頻道為主,建立一個包括平面媒體、電視、電臺和網站四位一體的多媒體經濟傳媒集團,比如,可以和經濟金融廣播頻率組織聯合採訪,共同策劃一些重大選題和報道,製作一些財經談話節目,也可以和平面媒體聯合採訪,製作一些深度報道和人物專訪,還可以利用網站與券商、銀行、保險公司合作開展網上銀行、網上投保等電子商務服務,收取佣金,以拓展媒體的盈利模式。
  【特邀嘉賓:方毅華】在政策允許的範圍內,經濟頻道還可以兼營光盤、互動多媒體、電視製作、出版、節目銷售,以及發行等多種業務,實行立體化營銷,還可以推出其它媒介産品,系列圖書、VCD、錄像帶,組成多種售賣渠道,以改變目前各電視經濟頻道單純依靠廣告收入來維持經營的現狀。

  【鑫飛馬】經濟頻道策劃組組長徐立軍認為:CCTV2有一個追求,就是最貼近中國觀眾需求,我不知就經濟節目內容來説,當前的觀眾最需求什麼?
  【起洛】是啊,前幾天看到央視經濟頻道的主創在談到這次“五一”期間節目編排的變化時説,這是“想觀眾之所想、做觀眾之所需”,言辭間很有幾分意氣風發、志得意滿。“想觀眾之所想、做觀眾之所需”沒錯,但觀眾真正所想的是“想觀眾之所想、做觀眾之所需”沒錯,但觀眾真正所想的是什麼?所需的什麼?如果搞不清楚的話,所謂的“想”不過是“臆想”,所謂的“做”也不過是“瞎做”。“五一”是否就意味著舉國消費,全民娛樂,資訊缺席,工作停滯?對這個問題誰都會覺得可笑。可偏偏這次五一節目大調整就在這一邏輯下出臺。
  【特邀嘉賓:傅俊卿】我非常同意你的看法。現在我們很多的節目,包括經濟類的節目之所以不受歡迎,一個根本原因就是我們的編導、記者往往出於想當然,把自己的好惡當成廣大觀眾普遍的想法,按照這種思路做出來的節目當然只能是南其轅而北其轍了。過去搞新聞常説,要吃透兩頭,其中的一頭就是一定要摸清廣大受眾的脈搏,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做出真正為廣大觀眾所喜聞樂見的節目。因此,做好觀眾調查是出好節目的一個重要前提。我有個不成熟的想法,其實不妨把一些有見解的觀眾也請到央視國際網站,與廣大網友交流,我相信在這種交流中,會碰撞出很有價值的新聞構想。
  【嘉賓主持:趙曙光】1970年代的時候,全國廣播公司的研究者PAUL KLEIN曾經表示電視的定位日趨“最小厭惡定位”(LEAST OBJECTIONABLE POSITION)以獲得最大的觀眾份額,而不是“最大滿意定位”。五一的節目定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這個趨勢。

  【云云533】財經類節目的收視率不高,主持人水平不高,引不起大家的興趣,應該也是一個因素吧?不知專家是否同意。像經濟半小時小丫主持的好大家就愛看。
  【嘉賓主持:趙曙光】我部分同意你的意見,如果主持人自己都看不懂財務報表,專業性就很值得商榷了。

  【嘉賓主持:趙曙光】兩位嘉賓,緣何平面財經媒體比較流行,而專業電視財經媒體比較困難?
  【特邀嘉賓:傅俊卿】就這個問題我想談談自己的一些粗淺的想法。因為財經類的報道涉及的專業知識多,理論性強,做到深入淺出,能夠讓普通老百姓也能理解非常不容易。平面媒體具有篇幅的優勢,可以從不同的層面、不同的角度,把一個問題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講得通俗易懂。而電視媒體,由於它的傳播特點長于形象,而短于説理,而一些財經類報道多為理性的概念,單憑畫面是説不清楚的,我想這可能是專業電視財經媒體比不上平面財經媒體的一個重要原因。
  【網絡主持人:張青葉】鳳凰衛視全面退出專業財經領域,轉而改為社會財經,其他的電視媒體,包括央視和其他省級臺也面臨著和鳳凰同樣的困惑。請幾位嘉賓談談,為何電視媒體在財經報道領域舉步維艱呢?
  【嘉賓主持:趙曙光】央視和鳳凰都是收視率-廣告的盈利模式,專業財經節目的窄眾問題很難提升收視率,所以開始做“泛財經”。如果關注一下經濟半小時的收視率表現恐怕能夠更好的理解這個問題。
  【特邀嘉賓:傅俊卿】對這個問題我只能談談我個人的想法。電視媒體在財經報道領域舉步維艱,乃至轉型,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經濟。辦財經類節目當然要講投入産出,投入大於産出,肯定辦不下去。因此,要想走出這種困境,關鍵還是在於如何辦出廣大觀眾叫好的經濟類節目,提高收視率。收視率高了,廣告商自然會來。經濟效益有了,就會步入一種良性循環的境地。當然,這只是紙上談兵,我也無法給出辦好經濟類報道的良策,不然我也不會坐在這兒和廣大網友交流了。
  【特邀嘉賓:方毅華】 的確,近年來,一些財經類的報紙、雜誌非常受歡迎,比如胡舒立主編的《財經》雜誌,還有《經濟觀察報》,《21世紀經濟報道》,《中國經營報》,《第一財經日報》,《財經時報》等等都有不小的發行量。相比較而言,電視財經媒體顯得比較弱勢,即便是中央電視臺收視率較低的也是一些專業的經濟節目和證券節目。之所以會出現這些問題,一個是和當前中國市場的不完善,觀眾的收入有限有關,也就是説普通老百姓和專業的財經需求挂不上鉤,而電視又是一個最大眾化的媒體,受眾的總體文化水平比較低,因此在這樣的一個平民化的媒體上做專業的財經新聞就遇到空間的挑戰。有人説,財經新聞是一個看不見硝煙的戰場,但是電視這種大眾媒介要求必須得看見硝煙,如果看不見硝煙,電視的吸引力就不如平面媒體,而且真正的財經類報道應該有學術的專業性、權威性、嚴肅性,這些都和電視傳播的故事性有不可調和的矛盾。此外,平面媒體的讀者總體文化水平、理解能力都高於電子媒體。所以,專業電視財經媒體在做深度報道方面也呈現一種弱勢。總之,有很多的困難有待於我們克服。



責編:詩曼、張麗

 共8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