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財經資訊節目的出路與發展方向
作者:《電視批判》欄目專稿 發佈時間: 2005-5-19 11:20:55



如何把財經報道“軟化”

  【等待戈多!】一般來講,財經報道的題材比較“硬”,政策性、技術性、專業性、數據性、經驗性較強,如何辦出讓大眾能看懂的財經節目?
  【特邀嘉賓:傅俊卿】我非常同意你的看法。如何把財經報道“軟化”,增強財經類報道的貼近性,確實是一個重要課題。其實,這是今天很多網友提出來的問題的關鍵。我過去做過電視新聞,我有一個經驗,一條新聞做好之後,你自己先看一下,如果你自己滿意了,我想廣大觀眾也會滿意。如果連你自己都通不過,只是為了應付播出,那這樣的新聞你自己最好先槍斃掉。我想做財經類報道也是同樣的道理,把你自己當成一個普通的觀眾,看看你這條報道是否合格。
  【嘉賓主持:趙曙光】一是選題要和大眾有關聯,比如《經濟半小時》關於F1大賽的報道收視率就不夠理想。二是編導、主持人自己必須能夠很好的理解財經現象。三是節目儘量融入幽默、娛樂等大眾元素。
  【特邀嘉賓:方毅華】第一,我認為要從觀眾感興趣的角度來選擇內容,在選題上做到“三貼近”,這樣可以把一些會議新聞、一些領導人活動的新聞“軟化”;第二,報道的手法要多樣化,利用電視豐富的表現手段,多種多樣的形式給觀眾一種親和力和吸引力;第三,以人為本,避免財經報道見事不見人,沒有人物的報道是乏味的;第四,數字的表述不必過於精確,要簡化,否則反而不易被受眾理解和記憶;第五,語言要通俗化、口語化,要讓硬新聞軟著陸,要減負、提純,不要太多的附加詞,不要堆砌專業詞語,要解釋關鍵詞,不要假設,觀眾都是行家;第六,強化評論,可多采用夾敘夾議的方式,增強媒體引導輿論的能力和感染力,財經節目尤其是深度報道節目不能沒有觀點,更不能搞所謂的“客觀評論”。

  【等待戈多!】觀眾需要的,是以高端的眼光來認識分析諸多經濟現象、市場問題;以低端的眼光也就是一般投資者的眼光和價值標準來翻譯政策規則、市場變動所孕育出的機會和價值,你們認為,我們目前的財經節目能做到嗎?
  【特邀嘉賓:方毅華】我們的財經節目現在正在力圖這樣做,讓觀眾滿意。
  【嘉賓主持:趙曙光】目前做的還不夠,一些所謂的專業財經節目有些偽專業的意思。

  【科蘭luck】我不知財經資訊節目與財經新聞類節目是否相同,對二者界定是否一樣,希望老師給予指導。謝謝。
  【特邀嘉賓:方毅華】財經資訊節目和財經新聞類節目,既有聯絡也有區別,從分類學上説,財經資訊節目應該屬於財經新聞類節目,是它的一個子品種。比如説,央視二套的《中國財經報道》、《經濟半小時》、《全球資訊榜》都屬於財經新聞類節目,但是只有《全球資訊榜》屬於財經資訊節目,而其餘兩個都屬於財經新聞類專題節目。

  【可愛小石子】我們知道,鳳凰將全面退出專業財經領域,轉而改為社會財經,而所謂的“社會財經”,無非就是用財經的“外包裝”包裹人文化的故事和紀錄片,但這樣的內容已經和“財經”的瓜葛不多了,不知道二位嘉賓對這一點怎麼看?
  【特邀嘉賓:方毅華】這樣做,説白了還是為了賺錢。在當今中國社會,不管是哪家電視臺收視率仍然是一個重要的指標,而財經節目其實是一個相對小眾化的節目,這樣就很難保證較大的受眾規模,因此經濟上往往陷入困境,所以鳳凰的做法也是無奈之舉。但是從發展的眼光來看,專業財經領域仍然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前景仍然是光明的。

  【clare66】經濟信息中,一些關係國計民生的選材應該是重點報道對象,比如,房價波動、就業難、汽車降價、民工討工資等,這些都牽涉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影響經濟生活的重大方面。不知你們認為怎麼樣?
  【特邀嘉賓:傅俊卿】非常同意這位網友的觀點,因為作為我們的經濟財經的電視節目,必須要滿足廣大觀眾的需求,因為從我們國家的現狀來看,收看電視絕大部分還是普通的百姓。你剛才在網絡提到這些問題,比如房價波動、就業難、汽車降低、民工討工資確確實實是關係到廣大民眾的切身利益問題,當然也是我們電視財經類節目應該關注的熱點。因為我們電視財經類節目首先是大眾傳媒,它面對的受眾應該是絕大多數的老百姓,老百姓所關注的理所當然的應該成為我們電視財經類報道的焦點。

  【可愛小石子】目前CCTV—2套的節目構成來看,其名牌節目《非常6+1》、《幸運52》、《開心辭典》,均以娛樂為主打,絕難稱得上是經濟或者財經節目,不知道兩位嘉賓對這種“擦邊球”的做法怎麼看???
  【特邀嘉賓:傅俊卿】可愛的小石子,你提的這個問題也很可愛。我認為,央視二套的《非常6+1》、《幸運52》、《開心辭典》確實很難稱得上是正規的經濟財經節目。但是,這種節目可以吸引廣大觀眾的眼球,而且節目當中確實也包含了廣大觀眾很容易接受的經濟信息,體現了寓教于樂的製作理念。因此,這種節目在經濟頻道播出也有它正當理由。當然,我不否認這些節目製作者的經濟動機。
  【嘉賓主持:趙曙光】專業節目融入大眾化元素才有收視率, 這個問題實際上和現在2套的盈利模式有關。作為依靠廣告的頻道,收視率是指揮棒,作為專業的財經節目必須融合娛樂等大眾化元素才可能生存下來,即使是CNBC也是會播放一些娛樂節目,當然這個融合的度如何把握,也是需要考慮的。

  【可愛小石子】各位老師,我很喜歡《對話》,尤其喜歡張蔚主持的那些,因為她很有專業背景,又主持的很有特色,我想知道經濟類談話節目有幾種形式?他們的定位可否從精英轉向普通民眾呢?
  【特邀嘉賓:方毅華】經濟類談話節目的定位當然可以從精英轉向普通民眾,這樣可以拓展節目的空間,因為精英畢竟是極少數,而我們的節目要長久的辦下去,眼睛肯定不能只向上看,也許在不久的將來,一個農民工會風塵僕僕的走進我們的經濟類談話節目。
  【特邀嘉賓:傅俊卿】我也很喜歡《對話》節目,但只是從紙質媒體的介紹上。即使如此,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有品位的節目。因為它的定位並不僅僅是講述主人公如何發財致富,而是從這些精英創業的經歷中讓觀眾體味出可以借鑒的人生經驗。它的價值已經遠遠超越了財富本身。《對話》節目的嘉賓能否轉向普通民眾,這個問題只能由《對話》節目的編導們來回答。

  【可愛小石子】我想請問方老師,您從事了這麼多年的新聞業務研究,那麼您對財經類新聞報道的報道形式怎麼看待?財經類新聞在報道形式上有什麼區別於其他新聞的地方呢?
  【特邀嘉賓:方毅華】財經類新聞報道的形式和其它類型的新聞報道形式沒有太多本質的區別,如果説有區別,主要在於財經類報道內容的特殊性,比如財經新聞中不得不涉及一些專業名詞,枯燥的數字,乾巴巴的圖表,那麼在報道形式上關鍵在於要將硬新聞軟化,要充分調動電視表現手段,比如字幕、圖表、聲音、圖象形象化的表現,不要把電視辦成廣播。還有就是要更多的採用節目主持人這種播出方式,深入淺出的解讀新聞。

 


責編:詩曼、張麗

 共8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