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千多畝林地放養著一萬多頭豬,它們漫山遍野地溜達,生活得快樂又愜意,而且不容易生病,當然最大的好處是肉質好。
飼養員:它運動當中把脂肪滲透到肌肉裏,肌肉在屠宰過程中,大理石紋非常清晰,肉質非常好。
問題來了,這麼大面積的林地,就不怕它們跑丟嗎?這就要從剛出生的小豬説起了,它們脫離母體,在分娩室生活一個月,這段時間只吃母乳。離開母親後,再經過五個月的保育期和生長期培育,到了六個月大,體重達到120斤,才有資格送上山。
志鵬:您看今天咱們拉上山這批豬就給它關到這個圈舍裏頭,雖然這些豬是頭一天上山,但是你看在圈舍裏面還是感覺挺自在的,吃點樹枝,嚼點這個雪。
志鵬:大叔,你好,咱這個豬在圈舍裏頭要關上多長時間?
大叔:得關15天。得適應這個環境。領地越來越大,再出去走多遠,它都能找到家了。
據説認識了家門,再大的地盤都不怕它們走丟了。它們在山上生活六個月,體重達到240斤以上,就可以出欄了。別看這些豬現在乖巧得很,真要徒手抓住它,需要七八個人才能對付得了。
徒手抓豬,不過是試試它的野性。真正商品豬銷售,就要一早把豬堵在圈裏往車上趕了,這樣既省時也省力。
和豬相處久了,每次有人來買豬,老滕心裏都是五味雜陳,不是滋味。
飼養員:既高興又不得勁。喂時間長了,時間長有感情,就跟家裏養的動物一樣。
難怪老滕的感情複雜了,2014年黑龍江重點國有林區全面停伐天然林,大量林場工人無事可做,政府大力扶持林下養豬,才讓他們轉憂為喜。
養殖豬給職工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還建起了自己的屠宰線,活豬出了養殖場直接上屠宰線,既保證了豬肉的安全又提升了品質。
專家:巴民雜交豬的裏脊肌內脂肪含量特別豐富,大理石花紋特別明顯,我們測定的它的肌內脂肪含量在3.17左右,而市場上所常見的這種白豬裏脊肉它的肌內脂肪含量只在1.3到1.5之間。
巴民雜交豬的裏脊肉油花分佈均勻且密集,如同雪花一般,非常漂亮。民豬與巴克夏豬都是盛産“雪花肉”的豬種,二者強強聯合,把優勢發揮到了極致,這樣高品質的豬肉上市,也得到了眾多消費者的認可。
消費者:像我們小時候吃的那種笨豬養的那種肉,可香了。
消費者:它這個肥肉比較硬一點,不像那種肉特別軟,就感覺不那麼的膩。
生活在森林裏的豬每天不停地鍛鍊,養殖12個月才能上市,所以肉質比較緊實,蒸燉的時間要比普通豬肉多出一倍的時間。尤其五花肉要煮兩個小時才行。有些豬肉的五花肉只有三層,而這種豬的五花肉有幾層呢?
志鵬:一共六層,加上皮都七層了。
三層瘦肉夾著三層脂肪,這是上好的五花三層,這部分的肉也最嫩且最多汁。
志鵬:厚厚的一片肉,這個肉嚼到嘴裏邊口感層次也是非常豐富,你看平時咱們形容什麼瘦中帶肥、肥裏有瘦,瘦而不柴、肥而不膩,香酥黏軟、口感滑嫩,我覺得説它都沒錯,但是不足以形容這個肉的好吃,為什麼呢?因為除了上述的特點之外,這個肉有一個最大的特點,能夠吃出這個豬肉本身的香味。
在理化成分檢測中,這種豬肉的18種必需氨基酸、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是普通豬肉的1.5倍到2倍,肥而不膩的豬肉菜肴得到很多人的喜愛,大快朵頤之後更令人口齒留香。
消費者:消這個肉肥而不膩,非常有嚼頭,筋道,感覺特好吃。
消費者:很原汁原味,特別香。
在森林裏生活,這些豬不但能適應野外的氣候變化,還能享受到氣候變化帶來的各種美味。冬天在雪地裏“撒歡”,四處拱雪找草根吃,春暖花開了,山林裏水草豐美,美味遍地都是。
志鵬:你看轉眼之間是萬物復蘇,這片冰天雪地也即將會變成一片綠水青山,只要咱們對這片山水加以科學、合理、持續利用,那麼這塊綠水青山將會一直是
咱們的金山銀山。
來源:央視網
更新時間:2016年04月11日 22:56
視頻簡介: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東北伊春有種巴民雜交豬可以常年生活在50厘米厚的雪地裏,最低溫度有37攝氏度。這種豬的皮下脂肪厚,也就是肉比較肥。肥膘越厚就越有利於體內的保溫,雖然雜交後的肥膘比母本的東北民豬的肥膘薄了不少,也足夠禦寒了。豬對水的需求量很大,巴民雜交豬很厲害,它們找不到水源,就會吃雪、嚼冰,來補充水分。(《每日農經》 20160411 這裡的森林中有一群“豬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