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延輝找來會講海南話和黎族話的員工王飛,方便和村民交流。兩人一個個村寨地毯式搜索,這個工作被他們稱之為掃村。然而,剛開始的半年裏,找五腳豬並不順利。
員工王飛:不好找,豬剛開始,也不太懂,不太懂找,就是找了好久,就是去當地不認識,不認識的農戶,就是挨家挨戶去找。
每天在村寨裏四處找豬,張延輝發現,雖然放養的五腳豬滿山跑,但其中的規律還是有跡可循。
張延輝:像這個就是它們標準的窩。
記者:這是洞口?
張延輝:對,它會從這裡面就鑽進去,你看別的地方兩邊都有草,這裡就沒有,它就沿著從這裡面,這裡面是一個洞,裏面都是空的,外面的草都倒上來了。它們自己會找一些這種戶外的窩,保持一些野豬的這種野性。
記者:這有點像帳篷。
張延輝:對,類似于一個帳篷,但裏面是一些乾草,這樣的話就可以,因為這幾天天冷,禦寒,如果下雨的話,它這裡面還可以躲雨,所以有的時候要找豬的話,就要在外面,到晚上才可能回去,沒有回去之前的話,就要在外面,找一些這樣的豬窩,才能看到這樣的五腳豬。
了解了哪能夠找到五腳豬,張延輝還得分辨哪頭五腳豬適合做為種豬。品種、體型、年齡,樣樣都得考慮。
張延輝:它有些果地,這些豬都比較願意來這個果地下面,因為這裡面有龍眼,熟的龍眼會掉下來,然後它們來找吃的。我現在對它的判斷,它應該産仔已經超過五窩了,其實不適合做後備母豬了。現在這個五腳豬它的食雜性非常強,它主要是吃草,不是吃草,吃菠蘿蜜,它自己找的水果。
記者蔚星:它在直接吃菠蘿蜜。
張延輝:它直接在吃菠蘿蜜,因為上面有菠蘿蜜的林子,它直接從裏面採到以後,然後就跑下來吃。
記者蔚星:感覺它的肚子都已經貼著地了。
張延輝:對,這就是五腳豬的一個特徵,它的背部是有一條非常漂亮的一條弧線,經過這個時間越久,它這個特別是一年的五腳豬,它的肚子就貼著地,一個村子大概有的時候待到兩到三天的時間,然後,每家每戶,然後了解完了以後,就會收到一頭兩頭,或者我們認為比較標準的五腳豬。
尋找五腳豬的過程中,張延輝還發現,黎寨中不僅保留著五腳豬,也保留了最天然,同時也獨具風格的烹飪方法,就地取材,用未熟的菠蘿蜜和芭蕉樹芯來燉制五腳豬肉。
這是張延輝的朋友符海文。張延輝告訴記者,要在性情直率的黎族村寨裏,買到五腳豬,還得有當地的朋友們幫忙。
張延輝:比較偏遠的黎族山寨,每家每戶就養了一頭或者兩頭,他們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自己吃的,當然他不願意賣給你了,如果我賣給你了之後,我怎麼吃,我家裏如果有親戚朋友來了。因為當時大家都沒有把它當成一個商品豬的一個概念,祖祖輩輩都在養,也沒有人去村裏面去收,也沒有一個比較穩定的一個價格。拉關係,多買檳榔,是吧,多跟他們。其實我是不懂吃檳榔的,我吃檳榔會醉的,但是就那個時候就學會了吃檳榔。
吃檳榔交朋友,各個村寨裏,哪戶的母豬生了小豬,或者哪家有多餘的五腳豬打算賣掉,朋友們都會告訴張延輝,讓他過去收購。消息靈通了,收豬的速度也逐漸快了起來。
張延輝:明年還來要,握一下手,握一下手,謝謝,謝謝你們,好,那我們走了。
經過一年的尋找,截止2012年初,張延輝已購買到近100隻五腳豬種豬,正式開始繁育。
張延輝:這個就是比較標準的五腳豬,首先它的背部是純黑色。
記者蔚星:純黑色?
張延輝:然後頭上有一個白色的,一個倒三角,它這個倒三角隨著它這個慢慢地生長,會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明顯,然後它的腿,特別的細。
養殖沒多久,張延輝就遇到了新難題。五腳豬養殖週期長,還需要大片散養場地,張延輝投入的一百萬元,已經花的差不多了,沒有資金繼續投入,張延輝不得不另想辦法。考慮到周圍村寨的環境,以及村民養殖五腳豬的習慣。2012年5月,張延輝決定成立五腳豬合作社。
張延輝:五腳豬最大的一個成本,就是在於一個放養的土地的一個成本,包括一畝地七頭,這個數字怎麼出來的,就是在養的過程中間,才發現密度大了以後,它們會經常會打架,並且這個青飼料跟不上,為了爭奪這個食物,偶爾會出現一些打架。第二個營養跟不上,生長的速度,都會非常慢。
來源:央視網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31日 22:18
視頻簡介: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海南一家旅行社總經理張延輝,從一道菜肴中,發現五腳豬商機。五腳豬不但名字古怪,體型也很特別。五腳豬一度是少數農戶家散養,賺不到什麼錢,市場上也難得一見。張延輝養殖五腳豬的想法根本不被看好。張延輝改變五腳豬市場形勢,實現年銷售額1000多萬元。 (《致富經》 20160331 抓住遺落鄉間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