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縣山藥種植技術協會會長 鄧開明:就是這個,這是我們平常用的鋤頭,這個出頭是我們為了埋引導槽特製的鋤頭。
【解説】:特製的鋤頭呈凹槽狀,和平常扁平的鋤頭有明顯的不同,用不同的鋤頭挖的坑也明顯不一樣。
【採訪】: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縣山藥種植技術協會會長 鄧開明:那這樣吧,咱們鋤一下地試試,看到底什麼樣,這平的四根手指都是平放的,這個你看都是圈起來的。
【解説】:因為引導槽是有弧度的,種山藥的時候,要把土蓋在上面,所以如果用平的鋤頭,鋤的深溝底部就是平的,這麼一來,把引導槽放到裏面,蓋上土後,槽就會被壓平,山藥就會長到槽外面去了。
而用這種特製鋤頭弄的溝則正好能把引導槽放進去,蓋上土也不會壓平。
【解説】:放好了引導槽接著就是把槽埋到土裏了。
一邊挖溝,一邊就能把土添到上一個溝裏。
【採訪】: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縣山藥種植技術協會會長 鄧開明:你看挖好了第二個溝,第一個溝就被填平了。
【解説】:最後,露出引導槽的一個小角,然後把山藥的蘆頭放在上面。
【解説】:不用機器開溝,把蘆頭埋好後,在4個月的時間裏蘆頭就會沿著引導槽斜著向下生長,直到山藥成熟。
讓山藥躺著長,種山藥簡單,收山藥的時候怎麼樣呢?身為門外漢的記者,再次親身體驗了一把。
【同期】:記者:這片地裏種的就是等老師用他的橫向結薯技術種的山藥,這説白了就是躺著長的山藥。聽鄧老師説,就是我這種門外漢,收這種躺著長的山藥也非常輕鬆,那咱們就來試一試。
我這已經挖了11根山藥了,我大概算了下時間,也就20分鐘。但是我昨天挖豎的山藥也就十五分鐘挖一根。看著這種大山藥,累是累,不過我還是挺自豪的。
【解説】:躺著種山藥的技術,讓山藥好種也好收,在當地已經有很多種戶用上了他的技術,反應都非常好。
【採訪】:種植戶:一個是它省事省力,以前是一畝地要十個人一天才能挖完,現在一畝地兩個人一天就能挖完了。
【解説】:不但在平地上讓種山藥收山藥都變得方便,鄧開明的這項技術還讓山藥上了山,能種在山坡地上。如今這種種山藥的方式也得到了當地相關部門的肯定。
【採訪】:范:就是在二半山區這一部分,有些地方因為地塊比較薄,而且有的地方土壤條件比較差,在這種情況下,採用引導槽種植山藥的技術,充分的利用了我們的坡耕地的特點。
【主持人】:打破山藥豎著種的傳統模式,在不違背山藥生長規律的前提下,利用人的智慧改進種植方式,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就能讓更多的農作物為農戶提供更大的價值。
來源:央視網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23日 20:14
視頻簡介: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山藥,不是啥新鮮東西。人類自古食用。原名薯蕷,據史料記載,唐代宗名李豫,因避諱改為薯藥;北宋時因避宋英宗趙曙而更名山藥,山藥這個名兒就這麼來了。早在1914年,“淮山藥”就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展出了,遂蜚聲中外。(《科技苑》 20160323 躺著長的山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