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猛魚因其食源廣泛,具有調節水質的作用,所以養殖戶經常把它同魚蝦混養在一起。這不,在謝大哥的魚塘裏就有臘魚、金鯧魚和泥猛魚等幾種海水魚。那麼這樣混養有什麼好處呢?
養殖戶:因為根據它不同的食性,臘魚它是弱肉食性的,泥猛魚是植食性的,它就形成一種生態互補,互相生態平衡,病害就少發生,保證養殖成功。
聽説每年六七月份養殖戶投放泥猛魚幼苗,春節前後就能收穫上市,僅僅經過半年時間,泥猛魚就能上市銷售?記者張苑不由得起了疑心。
張苑:在當地的水産市場到處都可以看到泥猛魚,你看這個就比較新鮮,比較大個,咱們來看一下,它到底有多大呢?這個好,這個感覺還挺大的,咱們先來量一下它有多長。我們看到這條魚的身長呢是23厘米,再來看一下它有多重,麻煩您幫我量一下。
銷售商:半斤。
張苑:這個算個頭大的嗎?
銷售商:大的,一般賣的都是2兩。
原來,泥猛魚經過半年時間養殖一般都能達到2兩以上,而這樣大小的泥猛魚肉質最為鮮嫩,同時在0~2兩大小的泥猛魚生長速度最快,這時出售效益最好。每斤一般售價22元左右,半斤左右的泥猛魚出塘價每斤最高能夠賣到25元左右。真是沒想到這麼小的泥猛魚賣到如此高價,很難想象它就是 “既醜又臭的毒魚”。那麼泥猛魚到底臭在哪呢?
張苑:不是都説泥猛魚是臭臭的嗎?這哪有臭味啊?
銷售商:沒有臭的,外邊沒臭,它是肚子裏有點臭。
張苑:啊?在魚肚子裏?
廚師:這個魚肚呢,我們必須要特殊處理一下,因為它裏面有層黑膜,有點臭味。
張苑:那要怎麼處理呢?
廚師:剖開肚子,我們拿刀把黑膜輕輕刮去,再洗乾淨,你看,裏面一層薄薄的黑膜。
張苑:就是這一層啊,看上去特別不起眼,它只是顏色有點發暗,就是這個會發出臭味?
廚師:對,因為它這個魚呢,吃各種藻類的顏色不是很深,假如它是在藻類顏色偏黑一點或者是浮游生物偏多一點的時候,它就一肚子都是黑色的,這樣它的膜就特別黑,特別臭。
據鄭向陽介紹,泥猛魚也叫臭肚魚,就是源於它肚子中的這一層薄薄的黑膜,因為這層黑膜是長期食用海藻而自然形成的,所以在食用前務必要用刀把它刮乾淨,否則做出來的魚也會發出腥臭的味道,那麼烹制出來的泥猛魚味道究竟怎樣呢?
張苑:這個幹煎泥猛魚終於是出鍋了,聞上去好香啊!你看它表面這一層已經被煎得焦焦的了,整個都是一種焦香味,特別地誘人,感覺好像饞貓看見魚了。嗯,好香,好好吃啊!它這個魚已經完全入味了,第一口吃上去就特別地香,魚肉不是像那種蒜瓣肉那麼地爽滑,它其實是有一點韌口的。這個魚肉比較嫩,比較有嚼勁,吃上去有彈性,而且我發現它這個肉是整個一條都可以夾起來,你看,是像這樣,一條條,條狀的。
消費者1:很好吃的,很香口,很脆爽。
消費者2:肉質比較細膩,我們這邊做法一般是拿來煮湯。
消費者3:還有一種是拿砂鍋,放點湛江這裡特産的魚露加起來一起去焗,也會很香,很可口。
泥猛魚不僅肉質鮮美,風味獨特,更被譽為“藻類營養萃取器”,多食泥猛魚就相當於多攝取藻類營養素。如今既醜又臭的泥猛魚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那麼它究竟好不好賣?養殖戶們的經濟效益又怎樣呢?
養殖戶1:湛江附近沿海的人都很喜歡這種魚,一般以鮮活為主,每天會抓幾百斤。
養殖戶2:到本地市場銷售,上海也有,北京也有,也是賣到外地。
養殖戶3:可以賣到20塊錢一斤,成本是七八塊錢,一斤魚利潤有十一二塊。
養殖戶4:8畝塘的話是有20畝,畝産能達到500斤左右,收1萬斤,就有20多萬,有一半以上的純利。
當地領導:湛江市養殖面積大概有10萬畝,年産量有1萬多噸,産值有3~4個億。
來源:央視網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10日 23:05
視頻簡介: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都説食在廣東,這裡不僅有山珍還有海味,尤其是在湛江,位於大陸的最南端雷州半島上,所以這裡一年四季都有新鮮的海鮮可以吃。今天小編要給您推薦的可不是這些海鮮,而是一種臭臭醜醜還有毒的魚——泥猛魚。這黑白相間的顏色同我國北方的老頭魚有幾分相似,身材和體形,又同鯽魚有些相像。(《每日農經》 20160310 由不得你不相信:買泥猛魚不嫌它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