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陳勇把東蘭烏雞銷到了覃蕾菲的幾家餐廳,成為了餐廳裏的主打特色菜。很多客人來吃這裡吃飯,都會專門點東蘭烏雞。
記者:雞湯是怎麼做的,我看看這個雞湯?
顧客:有個雞肉,還有個人參。
記者:紅棗,人參。
顧客:對,燉烏雞。
顧客:我們經常來吃,就是每個月那幾天的時候,然後天氣冷的時候特別就喜歡喝雞湯。屬於必點的吧。
現在,陳勇每年有四萬多只烏雞都銷給了覃蕾菲的餐廳。而陳勇還找到廣東、湖南等地的一些餐廳合作。陳勇在東蘭縣成立了東蘭烏雞養殖專業合作社,帶著當地160多戶農民養殖東蘭烏雞致富。2015年,陳勇的合作社年出欄8萬多羽東蘭烏雞。他還在山上種上了沙糖桔、珍珠李等樹種。曾經那個一門心思想擺脫貧困,去外面的世界闖一闖的陳勇,現在已經踏踏實實地在家鄉山區幹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
陳勇:山區的機會不是説沒有,你得去發現,得去挖掘它。這個創業就是比較艱難一點,很多年輕人不看重這一點,因為條件太苦。其實在我們地方創業的話,只要你找對了路子,發掘好項目的話,比外面創業的發展潛力還要大得多。
來源:央視網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10日 22:52
視頻簡介:本清節目主要內容: 因為貧窮,陳勇他主動把家裏唯一的讀書機會讓給弟弟。身上只剩三元錢,但他也要到深圳闖一闖。他説思路決定出路。他回到家鄉山區創業,偏在當地人沒做過的事情上尋找商機。他瞄準性狀獨一無二的當地特産東蘭烏雞,要從烏雞身上搶佔先機。他在貧困中找到出路,靠創業改變命運。(《致富經》 20160310 這種財富黑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