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岩坎凡一直有一個心結,很多遊客來雲南旅遊,都想帶些好吃的回去,他把吧西哩魚深加工,不僅具有當地特色,還能讓遊客帶走。
每一條魚岩坎凡都分割成魚鱗、魚肉、魚骨等幾個部分,魚鱗魚骨都可以做菜,魚肉就切割成像這樣的條狀,再加上雲南特有的天然食材,加工成生魚罐頭。每瓶魚罐頭定價40元,不僅遊客喜歡,在本地市場也很受歡迎。2015年上市10個月,就賣出了四五萬瓶。
經銷商玉罕:我們每次都進貨很多,因為我們傣族人比較喜歡吃生的東西,喜歡吃生酸的東西,這個魚因為現在很少見,也比較好賣一點。
一個小小的魚莊,到了吃飯的時候門口都是車水馬龍,很多人都專程從外地趕過來,因為這個魚,魚莊甚至改名為吧西哩魚莊。
顧客:我們真的今天是專程過來的,回味它那個生態魚,它好吃是魚比較有特色,因為它是從瀾滄江過來的,在這邊是沒有的。
顧客:我小時候為了吃這個魚歷經千辛萬苦,魚肉營養特別好。
美味的魚肉,離不開幕後的推手,岩坎凡的妻子依巴,每天都在研究以吧西哩為原料的菜肴,她再把製作的方法教給各大餐廳的廚師。
這裡是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告莊西雙景,來的遊客都能在這裡嘗到雲南當地的特色菜肴,椒鹽魚骨、涼拌魚肉、油炸魚鱗,用吧西哩魚做成的菜肴也成了遊客們餐桌上必點的一道美味。
餐廳主廚:我們西雙版納自治州雖然魚很多,但沒有一個特色的魚存在,這個魚是真的ok,不管它是蒸的,煮的,紅燒的,魚皮扒開後,那個肉是鮮嫩的,鮮甜的那種感覺。
2015年11月,又是吧西哩收穫的季節,岩坎凡規定想要加入合作社,養殖吧西哩,魚塘必須加高的一米以上,很多人都達不到標準,岩坎凡想把農戶們養殖風險降到最低。
如今,岩坎凡不僅帶領大家致富,也把這種當地瀕臨滅絕的“土著魚”保留了起來。2015年,預計吧西哩産量10多噸,合作社實現人均增收2000元左右,銷售額400多萬元。岩坎凡也在不斷的嘗試中實現了自己的財富夢想!
編導:趙阿卉
攝像:孫彥峰
來源:央視網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07日 22:20
視頻簡介:野生的魚,只有兩指寬,而他卻養出巴掌大,就連沒人要的魚鱗,魚骨到了他手裏都成了搶手的東西。看不走尋常路的岩坎凡如何從會走路的魚身上掘金,成功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