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新培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
這裡是譚新培最早發現松露的地方。譚新培早年是美術老師,開過廣告公司,因為對餐飲感興趣,又轉行做了餐飲。2006年的時候,他在攀枝花市區一家酒店做企劃總監,自己還同時經營著一家農家樂。一天,他在賣野生菌的攤位上發現了一種裹著泥土的菌子,老鄉叫它無娘果。
譚新培:有人説這個東西可以當菜吃,我們也不太了解。他們當地叫果果,無娘果。
攀枝花市蔬果經銷商 黃渝情:因為它沒有根沒有葉子,什麼都沒有,就在樹底下長,所以就叫無娘果。
譚新培:無爹無娘。就跟松露完全不是一個名字。
譚新培對這種沒接觸過的食材很好奇,就買了一些回去,當時的價格很便宜,十幾元錢一斤。
譚新培按照老鄉的説法把它切成片燉雞,試驗了幾次,味道不錯,就開始在自己的農家樂裏推出這道新菜品。
譚新培:差不多燉一隻雞(放)半市斤,全部給它倒進去。那時候也不貴,就十多二十多元錢一斤,大大小小的那種。現在想起來有點奢侈了,但是那個時候的確很香。很受歡迎。
之後,譚新培又把無娘果和回鍋肉炒在一起,反響也不錯,兩個菜成了農家樂的招牌。然而2008年7月,譚新培卻關掉了自己的農家樂。
譚新培:那時候菜品價錢也不高,(一年的收入)可能也就十多萬元,一個月有幾千、萬把元錢,但是我給人家兼職有20多萬元的年薪。給人家幫著忙,自己還有塊自留地,好像也不太好,後來我們覺得還是把這一塊放棄了。
然而關掉農家樂,譚新培跟松露的緣分卻剛剛開始。一些農家樂的老顧客和朋友,紛紛找到他,説還想吃這道菜,或者乾脆就找譚新培幫忙買這種無娘果。無娘果這麼受歡迎,譚新培和妻子都沒有想到。
妻子 楊瑞芳:有很多朋友就覺得。你幫我們弄一弄,幫我們找一找,他也很熱心地幫朋友。
譚新培:幫朋友就算了,人家説我一定要給錢,你要加點辛苦費,後來找的人還越來越多。我們兩口子就在想,這個東西是不是大家都喜歡,很有市場。
譚新培決定好好了解一下無娘果。他在網上查閱大量資料,又諮詢了餐飲界的同行,結果發現,當地的無娘果竟然是在歐洲和鵝肝、魚子醬並稱三大頂級食材的松露。更讓他意外的是,2008年的時候,松露在歐洲的售價能達到一、兩千歐元/公斤。這和攀枝花當時的價格簡直是天壤之別!
國家食用菌産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 鄭林用:從學術分類上講它叫塊菌。日本人把塊菌叫做松露,所以我把它引過來叫松露。像意大利白塊菌,這個價格是全世界價格最高的,在歐洲市場它能賣上3000歐幣(每公斤鮮品)。
譚新培:那我們(當時)才多少,二三十、三四十元錢,好品質也不會超過五十元錢(一斤),那我們為什麼不去做?我認為商機應該是很大的。我們才剛剛開始認識它,而且很少一部分人知道它,我想如果堅持做下去的話這裡面肯定有戲。
2008年年底,譚新培辭掉在酒店企劃總監的工作,自己註冊公司,開始做松露鮮品和幹片的銷售。做了一年多時間,客戶還是周圍的朋友,走的都是零售。雖然有錢賺,但譚新培心有不甘。
每年年底到第二年的3月,是新鮮松露上市的季節。2010年眼看新的收穫季將要來臨,譚新培有了一個想法——他要在攀枝花舉辦一個中國國際松露節,宣傳松露。譚新培信心滿滿,但周圍卻沒人看好。
譚新培:當初只是在攀枝花這個市場還是小。而且我們覺得把市場做大了以後,如果説知道的人多了,我們賺錢不就很多了對不對。
四川省攀枝花市某廣告公司總經理 劉慶渝:感覺有點誇張有點大,因為這個産品我們當地的確是有,但是我覺得僅限于農民拿來賣,還沒有把它提升到這麼高的檔次。而且還很多人不知道它是什麼東西。
妻子 楊瑞芳:當時我們其實就是小小做一點。他就要搞國際松露節,還要弄上國際兩個字,我當時真的是(想不通)。想得太遠了一點。
在向當地政府申請獲得批准後,譚新培就開始籌備松露節。他和朋友一起開發松露菜品,要打造一桌松露美食。除了美食,他還策劃了一個評選松露之王的活動。連著兩個月,譚新培邀請當地相關行業的人,邀請朋友,還邀請採挖松露的老鄉,試圖説服大家參加國際松露節。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區某餐飲管理公司董事長 王永森:喊我去參加,我認為不可能會做什麼東西出來,要想做多大品牌不可能的。
四川省攀枝花市土特産經銷商 陳碧:譚總找到我,我就説可以,先看一看,試一試,但是心裏面壓根覺得松露這個東西也不是很出名,當時是這樣想的。
距離松露節舉辦日期還有一週的時候,突然出現了變故。一個老闆原本答應提供資金贊助,卻臨時爽約了。譚新培找妻子商量,要拿出20多萬元錢,但當時手頭的錢都壓在貨上,妻子只好連夜去親戚家借。
妻子 楊瑞芳:我當時説他愛面子,我説你撐不起就不撐了。有必要嗎?
譚新培:但是我覺得這不是一個面子的問題,我覺得一個人的誠信很重要。你説不整就不整了,而且宣傳也出去,是沒有辦法改的,所以説我那時候有一句話,我説就是屎你也要把它吃掉。
來源:央視網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29日 22:34
視頻簡介:它味道古怪,別人看不上眼,他卻當成寶貝。他覺得自己發現了巨大商機,必須放手一搏。看四川的譚新培有什麼高招,把不被看好的小眾菌子變成賺錢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