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國際糧價跌了 糧企如何分享紅利

三農 中國青年報 2015年07月28日 09:57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配額少,中小企業吃不飽”

  需要指出的是,當前,中國對玉米、小麥等糧食進口進行配額管理。《農産品進口關稅配額管理暫行辦法》規定,2015年糧食進口關稅配額量為:小麥963.6萬噸,非國營貿易比例10%;玉米720萬噸,非國營貿易比例40%;大米532萬噸,非國營貿易比例50%。

  糧食關乎國家安全和市場穩定,因此,目前的國家政策規定國企在進口配額數量上佔據多數以達到穩定市場的作用。以中糧為例,2012年中糧主要糧食品種的進口數據顯示,大豆進口711萬噸、小麥進口278萬噸、玉米進口114萬噸,大米進口80萬噸。

  對於國內糧食加工企業和貿易企業來説,使用低成本的進口糧食,利潤上將會有不錯的表現。但一些中小型食品加工企業也在抱怨,由於得不到進口配額,買不到進口糧。

  一些進口小麥不僅便宜,品質也高於國産小麥,高端的麵包粉需要用進口小麥做原料,但是要拿到進口小麥的配額很難,要向官方申請、報批,手續繁瑣,很多公司因此放棄了質優價廉的進口小麥。

  對此,盧鋒表示,“配額管理有當時的背景,下一步怎麼處理這個問題需要探討。

  而李國祥則認為,“配額制度必須堅持,這是我們保護糧食生産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配額將來的分配要與國內企業收購糧食多少挂鉤,企業收購的國內糧食越多,得到的進口配額應該越多。“要統籌好兩個市場,避免只有國際市場沒有國內市場。”李國祥強調。

  李國祥説,當前進行糧食收儲的都是大企業,中小企業沒有收儲糧食的能力,中小企業及農民買賣糧食的時候,還面臨著糧食經濟人這樣一個中間環節,這給中小企業和農民造成了一些不利影響。因此,政策性收儲要放開,要進行多元化收儲,給中小企業更多利潤空間。

  “根本問題還是想辦法降低國內糧食價格。”李國祥説,提高農業生産率、提高産量減少人工成本都是降低糧價的辦法。

  眼下,國內農業生産還有很多要改進的地方。李國祥指出,從産量方面來講,存在的隱患包括保障糧食供給的資源壓力越來越大,水資源、土地資源等諸多方面存在很多問題。同時基礎設施建設不足也是國家糧食安全的一大隱患。現在農業生産成本呈不斷上升的趨勢,農民種糧效益越來越低,種糧積極性也在下降。國內面臨的農産品安全壓力越來越大,而小農生産的問題一時又難以解決。

  實際上,糧食進口配額在整個國內市場需求中的比例很少,對於有實力的大企業來説,“走出去”到全球市場選購質優價廉的糧食更有戰略意義,也是打通國際國內市場的重要舉措。

  在並購尼德拉和來寶農業之前,中糧主要依託國內的倉儲物流加工設施和品牌渠道,保障國內糧食流通和民生食品供應,對國際資源的利用主要通過直接進口的方式。

  由於糧食産業鏈條長、環節多,涉及種植、采收、加工、倉儲、物流、貿易等諸多環節,成本很難降下來,而“買全球”可以從源頭實現降成本。

  寧高寧説,在中糧初步形成國際大糧商框架的基礎上,保障國內供給的方式發生了變化,現在可以將供應鏈的觸角延伸到巴西、阿根廷、黑海地區這些全球主要糧食産區,獲得當地一手信息,和當地農民直接打交道,通過為農民提供種子、資金等農業生産資料,開展易貨貿易,並通過這種方式,建立與當地農戶緊密的合作關係,糧源的供給更加有保障,最後通過自身的倉儲物流和碼頭設施出口到中糧在沿海和沿江的碼頭和加工廠,形成全球一體化的供應鏈。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