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三農新聞農業節目農經視訊經濟

大閘蟹是這樣養成的

三農 農民日報 2015年04月15日 08:37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做足放苗前準備工作

  《 農民日報 》( 2015年04月15日   06 版)

  培育池以靠近水源,水量充沛,水質清新,無污染,進排水方便,交通便利的土池為好。獨立塘口或在大塘中隔建均可,培育池要除去淤泥。在排水口處挖一集蟹槽,大小為2平方米,深為80厘米,塘埂坡比1:2——3。塘埂四週用60厘米高的鈣塑板或鋁板等作防逃設施,並以木、竹樁等作防逃設施的支撐物。以東西向長、南北向短的長方形為宜,面積為600——2000平方米,水深0.8——1.2米,水質應符合相關飼養規定,放苗前應做好以下準備工作。

  清塘消毒4月上旬灌足水用密網拉網,地籠誘捕捕滅敵害生物。一週後排幹池水,4月下旬起重新注新水,用生石灰消毒,用量為0.2公斤/平方米。

  設置水草蟹苗下塘前用絲網沿塘邊處攔一圈投放水草,攔放面至少為培育池面積的1/3,為蟹苗蛻殼棲息提供附着物。

  增氧設施配0.75千瓦的充氧泵一台,泵上分裝兩條白色塑料通氣管於塘內。通氣管上扎有均勻的通氣孔,安裝時離池底約10厘米。

  施肥培水放苗前7——15天,加注新水10厘米。養殖老塘,塘底較肥,每667平方米施過磷酸鈣2——2.5公斤和水全池潑灑。新開挖塘,每667平方米另加尿素0.5公斤,或按每667平方米施用腐熟發酵後的有機肥(牛糞、豬糞、雞糞)150——250公斤。

  加注新水放苗前,加注經過濾的新水,使培育池水深達20——30厘米,新水佔50%——70%。加水後調節水色至黃褐色或黃綠色,放苗時水位加至60——80厘米,透明度為50厘米,蟹苗下塘時,以食藻類為主,同時兼生輪蟲、小型枝角類。

實時熱點
  • 致富人物
  • 致富科技
  • 致富品種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農業視頻
860010-1133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