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少年:辜銳哲
相關信息
姓名 辜銳哲
性別
所屬地區 重慶市渝北區第三實驗小學
簡介

小小年紀,10年人生閱歷,卻累積了五項人生感悟:必須多讀書(閱讀即增識)、必須多刻苦(勤奮即建智)、必須守承諾(守信即種善)、必須講節儉(累積即建廣)、必須有孝心(盡孝即修行),在他建構人生理想的路上,“五個必須”成為了他的座右銘,而第五個“盡孝即修行”更是見證了這個平凡男孩不平凡的內心世界和精神層次。

孝心故事

         修行課一:奶奶的左右手
        雖然是個男孩,但心特細。四年級暑假時,奶奶種菜摔倒了,左手手腕嚴重骨折,生活自理能力嚴重受限,奶奶嚴重傷心至極,看到這樣情況,辜銳哲第一個衝到奶奶面前立下誓言,“奶奶,今年暑假您免費聘請我做您的私人保鏢和全職保姆,我一定説到做到!”奶奶開心地笑了,“那你今年的暑假旅遊咋辦?不去了?”辜銳哲拍一拍小胸脯,“我就在你身邊旅遊了,您就是我今年暑假最好的風景!”奶奶舒心地笑了,眼角濕潤了。練手時間到了,媽媽做飯菜時,他就負責拿碗、盛飯、夾菜,把飯菜端到奶奶面前,吃完後,還幫著收拾一家人的碗筷,與媽媽搶著洗碗並收拾廚房;媽媽不在家時,他就煮雞蛋、煮麵、煮稀飯,儘自己所能解決奶奶的吃飯問題,有時候還能在奶奶的口頭指導下做一些小菜。看到奶奶坐累了,他就給奶奶捶捶背、捏捏肩,陪奶奶説説話,陪奶奶溜溜彎;端茶、遞水、削水果……只要奶奶有需要,他跑前跑後,負責到位。沒多久,整個小區就傳開了這件事,辜銳哲是他奶奶左右手的故事成為了小區的重要教育新聞素材。
        修行課二:外公的傳話筒
        他既是奶奶的“左右手”,還是外公的“傳話筒”。外公年紀大了,由於耳朵比較背,聽起話來很吃力,在與家人的交流上有一些障礙,因此脾氣也逐漸大了起來,動不動火冒三丈。有時家人們提高聲音重復了一遍又一遍,但外公還是側著耳朵一臉著急,嘴角的鬍子也跟著急速地抖動起來,外公真的急了,眼看“火”就要噴出眼睛,緊要關頭,辜銳哲走到外公身邊,對著外公的耳朵,用輕柔的語氣,不緊不慢的語速,拍著外公的大肚子,“與外公説話要這樣説,”辜銳哲一邊安慰提示著外公,一邊警示著家人們,外公臉上露出了笑容, “外公聽不到,你們不能對著他耳朵説慢點嗎?以後有什麼我來給外公説,我當外公的傳話筒!”從此,傳話筒成了辜銳哲的外號,直到今天,外公雖然早已戴上了先進的助聽器,但一到外公家,大家都樂意叫他傳話筒,而辜銳哲呢,還挺享受這一歷史性的外號呢!
        修行課三:媽媽的貼心人
        對老人細心照顧,對媽媽也是特別的貼心。有一次媽媽生病了,額頭滾燙,全身酸軟無力。“媽媽,快躺好,我來照顧您!”他把媽媽扶到沙發上躺好,燒開水,找藥,仔細讀藥的説明書,儼然就像一個盡職盡責的醫生。用水兌好藥,發現藥很燙,為了讓媽媽儘快吃到藥,辜銳哲動起了腦子,先是用涼水泡著杯子降溫,發覺速度慢了點,然後又用兩個碗裝藥水,顛過來倒過去快速降溫,最後撅起小嘴一邊吹,一邊攪,總算水溫可以了,“媽媽,我還是先嘗一嘗還燙不燙?嗯,不冷不熱,藥有一點點苦,媽媽別怕,慢慢喝!”看著辜銳哲的一舉一動 ,聽著他的一言一語,媽媽的心好溫暖。“媽媽,別擔心,你休息一會兒,睡一覺,睜開眼睛就好了,”聽著兒子安慰的話語,媽媽欣慰地進入了夢鄉。
        我只想用以上三則小故事説明,在物質文明如此優勝的時代,“精神世界的修行”真的是顯得薄弱了一些,孝老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百善孝為先”是我們永遠傳承的民族理念,夯實這一地基刻不容緩,我們不需要大口號,我們不需要文字裏感抒情懷,我們只需要像辜銳哲同學一樣“行動起來”,做的只需是一件件小事,無需與金錢挂鉤,無需與宣傳挂鉤,無需與需要挂鉤,它就應該那麼自然而然,它就那麼潛移默化,它就那麼小,但真的它就那麼真,讓我們把盡孝落到“小與真”的最低處,我們的孝親文化定能開出芬芳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