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首頁 | 特邀嘉賓 | 欄目品評 | 網上調查 | 網友風雲榜 | 專家言論集錦 | 欄目主創人員妙語錄  
">
導語
《中國新聞》:讓世界傾聽中國的聲音
    《中國新聞》創辦于1992年10月1日,是以海外華僑華人、港澳臺同胞、留學生、駐外使領館及中資機構人員為目標受眾的綜合性新聞欄目。欄目以向世界介紹中國,助中國走向世界為己任,以“匯全臺之精華、匯天下之精華”為傳播理念。
    在2003年3月的伊拉克戰事報道中,《中國新聞》與世界大的電視傳媒機構同步直播了戰事進程,是中國電視媒體對此戰事反應最快、直播時間最長、電視手段運用最充分的一次,此舉引起海外輿論的極大關注,好評如潮。
    2004年4月1日下午,《中國新聞》主創人員徐俐、趙剛、楊奉濤和專家胡正榮、吳靖帶你一起走近《中國新聞》。
嘉賓
徐俐  《中國新聞》主播。曾兩度獲國家政府獎、華語節目主持人金獎。
趙鋼  1994年12月進入中央電視臺,一直在海外新聞部任職。現為《中國新聞》主編之一。
胡正榮  現任北京廣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傳播學理論、廣播電視傳播、媒介研究等。
吳靖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媒介理論、文化(媒體)工業、影視文化研究、“公共圈”理論與公共傳播實踐。
《中國新聞》簡歷
《中國新聞》創辦于1992年10月1日,是以海外華僑華人、港澳臺同胞、留學生、駐外使領館及中資機構人員為目標受眾的綜合性新聞欄目。欄目以向世界介紹中國,助中國走向世界為己任,以“匯全臺之精華、匯天下之精華”為傳播理念。歷經11年的不懈努力,《中國新聞》已由創辦初期的每天一期、每期10分鐘發展為現在每天播出三期、每期60分鐘,覆蓋全球各大時區的對外名牌電視新聞欄目。目前《中國新聞》的播出時間分別是北京時間:21:00---22:00、12:00---13:00、4:00---5:00。欄目網址:www.cctv.com,欄目信箱為cctv4@ys.cctv.com。
    《中國新聞》從創辦初期就注重形成自己鮮明的風格和特色,突出對外報道的針對性、貼近性。節目在報道內容上,注重海外真正關心的新聞,注重新聞背景的介紹,注重對重要新聞事件的分析及評論。在形式上,注重現場採訪、現場播報和同期聲的使用,注重連線報道方式的應用,使報道手法更趨國際化,節目的現場感、時效性、可信性得到進一步增強。
    目前,《中國新聞》已覆蓋了包括亞洲、大洋洲、非洲、美洲和歐洲等全球98%的地區,全世界共有126個國家和地區的觀眾在當地可以收看《中國新聞》欄目。中國駐外使領館中已有115個可以收看到《中國新聞》。
在線精華
開場白
傳播中國:面向海外的《中國新聞》
【秀世花火】請問兩位主編老師,同是播報新聞消息的欄目,《中國新聞》與《新聞聯播》有什麼不同之處呢?
【嘉賓:趙剛】最大區別就是《中國新聞》是對外的,《新聞聯播》是對內的,兩個欄目的服務對象和它的傳播功能有所區別。
【漫遊世界】請問二者傳播功能的區別所在?
【嘉賓:趙剛】《新聞聯播》具有傳播國家政策和教育的功能,《中國新聞》的功能是傳播信息。
根植本土:《中國新聞》姓中國
【秀世花火】既然欄目名叫《中國新聞》,是不是在“中國”2字上做文章?應該怎麼理解呢?是關於中國的新聞,還是來自中國的聲音?
【蹲在世紀壇】這要看是怎麼理解了,《中國新聞》也有國際上的一些新聞,但是我想他是傳達著中國對這一新聞的聲音。
【嘉賓:胡正榮】其實是一個多元的概念。《中國新聞》至少包含你們説的兩層含義:一層是有關中國的新聞;二是有關新聞的中國聲音。
烽煙未盡:回望伊拉克
【語言烏托邦】有位觀眾説,海灣戰爭造就了CNN,伊拉克戰爭也使CCTV-4頻道聲名鵲起。的確,“關注伊拉克戰事”特別報道國際頻道做得非常成功。地方電視臺的兄弟想請教,能否請主編詳細介紹一下你們的整體運作?
【阿瓦古麗】我也是從那個階段開始關注CCTV-4,全員上陣立體播報,凸顯了大颱風格。運作機制和模式,的確值得電視人學習。
【嘉賓:趙剛】伊拉克戰事的報道,使得CCTV—4的新聞取得了巨大的進步,許多當時並不能夠為人所接受的一些報道的形式,已經成為現在新聞報道的常態,比如説滾動字幕條,比如電話連線報道,比如直接用英文采訪國外的一些新聞當事人。
縱橫捭闔:中國新聞評論
【漫遊世界】新聞類欄目發展趨向於深度報道和專家評論,作為中國新聞如何在這一方面體現出自己的特點,魯健和王世林的媒體觀察將以何種面目出現于《中國新聞》?
【嘉賓:趙剛】我們是希望把其他國內外平面媒體對同一事件所做的報道的不同角度、觀點通過午間的媒體觀察員,把它梳理出來,使我們的報道更全面、更客觀和平衡,也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觀眾能夠更全面的了解一個新聞事件。
各顯神通:為《中國新聞》的發展支招
【“文化人”】建議《中國新聞》培育自己的專家品牌。現在的節目做的挺好,緊跟時事熱點,邀請專家現場分析解答。但這裡我發現一個問題:專家請了這麼多,讓人記住的卻不多,張召忠被我記住了,他有特色,能抓住觀眾。當然對他的學術褒貶不一,但電視作為大眾傳播媒體,任務是引導大家去想,去判斷,而不是要給出一個正確的結論,社會科學本無精確可言。另外一個讓我記住的是李紹先,記住他是因為中東衝突不斷,從而給了他英雄充分用武之地,頻頻露臉。他的學術我無從批判,只是覺得他不適合在這樣的場合發言。所以,《中國新聞》應該有固定的特色專家,要充滿熱情,要無所不知(不用專),有點飛揚跋扈都沒關係。
眾説紛紜:我眼中的《中國新聞》
【嘉賓:吳靖】我想問所有網友幾個問題:從我知道要做今天的節目一直到現在我一直在好奇,今天在線關注這個論壇的網友中有多少是《中國新聞》的觀眾?4套節目的國際化定位對國內的觀眾有影響嗎?你們如果觀看4套節目是想從中得到哪些從央視其他頻道得不到的服務?
【“文化人”】我來答並來問:政府對《中國新聞》的報道內容的管理會不會更寬鬆些,給你們開一個綠色通道什麼的?因為,很多的新聞總能第一時間在cctv-4中看到。我想恐怕不會有綠色通道吧。我覺得四套的新聞和新聞頻道的確有不同 【suibianjiao】作為一個國家媒體唯一的對外的頻道,應該讓海外了解中國,説出中國的聲音。
他山之石:縱觀國內外電視新聞節目
【“文化人”】CNN ASIA, VOA, BBC的亞洲/中文報道,都帶有非常明顯的意識形態特徵,我想《中國新聞》也不僅僅是簡單地傳播信息吧。請各位點評喲。
【嘉賓:胡正榮】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每一個電視臺都有自己的目標和宗旨,這種目標和宗旨都是在特定的意識形態背景下誕生的。因此,包括CNN、BBC等國際知名頻道在內的各主要電視頻道都不可避免的要傳達他所在的那個社會文化和政治環境要求他傳達的內容。《中國新聞》也必然會帶有中國自己意識形態風格。
【語言烏托邦】《今日關注》與《新聞會客廳》、《央視論壇》有什麼不同?如果沒什麼不同,是不是可以考慮取消或者合併?免得浪費資源。
【嘉賓:胡正榮】作為一家電視臺來説,新聞欄目不是求多而是求精。其實,央視的有些新聞欄目的確是可以合併的,但是在操作上有它的難度,因為不同的欄目分屬不同的部門。國內的電視臺尚未形成新聞大編輯部的運作機制,因此還是需要照顧到部門的多樣性和欄目的多樣性。
當家代言:我心中的《中國新聞》主持人
【律爺】過去,我喜歡看鳳凰臺的國際時事,而現在我更喜歡看《中國新聞》的報道,原因就是我喜歡中國新聞的節目主持人,無論是氣質還是素質,都高於鳳凰臺,且播音的時候不帶感情色彩,非常有城府。
【funny6383】主持人是可以帶動一個節目,但我覺得關鍵還是在於節目的內容~~就如《新聞會客廳》我就是被它的內容,選題所吸引才看!這才是一個節目長存的關鍵!
【嘉賓:胡正榮】從根本上講,新聞節目的吸引力就是靠節目的內容。主持人是使節目內容得以充分體現的關鍵環節。
唇槍舌劍:主持人有必要成為專家嗎?
【豬才怪】趙鋼!您剛剛説“對午間《中國新聞》做個改版,將會推出自己的專家型的主持人”?您認為主持人和專家兩個詞彙從詞義的解釋上能相同嗎?主持人能靠培養就成專家嗎?即便成了專家哪怕也是“説話的專家吧!”
【“文化人”】對呀,主持人只能成為主持人專家,深度分析還是要真正的學者型專家。
【阿瓦古麗】同意,不能給一種媒體職業賦予太多的概念,先作好媒體人。專業性的評論和學者觀點是支撐欄目的給養,主持人的功能是駕禦話題和將觀點進行關聯,並有機地呈現出媒體的觀點。
【嘉賓:趙剛】專家是指他對一些問題的深度的了解和廣泛的涉獵,主持人也可以成為專家。
【“文化人”】我很擔心:你這樣堅持認為現在的主持人可以培養成為專家會讓《中國新聞》止步不前。
【嘉賓:趙剛】我覺得恰恰相反,我們的努力將使《中國新聞》不斷地進步。
外一篇:冷美女主播的暖柔本色
【阿瓦古麗】徐俐老師,您好!您的播報風格非常自信,在語速和表現形式上也落落大方,我母親很欣賞您。想問問,您最欣賞的新聞節目主持人是誰?
【嘉賓:徐俐】我們很多同行都做得很好,每個人身上都有值得別人借鑒和觀察的長處及特質,對於這些我都喜歡。
【虎-虎虎】我很喜歡你的主持風格,乾脆利落,一如你的名字,把你安排在國際頻道是明智之舉,也讓老外們看看中國的主持人不都是那麼“呆板”的:)
【funny6383】姐姐,你作為新聞主播,是如何定位自己的?
【嘉賓:徐俐】當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新聞主播,是我一生的夢想,我不認為我現在是,至少到目前為止,央視也沒有,看未來的發展吧。
結束語
網友觀點
讚揚
【阿瓦古麗】《中國新聞》崛起于伊拉克新聞事件的直播方式和影響力,起碼我作為一名觀眾是從這一階段開始關注《中國新聞》。與此同時我認為徐俐老師明朗、幹練的播報風格、魯健冷靜、客觀的直播表現,不僅體現著中國的自信,也展示了作為國家電視臺主持人的品質和風采。現場感、感染力、個性化體現著《中國新聞》與其他類別新聞欄目之間的區別!這就是我們觀眾最真實的需要!
    【律爺】過去,我喜歡看鳳凰臺的國際時事,而現在我更喜歡看《中國新聞》的報道,原因就是我喜歡中國新聞的節目主持人,無論是氣質還是素質,都高於鳳凰臺,且播音的時候不帶感情色彩,非常有城府。
批評
【玉r】(海內的朋友:):總體覺得中國新聞信息量更大。不過有了一方面它既沒有新聞聯播的政治影響力,又缺乏新聞頻道的量和轟炸效應,好像在國內的關注度不大。
    【語言烏托邦】《中國新聞》固然不錯,但也難免有一些官方味道的過於持重和呆板,以後會不會考慮加入新聞評論的內容,象鳳凰衛視的阮次山、楊錦麟那樣的?
    【linda58】最近我對中國新聞在大陸的收視率做了一個小調查,在我詢問的30多人中,有半數的人都不看這個節目,可見中國新聞的收視率不是很高。請問趙剛和徐莉怎麼看這個問題,又將怎樣進一步提高它的知名度和收視率呢?
理性思考
【古天草竹】我認為作為外宣喉舌,如何做到隱性表達國家立場,弱化意識形態上的分歧,針對受眾群特點增強新聞語言易讀性和國際化,強化國內新聞的時效性和權威性,注重對國外新聞的獨立話語權.都是中國新聞需要研究的問題。
    【漫遊世界】作不同意識形態下的新聞媒本,不僅僅是意識形態的傳聲筒,更多的還是過濾器,最終傳播出去的是經過過濾的,帶有自己的政治文化背景的新聞信息。
    【阿瓦古麗】“匯全臺之精華、匯天下之精華”是《中國新聞》的傳播理念。歷經11年的成長,《中國新聞》在未來的發展方向上還要濃墨重彩的寫下什麼呢?我們期待著!
工作瞬間






更多>>
欄目品評
《中國新聞》的改版
特別報道中的思考
2003年海外新聞部重大宣傳報道
        ——《關注伊拉克戰事特別報道》

突出外宣特色 展現民主政治
  高水平完成“兩會”報道任務
  ——2004年中央電視臺海外新聞部“兩會”報道總結

試析《中國新聞》的特色
版權特別聲明
“中國電視媒體的方向和社會責任——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電視節目”CCTV優秀電視欄目在線是CCTV.com《電視批判》獨家推出的研討中國優秀電視節目的專題。本專題內所有原創文字、圖片屬CCTV.com所有,禁止報紙、廣播電臺、電視、網站(含已經獲得常規新聞轉載授權的網站)等單位轉載、節選、抄襲。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如需轉載本次專題的相關作品,必須經CCTV.com的書面特別授權。聯絡電話:(010)68509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