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品評 > 正文

2003年海外新聞部重大宣傳報道 ——《關注伊拉克戰事特別報道》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29日 11:09

  “關注伊拉克戰事”特別報道從2003年3月20日開始,到4月24日為止,共計播出408小時,最長曾經一天連續播出20小時,是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創辦11年來首次對重大國際突發事件進行全方位、立體式的持續關注式的報道,也是中國電視界有史以來對單一新聞事件強度最大、時間最長的報道。

  3月20日伊拉克戰爭爆發。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依照中央關於突發事件報道指示精神,按照事先精心準備的預案,以快於鳳凰衛視而與CNN等國際知名傳播機構幾乎同步的速度在當日10:41:40將戰爭爆發的消息以主持人口播、切入CNN畫面並作同聲傳譯、飛字幕的形式在第一時間向全球播發,成為國內電視媒體對此戰事報道報道時效最快、內容最充分的頻道。隨後,在接下來一個多月的全天侯直播報道中,國際頻道以對重要新聞採取畫面或飛字幕或主持人口播、同傳海外直播信號、與臺內外記者站記者頻繁連線、近五十位權威性嘉賓訪談構築特別報道全天直播總架構。形成以報道美國攻打伊拉克戰事為特別節目主線,直播時間將根據戰事進展,隨時調整,始終保持在第一時間播發最新重要新聞的全頻道報道態勢。

  從3月20日到4月24日,“關注伊拉克戰事”特別報道共直播408小時,首播戰事新聞2100條,飛字幕15000條次。整個特別報道導向正確、沒有出現一起政治或技術差錯,實現了全面的安全播出,並忠實體現了“客觀、公正、中立、超突、平衡”的報道方針。此次特別報道無論在報道的主動程度、對新聞規律的尊重和受眾知情權的滿足.新聞理念的更新、節目的策劃組織指揮以及節目的製作水準、甚至還是信息資源的整合、報道規模,以及電話連線、同聲傳譯、雙視窗、專家訪談等報道手法應用方面均有大的突破,並製作出《期盼和平》MTV等精品。

  可以説,此次直播開創了中國電視界有史以來對單一事件強度最大的播報,是國際頻道創辦11年來首次對重大國際突發事件進行先入為主、先發制人和分析最為深刻的一次報道,也是頻道在國際新聞報道上主動全面參與國際傳媒競爭、與時俱進的一次報道,更是頻道贏得受眾、知名度大幅提升、名聲大振的一次報道。僅在節目播出後的短短四天裏,收視率便達到6.06%,比平時提高近28倍。最高收視率曾達到7.92%。與此同時,收視份額也逐日提高,創頻道開播以來收視新高。4月18日出版的《中國新聞出版報》在題為《伊拉克戰爭特別報道提升央視在國際傳媒中的地位》一文中指出“央視四套直播的‘關注伊拉克戰事’節目的最高收視率和收視份額提高了28倍。這是央視收視歷史上很罕見的”。4月23日這一期《中國青年報》在《老百姓的知情權》一文稱讚國際頻道在伊拉克戰爭打響後,“以前所未有的篇幅和力度進行開放報道,這表現出對新聞規律和老百姓知情權的尊重”。《華爾街日報》、日本《朝日新聞》、法新社、路透社、新加坡《聯合早報》、香港《信報》、香港東風衛視、鳳凰衛視、英國BBC、澳大利亞國家廣播電臺等國際及港澳地區知名媒體相繼評價國際頻道對伊拉克戰爭全程、全方位的報道,是一次破天荒之舉,是中國媒體有史以來出現的最大變化,是報道手法、新聞傳播理念全面與國際接軌的一次報道。來自海內外觀眾百餘萬個短信、電子郵件、來函、來電集中稱讚國際頻道這一做法尊重了新聞規律,滿足受眾對信息的渴求。不少觀眾來信來電還認為,國際頻道此次報道速度快,背景豐富,信息量大,質量高,有深度,高人一籌。大大出乎意料。廣電總局局長徐光春説,“這一次第四套辦得非常好,國內外的反映都非常好,可謂一炮打響,樹立了中央電視臺的權威,這才像辦新聞的樣子。”我前駐歐盟、比利時大使丁原洪,前駐法大使、全國人大外委會副主任蔡方柏等表示,非常高興看到國際頻道這次報道能與國際接軌。

  這次“關注伊拉克戰事”直播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 新聞大直播、節目快時效

  1、打破日常節目體制,採用全程新聞直播形式。

  伊拉克戰爭是場面宏大.變數很多的全景式、進行式的報道題材。為了準確及時地報道這一全球矚目的焦點,滿足海內外觀眾對戰爭進程急劇上升的渴望,國際頻道在此次伊拉克戰爭報道中打破日常節目體制,首次長時間採用全程新聞直播形式,進而全方位、多角度地報道戰爭的方方面面。其中從3月20日至3月31日的十二天間,共直播188小時,每天的直播從上午7時至次日淩晨4時這時段,幾乎橫跨了全天所有重要時段,日均直播時長約為17小時。而所有其它整點時段的新聞時長也由平時的5分鐘延長到10分鐘或30分鐘。根據戰事進展需要,從4月1日起至4月10日,頻道又將直播劃分為三個集中時段進行,即上午8:00—10:00、中午12:00—14:00、晚間19:00—00:30,每天直播時長為9小時30分鐘,其它整點新聞時段的節目時長仍為10分鐘或30分鐘,總時長達4小時。而從4月10日起至4月24日,考慮到觀眾對戰爭關注程度的降低以及隨著美英聯軍在軍事上的更趨主動,報道平衡也越來越難掌握,因此,將節目直播時間調整為全天6小時,節目播出時間具體為8:00—10:00、12:00—14:00、20:00—22:00。其它整點新聞時段的節目時長仍為10分鐘—30分鐘,總時長達4小時。這樣的直播規模不僅超過了香港回歸時的直播,也超過了奧運會的直播規模。由於新聞“大直播”時間較長,再加上直播時段以外的整點新聞時段也在戰事期間延長到10分鐘或30分鐘,而且這些整點新聞時段關窗口時間均可根據戰事需要作相應延長。這就為新聞的快速播報提供有利條件。

  2、重要新聞隨時插播,無一遺漏,節目時效快。

  除了伊拉克戰爭爆發日當天,國際頻道在第一時間多管齊下播發了戰爭爆發的消息外,隨後幾乎所有重要戰事、所有重要新聞無一遺漏,最新戰況、交戰雙方重要新聞發佈會、交戰雙方領導人的講話、國際社會的反應及反戰行動等均通過切入現場畫面、並配以英語或阿語的同聲傳譯,同步播出這些重要消息,確保了節目時效領先。除此以外,節目還通過在屏幕下方不停飛字幕的方式,將直播節目進行過程中收到的最新信息及時報道出去。僅3月20日節目播出第一天的12小時中間,就飛出字幕600條次,內容涵蓋了戰時雙方的方方面面。 與本台記者站、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新華社駐外站記者頻繁進行連線,也成為提高節目時效的重要手段。據統計,特別節目播出的前8天間,共進行連線88次。而由多批國內一流專家組成的訪談隊伍,結合最新戰事、戰況進行及時點評,也為國際頻道節目快時效立下汗馬功勞,成為節目快時效的有機組成。 海內外觀眾及我駐使領館對國際頻道破天荒地在第一時間段播發戰爭的消息予以高度肯定。中國駐比利時使館發來明傳電報稱,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全天24小時實時播出伊拉克戰爭是一次成功的嘗試,與戰爭有關的各方面消息能在第一時間播出,速度甚至快於一些西方電視臺。一位電視觀眾在發來的郵件中説,24小時的連續報道是中國的熒屏上從來沒有的,不僅使觀眾有了關注世界局勢的途徑,而且是在第一時間看到來自中東的戰爭消息。海灣戰爭造就了CNN,伊拉克戰爭也會使貴頻道聲名鵲起。

  3、國際頻道的這輪大直播鍛鍊了主持人, 新聞主播呼之欲出。

  這輪大直播遵循“有設計無成稿”的原則運作,因此主持人的“即興創作”成為直播能否出色出彩的重要條件。為此,國際頻道從眾多新聞節目主持人中挑選了素質較為全面的徐俐、魯健、王世林、剛強作為大直播的固定主持人選。在直播中,他們既要與本台駐外記者進行電話連線,也要根據最新的戰事動態,提出針對性的問題,與資深國際問題專家進行現場訪談、交流。還要隨著戰爭的變化,隨時將信息融進串聯詞中。此外,還要自己組織語言,將新聞播報各個環節有機地聯絡在一起。所有這一切,既使他們個人的能量、才智得到一次集中的釋放,同時長時間的現場直播也是對主持人的能力和專業水平的一次驗證。年輕主持人魯健在此次伊拉克戰事報道中,充分顯示了自身的知識積累和文化底蘊,頗受觀眾的歡迎,被網友稱讚為“戰火燒紅了的主持人”。而主持人徐俐、王世林、剛強也相繼得到觀眾的肯定和認可。業界專家還稱讚國際頻道的新聞播音員通過這一戰事一下子變成了新聞主播,這種成長是飛躍性的。

  二、 多樣化的節目內容和形式,使報道更為客觀、公正、中立、平衡、超脫。

  1、多樣化的節目內容

  在此次伊拉克戰爭報道中,國際頻道根據戰事進程,充分利用全天候電視播出窗口,為觀眾提供了最豐富的內容。在直播內容設計及構成上,既有來自美英聯軍的最新消息,也有來自伊拉克、阿拉伯世界的最新動態;既有戰爭主戰方的報道,也有戰爭被動方的多種信息以及法德俄反戰聯盟和阿拉伯世界的聲音;既有來自中國駐美、英、德、法等西方國家記者站記者的電話採訪,也有駐中東、阿拉伯等伊拉克周邊地區記者的一線報道。

  除了最新動態消息以外,也還有對每日戰況進行盤點的十多條新聞綜述、新聞分析及近五十部新聞專題背景片,更還有每天長時段的國際、軍事問題專家演播室訪談,內容涉及軍事、經濟、政治、外交、環境、心理、新聞傳播、科技等幾十個領域。尤其是演播室裏的專家訪談,在直播的前二十天,每天均邀請7到10位國內一流專家來演播室,這些資深專家分別來自國防大學、中國社科院、清華大學、外交學院等單位。他們根據最新的戰況信息,選擇能引起觀眾關注的話題,以自己的專業視角對戰況進行評析、點評,對戰爭走向進行分析預測,形成了多樣化的報道方式,拓展和延伸了節目的信息量,為觀眾提供了及時的戰事信息服務,深受觀眾歡迎,此部分也成為國際頻道這次伊拉克戰事報道的突出亮點。另外,為保持節目快節奏的特色,對嘉賓訪談在不影響其完整性的同時採取打斷處理。“關注伊拉克戰事”特別節目,有近五十位軍事問題、國際問題專家走進了CCTV-4國際頻道演播室,形成“高手論劍”的特色,也體現了國際頻道的大颱風范。美國獨 立媒體中心網3月25日刊登的文章認為,“中國中央電視臺的報道新聞的深度和廣度遠遠高於國際上其它有影響力的媒體。”一觀眾在郵件中稱道:央視國際頻道的訪談節目無論在氣勢和影響上均蓋過了鳳凰衛視。還有觀眾評價,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的專家訪談,是中央電視臺曆次新聞報道中最突出的,也是目前為止,我所看到的所有電視臺,包括香港鳳凰衛視等電視臺在內最突出的。除此以外,直播訪談中,專家還針對交戰雙方發佈的各類信息,甚至是一些矛盾的信息進行分析、判斷,進而幫助觀眾對虛假信息的判斷。

  2、多渠道的稿源開發

  為使報道內容豐富,國際頻道尤其注重對稿源的開發,除了利用本台駐外站外,還盡可能地多借助國際廣播電臺駐外站、新華社駐外分社的力量,整個直播期間每天都播出欄目組與新華社駐外站或國際廣播電臺駐外站的電話連線報道。

  在運用電視信號開發信源方面,除了較多運用了CNN以及路透社、FOX等媒體的現場信號外,從伊拉克戰事直播後的第三天開始,經過授權,國際頻道獲得了使用半島電視臺信號的權利,由於半島電視臺與阿拉伯世界的特殊關係,這就為國際頻道信息來源的多樣化提供了一個重要渠道,也為國際頻道平衡報道提供了畫面支撐。新加坡電視機構新聞臺在發來的電子郵件中稱CCTV--4兼用美國CNN和卡塔爾半島電視臺信號報道不同的評價的方式很好,既公正又客觀。英國BBC電臺3月25日評價“到目前為止,中國媒體對伊拉克戰爭的報道看起來出人意料地平衡,令人嘆為觀止”。《中國青年報》在4月23日《老百姓的知情權》一文也稱讚國際頻道對伊拉克戰爭報道力求做到客觀、公正,對聯軍和伊拉克兩方面的聲音皆予以報道,把薩達姆在巴格達街頭受到市民歡呼,以及聯軍攻入巴格達以後薩達姆的銅像被推倒也有市民歡呼的場面都在熒屏展示,這種對老百姓明辯事非能力充分信任的做法,無疑也是中國社會走向民主、文明的標誌”。

  據統計,整個伊拉克戰事報道中,有關伊拉克方面及阿拉伯世界的聲音主要是由半島電視臺提供的。為將半島電視臺提供的節目信號及時用到節目中,國際頻道共聘請了解8位阿語同聲傳譯人員。

  此外,國際頻道選材視野還拓展到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電視中心,選用了這個中心提供的部分電視節目。如節目中播出的國際臺對巴格達聽眾法蒂瑪的採訪,反映了戰火中的伊拉克人民的生活狀況,她那帶著悲傷又充滿了無畏的聲音在社會上引起強烈的反響,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也轉播了這一畫面。

  另外,節目還較多使用了口播新聞稿,這些口播新聞均是節目播出過程收到的最新消息.從稿件來源看,除了來自新華社外,也還來自路透社、法新社、美國有線新聞網、半島電視臺等機構。它們較多以最新消息,本台最新消息,本台剛剛收到的消息等形式出現。從3月20日到25日的六天內,特別報道共播發口播新聞219條,其中,3月24日一天就口播了100條。 口播新聞總數佔這一時期新聞總條數的11.4%,由於這些新聞稿與其它新聞手法交替使用,既增添了節目的節奏,也營造了節目的戰爭氣氣氛。體現了新聞直播的優勢。

  3、多種報道手段的使用

  在此次伊拉克戰事報道中,多種報道手段的使用,成為此次國際頻道《關注伊拉克戰事》報道的一大特點。除了每日首播八十條左右的動態消息、新聞綜述、新聞分析外,節目還以飛字幕的形式,以最快的速度發佈最新消息,為觀眾增加了了解最新戰況的另一渠道。

  據統計,自3月20日至4月30日,國際頻道《關注伊拉克戰事》中共飛字幕近一萬五千六百條次,直播節目節目明顯兼具了第四媒體滾動翻新的功能。而頻繁的電話採訪,也成了此次直播節目的重要手段更體現了中央電視臺的大颱風范。由於條件所限,所有與戰事有關的情況不可能都通過畫面傳回節目組,而觀眾又想在第一時間獲得最新而又詳盡的信息,電話採訪便派上用場。僅在直播的前八天間,共進行了88次電話連線,日均11次,象本台駐美國站、英國站、約旦站的記者站,一天都有2—3次連線。形成了對戰事跟蹤報道之勢。

  同聲傳譯也是成為這次特別報道的亮點之一。這種方式3月20日在特別報道中剛一齣現,就引起境外媒體的關注。BBC新聞網20日當天發表文章稱讚:中央電視臺罕見地轉播布什發表電視講話的實況並提供同聲中文翻譯”。在特別報道中,共動用了英語同傳及阿語同傳人員近二十人,他們大多來自專業翻譯公司並有大型國際會議同傳的經驗,可謂是一流水平。工作中,他們根據節目的需要,按三人一組編隊同時進入演播室,分別對來自現場的重要直播信號進行全天候同聲傳譯.從中既讓觀眾在第一時間了解事態進展又使語言不再成為現場直播外國新聞的一大障礙。為確保同傳質量,同傳按每人每次不超過20分鐘進行。僅在3月20日至25日的6天就同傳了134場。而每場同傳時間從數十秒到幾十分不等。其中22日一天共同傳了35場。最長一次同傳達40分40秒,內容是對美軍中央司令部司令弗蘭克斯新聞發佈會的同傳,而最短的一次是對烏姆蓋斯爾戰況的報道時長僅為47秒。

  雙視窗在直播報道中的運用為節目增添亮點。無論是同聲傳譯還是專家訪談亦還是電話聯線報道,均採用雙視窗形式。雙視窗的畫面選擇緊扣訪談的內容。一方面切入現場實況利用子畫面及時提供最新信息,另一方面選用備好的戰爭資料畫面,這些畫面均是從每日播出的十數小時節目中挑選出來的,大多是些動態畫面。因而在播出時,由於這些畫面本身在一直向前走,從而為節目增添了戰爭氣氛。

  演播室大氣,藍色的演播室背景,懸挂于主持人與嘉賓正上方白色的伊拉克戰爭戰況圖,圓弧形播音臺兩旁坐著的多位專家、全景、遠景和特寫鏡頭的交替使用,營造了開闊大氣的的演播室形象。這些多種報道形式穿插使用,使節目很靈活。

  三、 加強與觀眾的互動

  國際頻道“關注伊拉克戰事”特別報道播出後,受到了海內外觀眾的高度關注。為了更直接了解觀眾的收視要求和建議,特別報道在3月28日下午5點開通了“關注伊拉克戰事”特別節目專用郵箱。郵箱開通後,共收到觀眾電子郵件一萬八千件。與此同時,特別報道還與央視公眾資訊中心聯手推出手機短訊互動業務,觀眾可以通過發手機短信息,直接將建議和要求經資訊中心轉達給直播報道現場,再由直播現場以適當方式向觀眾反饋。特別報道郵箱和手機短訊業務開通後,觀眾提出了很多合理的建議,為後續報道和現場專家訪談提供了良好的建議,增強了節目的針對性、互動性。一位湖南的觀眾評價特別報道開通了郵箱“一下子把觀眾與電視臺、群眾與世界聯絡起來”。

  四、組織嚴密,準備充分

  在特別節目播出期間,臺領導和海外中心領導親自坐鎮,對報道做了精心的安排。海外新聞部領導對200多人的報道隊伍、每天近20小時的直播進行有效組織。各項工作細化到科組、崗位,實行責任到人,負責專家、策劃選題、話題的訪談組,24小時輪流值班的4個導播組,篩選歸納、編輯海內外最新戰況的新聞編輯組,以及攝像組、字幕組、簡報組等等,儘管播出工作量大,頭緒繁雜,但直播工作忙而不亂,忙而有序。 為備戰這場直播,海外新聞部做了充分的準備,提前三個月,報道組就做出了30多個專題片,準備對戰爭做深入的報道,內容涉及第一次海灣戰爭、伊拉克石油、美伊軍事力量對比等多個方面,還備好了供專家講解中的作戰地圖。並進行有針對性的集中演練,要求編輯從午夜12:00到次日早上8:00值班監看CNN報道。此外,還組成一個備播組,以保證在戰爭打響時以最快的速度把新聞播出去。

(編輯:王今一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