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廬山東谷牯嶺鎮的高地,人們可以看到,在鬱鬱蔥蔥的綠樹之間,掩映著一棟棟風格迥異的西洋別墅,它們建造精美,規劃合理,錯落有致,集中了歐美各國的建築特點,在清末民初,這座江邊名山曾經匯集了世界各地20多個國家,幾千個人在此居住,因此這裡也被稱為萬國建築博物館,今天,到廬山看別墅,已成為廬山之行最重要的一個行程。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廬山上美侖美奐的西洋別墅,竟出自一個青年英國人的夢想。
毛澤東一生樂山。從少年時代的岳麓山,革命走上了井岡山,到延安的寶塔山。而到了晚年,則三上了廬山。毛澤東説,我最喜歡廬山。從1959年到70年間,他先後在廬山生活了137天。毛澤東為什麼如此偏愛廬山,是廬山迷人的天然景致,是千百年來廬山深厚的文化底蘊,還是廬山特有的政治氛圍?
這裡是中國唯一保留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那段特殊時期會場佈置的禮堂。所有陳列品都是1970年中共中央九屆二中全會召開時佈置的;主席臺上保留了五位常委用過的長桌和藤椅,墻上張貼著毛主席語錄和標語,甚至這一杯一盞都是當年的原物,不曾更換。在這個會場裏,中共中央曾經召開了三次廬山會議。走進這個會址,每一位參觀者都能感受到濃厚的歷史氣息。 和其他參觀者不同,這幾位老人對眼前的一切似乎相當熟悉。當時,為了迎接147名中央和地方領導上山,廬山本地選拔出各種服務人員546人。這幾位老人都是其中的一員。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裏,他們曾經三次來到這裡,作為會務工作人員,見證了前後三次廬山會議的召開。這一段特殊時期留下的特殊回憶,被他們稱為是人生中最難忘的時光。
今天美廬中,一樓蔣介石宋美齡臥室和後來二樓毛澤東的臥室得以按當年的原貌保存。我們可以看到當年國共兩個時期國家最高領導人神秘的私人生活環境。據廬山的老人回憶,三副油畫是挂在當 年美廬一層的會客室中,這更説明了這三副油畫非同反響,美廬作為國共最高領導人的住處,按照情理能夠在美廬客廳中懸挂的畫作,肯定是非凡的大家之作。但這三副油畫沒有署名,這不符合知名畫家作品的規律,畫作的色彩和構圖還算上品,但從筆法來看,則顯得並不專業,一個非專業畫家的作品為什麼能夠挂在美廬的廳堂。這種可能性就是這三副油畫出自美廬主人的筆下,美廬曾經住過兩個第一家庭,那麼油畫作者出自哪一個家庭呢?
這是一樁塵封了七十多年的歷史迷案。被刺者是曾任中華民國總統的蔣介石。處於民國風口浪尖上的蔣介石一生遇刺很多,但發生在廬山太乙村的這場刺殺,卻因各方當事人都對之諱莫如深,而不見於國民黨官方的任何記載。直到作為刺殺事件當事人之一的華克之回憶錄問世,然後綜合國民黨軍統局沈醉等人的回憶,這一塵封多年的歷史迷案才終於顯露端倪。
她是一名蜚聲世界文壇的作家,然而她的作品卻飽受爭議。她是一個美國人,卻在中國廬山的別墅中度過了四十年的時光。她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她的一生究竟與中國結下了怎樣的一段情緣?
2005年5月5日,這一天是牯嶺美國學堂協會組織聚會的日子,會上談論最多的話題是對大山上的家:牯嶺的熱愛與懷念。他們為什麼把廬山稱為家鄉?這個協會為什麼要以中國廬山的牯嶺命名呢?牯嶺美國學堂究竟在什麼地方呢?
二十多年來,影院的觀眾換了一茬又一茬,廬山上的遊客來了一撥又一撥,但不管是先看電影再看風景,還是先看風景再看電影,兩者似乎都缺一不可,因為電影《廬山戀》就是廬山的一個聲畫兼備的導遊圖。創作者將國共兩黨在廬山的風雲際會幻化成雲開霧散後的明媚風光,描寫周筠和耿樺這一對青年男女的戀愛故事,並順著這根愛情故事的線索,介紹了廬山的秀麗風景以及蘊藏其中的悠久文化。 這部影片早在它的創作之初就有了明確的主題定位:風景抒情故事片。這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的中國,絕對是電影界的一個新品種。奇怪的是,這樣一個在當時首開先河的創作為什麼會落戶廬山呢?
1938年7月,九江市的日軍指揮所裏,一個人正在作畫。作畫的人是侵華日軍司令官岡村寧次,他畫的是一張廬山的寫生圖。據説,這個在中國戰場上橫行無阻的指揮官當時心情非常愉快。數周前,岡村從被佔領的南京溯長江而上,他希望幾天內就能登上廬山,一覽慕名已久的廬山風光。拿下廬山對裝備精良的日軍來説是輕而易舉的事,日軍已經將廬山周圍地區全部佔領!廬山,已經是一座“孤山”!可是,等待崗村的會是什麼呢?
六十二年前,一架美國戰鬥機墜毀在廬山腳下的一個小村莊,飛機上跳傘的7名飛行員究竟能不能逃脫日本兵的搜捕呢?他們將經歷怎麼樣的生死逃亡?他們的命運究竟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