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血性廬山》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18日 11:59 來源:CCTV.com

    1938年7月,九江市的日軍指揮所裏,一個人正在作畫。作畫的人是侵華日軍司令官岡村寧次,他畫的是一張廬山的寫生圖。據説,這個在中國戰場上橫行無阻的指揮官當時心情非常愉快。數周前,岡村從被佔領的南京溯長江而上,他希望幾天內就能登上廬山,一覽慕名已久的廬山風光。拿下廬山對裝備精良的日軍來説是輕而易舉的事,日軍已經將廬山周圍地區全部佔領!廬山,已經是一座“孤山”!可是,等待崗村的會是什麼呢?

    這是廬山的124號別墅。1927年為江西省政府主席朱培德購得。現在作為廬山守軍的指揮部。三位國軍軍官在這裡研究固守廬山的作戰方案,三位將官是廬山守軍總指揮楊遇春,江西保安第3團團長鄧子超和11團團長胡家位。1938年7月,兩團為掩護主力部隊轉移,奉命阻擊日軍,兩團從九江戰場撤上廬山,近3000官兵迅速登山,當時廬山上還有國軍第66軍。日軍隨即將廬山團團包圍,守軍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胡家位畢業于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和崗村寧次是校友,對於日本陸軍的作戰方法非常熟悉,因此,守衛廬山的作戰方案主要由他來起草。三位軍官商討了詳細守山方案,面對裝備精良、人數眾多的的日軍,守山的任務異常艱巨,誰都沒有把握能否最終守住廬山。三位將官最後決定:死守廬山,誓與廬山共存亡!

    這裡是廬山的一處墓地,叫土壩嶺,今天這裡偶爾會有人來採摘草藥。1938年7月30日,就是在這裡日軍第一次向廬山發起瘋狂進攻!廬山守軍還沒有來得及部署到位,日軍第一師團太久保聯隊的10余門野戰炮就向土壩嶺猛烈開火。本是墓地的土壩領上,棺材被炮彈炸得四分五裂,棺木、屍骨拋得到處都是。炮擊過後,200多名日軍沿著陡峭的山路向上進攻。保安三團的1000多名戰士匆忙間進入陣地。待日軍離陣地只有100米時,所有槍支一起猛烈開火,子彈、手榴彈象雨點一樣撲向日軍,日軍嚎叫著跳起四處躲避,陣地前留下成排的日軍屍體。七十多年過去了,今天的土壩嶺帶給人更多的是平靜與和諧,只是來到這裡的人們眼前似乎仍能浮現出在這往日戰場上發生的一幕一幕。 當硝煙散盡,又有誰能想象的出曾經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多少英雄的血肉之軀呢?

    一個月以後,抗戰時期著名的“武漢會戰”打響了,廬山守軍作為武漢會戰外圍戰的組成部分,被指揮部命令協助侵擾阻擊日軍。在接下來的兩個月時間裏守軍頻繁出擊,給日軍以沉重的打擊。

  

    廬山,當時被稱為國民黨的 “夏都”。從1926年到1948年,蔣介石曾有13個夏季來這裡常住,在山上召開11次重要軍事會議,廬山也因此成為當時中國的軍事政治中心之一。守衛廬山已經超越了它的軍事意義,而是具有更深刻的政治意義。對於中國守軍來説,守住廬山在某種程度上象徵著捍衛中國的主權,而對於瘋狂的日軍,攻下廬山也意味著取得一個標誌性的成果。

    這幢坐落在廬山中八路359號的別墅是一座美式風格的別墅,也是廬山眾多別墅中體積最大,造型最精美的一棟。別墅依山勢而建,有一種居高俯瞰的不凡氣勢。1932年3月26日,時任江西省主席的熊式輝將這棟別墅購下。當年的宋美齡在得到美廬之前都曾羨慕這座別墅的擁有者。蔣介石曾多次在熊式輝別墅召開重要會議。建國後,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的朱德也在此居住過。

    據説,正當廬山守軍配合武漢戰役在山下激戰時, 一個軍官在這座別墅前感慨萬千。這人正是守軍11團的胡家位團長,這座別墅的主人,當時的江西省主席熊式輝是胡加位的舅舅!按照胡加位與熊式輝的關係,他完全可以調離廬山到後方去。然而戰況嚴峻,熊式輝都早已撤離廬山,而胡家位卻毅然留下,他決心要以自己的血肉之軀捍衛中國軍人的尊嚴!

    這一天是1938年8月13日,此時距八一三松滬會戰整整一年。這一年來,在日軍的瘋狂進攻下,中國守軍從盧溝橋畔撤到黃浦江邊,而今又退到鄱陽湖濱的廬山,胡家位決心這次絕不再退!

    在今天廬山一處臺階的石欄上,人們依然能看到這一天胡家位留下的字跡。題詞寫到:“寇犯中國,九江相繼失陷,余奉命率部固守廬山。顧此白山黑水油然生敬,因題四字,概取詩曰:惟桑與梓,必恭敬止。之義。願此志與名山同垂不朽雲爾。‘八一三’週年紀念新建。胡家位敬題。”

    廬山,自古地勢險絕,攀援不易。這裡是廬山的好漢坡,它是上廬山的幾條小路之一。這這段當年留下來的珍貴影象資料裏。記錄下了守軍當時的防禦情況:廬山方圓三百里,登山主道就有9條,崇山峻嶺間大都可以攀援上山。守軍總指揮楊遇春等人首先護送3萬多上山避難的難民突圍下山,走的就是好漢坡。自願留下的幾千山民組織起來,協助守軍抗擊日寇,有的站崗放哨、有的看護傷員、有的運送彈藥糧食。

  

    山上的200多外國僑民也積極協助孤軍守山,他們捐獻出家中的衣物棉被。三千官兵在各個路口要道還構築工事,誓與日寇決一死戰。

    這是當年在廬山百姓的協助下,守軍修築的一座碉堡。這個碉堡位置極佳,高度適中,既能全方位扼制登山要道,敵人炮火又無法擊中;而且射擊孔計算精確,火力搭配合理,顯示出了極高的軍事建築才能。對於居高臨下,佔據極佳地理位置的守軍來説,這樣的碉堡在戰鬥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所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依靠這樣的碉堡,在2個月的時間裏,日軍始終無法攻下廬山。日軍進攻廬山幾天之後的一個夜裏,廬山角下高垅的一個小村子周圍,突然出現了一群壯漢的身影,這些人個個光著上身,手持尖刀,在夜色中埋伏著。他們究竟是什麼人?

    原來這些是下山偷襲日軍的中國守軍敢死隊。多日進攻都沒有攻下廬山,使日軍漸漸懈怠,然而就在此時,三團團長鄧子超卻決心下一步反客為主的險棋:派敢死隊主動下山進攻!此時,睡夢中的日軍萬萬沒有想到,被困如籠中之鳥的中國守軍竟然會出此一招。敢死隊員們摸黑潛入日軍住處,摸著穿上衣的人就刀砍槍刺!不給他們任何還擊的機會。這次突襲,共殺死日兵300余人,殺死一名大佐,兩名中佐,一時間讓日軍措手不及。

    在這本《廬山續志稿》裏記載了1938年8月後一段時間以來守軍的遊擊戰成果:

    1938年8月17日,守軍400余人下山襲擊敵營,擊斃敵軍200余人,繳獲戰馬數匹,武器長槍幾十隻。

    9月4日,日軍200余人偷襲,被守軍打退,日軍少將司令飯冢國五郎被擊斃。

    10月28日,守軍在突擊戰中搗毀日軍汽車4輛,擊斃日軍70人。

    1939年1月1日,趁日軍過元旦之時,守軍下山偷襲日軍,擊斃日軍100余名,繳獲武器無數。

    守軍的不斷襲擾讓岡村震怒不已,他調集重兵,增加了攻山的力度,加強了空中轟炸,有時出動6、7架飛機轟炸孤軍哨卡和民宅。外國僑民為了避免日軍飛機的轟炸,把自家別墅的房頂都涂上了本國國旗的顏色,還在房頂上插上了國旗,連自家養的牲畜也佩帶了國旗的標誌。但儘管如此也沒有阻止日軍的瘋狂轟炸。廬山的孤軍和民眾只有紛紛到山洞中躲藏。今年已經80多歲的周奶奶親歷了那場戰爭,對當時日軍轟炸的恐怖場景,還記憶猶新。

    廬山守衛戰進行近兩個月後,“武漢會戰”中著名的“萬家嶺戰役”打響了,面對日軍大部隊的進攻,出於對整個戰局考慮,原來駐紮在山上的國軍第66軍也奉命下山參加戰鬥,廬山上這時只剩下第十一團和第三團兩個地方保安團。僅憑著武器裝備惡劣的兩個團的兵力,還能堅持多久呢?

    這是位於廬山牯牛嶺東側的松林,林間的這塊山石上至今還保留著當年守軍將士留下的題刻“虎守松門”,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諭示出題字人的決心,邊款註明:馮樹祖題。關於馮祖樹的身份已經無從考證,只知道他是當時廬山一千多守軍將士中的一員,而題刻的時間顯示當時正是山上守軍被抽調參加“萬家嶺”戰役的時刻,在這最艱苦、最嚴峻的時候,在隨時都有可能犧牲的情況下,“虎守松門”四個大字清晰的表明守軍的堅定意志!

    就在“萬家嶺”戰役激戰正酣的時候,一天,在廬山一條荒無人跡的小路上,幾個打著綁腿穿著草鞋的國軍士兵在艱難爬行。平時廬山有9條小路可以上山,這時都已經被日軍封鎖了,這幾個國軍士兵是誰?他們是為何事而來?讓守軍大吃一驚的是,原來上山來的人竟然是當時駐守江西,任江西警備司令部軍政部長的的蔣經國少將!廬山孤軍英勇抗擊日軍的事跡傳遍了全國,使得蔣經國少將備感興奮,他決定親自去廬山慰問守山部隊!

    7天之內,蔣經國走遍了廬山的各個哨卡,慰問官兵,看望傷病員。官兵們旺盛的鬥志讓蔣經國興奮不已。總指揮楊遇春代表兩團官兵向蔣經國表示:“我們決心以血肉保衛此廬山神聖地區,我們即使剩下一兵一卒,一槍一彈也要繼續完成我們的任務。”這件事很快就見了報,岡村寧次看到這條消息惱怒至極,已經被日軍嚴防死守的廬山竟然會讓蔣經國這樣的大人物潛上山去。岡村得知,胡家位團長是自己的校友,又是江西省主席熊式輝的外甥,於是,一條計策在他的腦海中形成了。

    這一天,胡家位團長的住處突然來了一位老朋友,這個人還曾經是胡家位的下屬。在艱險絕境重遇故交,胡家位非常高興。一陣寒暄過後,這個人向胡家位説明來意,原來這個人竟然已經投敵叛國,是被岡村派來勸降的。日軍以高官厚爵相許諾,勸他們歸順皇軍,還沒有聽完他的的説話,胡加位就勃然大怒,指著漢奸鼻子大罵不止。胡家位集合兩團連以上軍官,當眾處決了這名敗類。就在孤軍守山三個月後,武漢保衛戰結束了。此時,國軍軍隊已經撤往西南地區,廬山上的守軍,已經沒法和主力部隊取得任何聯絡,這時守軍已經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孤軍”了。

  

    騰出手的繁榮岡村寧次發誓要不惜一切代價拿下廬山,他抽調了武漢前方的幾個旅團。從1939年2月初開始,明顯加大攻勢,日本兵從9條登山小道一輪接一輪的向上強攻。孤軍死死守住陣地,守軍組成敢死隊,關鍵時刻,他們身綁手榴彈,炸藥包,和衝上山的日軍一起在巨響中同歸於盡。胡家位、鄧子超也都親赴最前線,和戰士們一起拼力搏殺。就這樣,一直堅持到了1939年3月底。

    這是坐落在廬山腳下的岳母墓。史書記載岳飛曾經在廬山隱居,對廬山優美的風光很心儀。岳母姚太夫人在軍中逝世,岳飛奏明朝延,請求將自己的母親安葬于廬山。宋高宗準奏,賜葬廬山。

    孤軍頑強抵抗日軍近9個月,岡村寧次向廬山發起了強攻。據當時士兵的回憶,廬山守軍總指揮楊遇春在戰鬥間歇,來到岳母墓祭奠。已經下決心死守廬山的楊遇春顯然是要從精忠報國的岳飛那裏汲取精神上的力量。

    畢業于黃埔軍校的揚遇春非常明白自己所面臨的形勢多麼嚴峻。他本是去第三戰區任職,路過江西時,省主席熊式輝挽留他擔負守衛廬山的重任。楊遇春明知情況危急卻慨然領命,轉赴廬山。此時,廬山守軍牽制日軍的任務已經完成,面對日軍的強攻如果繼續抵抗後果可想而知。

    面對這個宋朝時期的偉大母親,揚遇春的心理一定充滿決絕和悲壯,他要象岳飛那樣為國盡忠!廬山保衛戰進行9個月後,終於迎來了最後的時刻。

  

    3個支隊和一個師團的日軍又開始了強攻廬山,強攻幾天,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只佔領了半山腰的一些陣地,還是無法登上山頂。日軍花重金買通了山腳的一個獵戶,一天淩晨,一支日軍小分隊跟隨這個獵戶從蓮花峰一條隱蔽的山溝悄悄攀上小天池附近潛伏。守軍正在和正面攻山的日軍展開激戰,突然遭到這支日軍小分隊從背後的猛烈襲擊,守軍猝不及防,損失大半,小天池防線失守!

  

    黃昏時分,剩餘的官兵開始向山下突圍。孤軍一路邊戰邊退,次日中午進入岷山地區,由此地突圍而去。在歷時9個月的廬山血戰中,中國軍隊付出了極大的犧牲,僅據第三團團長鄧子超的記述,1938年7月26日初登廬山時,第三團實有官兵1653名,至1939年4月19日突圍時,僅存官兵840名。9個月的時間,共有近千名第三團士兵長眠于廬山山谷裏。

    廬山保衛戰終於結束,人們後來在一位曾參與攻山的日本士兵的日記中看到這樣一句話:中國軍隊在廬山的英勇頑強讓帝國軍人見到了真正的中國軍軍魂!

    從1938年7月到1939年4月,孤軍固守廬山長達9個月,共進行戰鬥200余次。在中華民族的抗戰史上,寫下了一頁悲壯的篇章,也為廬山增添了血性豪邁的一筆重彩!(編導:張皓 張慧 攝像:代巍 )

責編:郭翠瀟

1/1頁
精彩專輯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