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牯嶺童謠》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18日 11:49 來源:CCTV.com

    2005年11月26日8時49分,江西省九江縣與瑞昌市的交界處發生了5.7級的地震。大量房屋受損和倒塌,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十分嚴重。這是江西歷史上非常罕見的地震災害。九江縣的長山小學地處廬山腳下,本就簡陋的校舍在地震中變成了斷壁殘垣。

    消息傳到大洋彼岸的美國,一群老人緊急聚會,並馬上在網站上發佈消息“我們的家鄉,過去我們常常遠足的地方——九江縣,發生了強烈地震,大量的孩子無家可歸,希望大家為災民積極捐款”。

    此後不久,長山小學就收到了來自美國的兩百套課桌椅,以及五十多套《牛津英漢雙解辭典》。在這些辭典和課桌上都有這樣的印章——牯嶺美國學堂協會捐贈。

    2005年5月5日,這一天是牯嶺美國學堂協會組織聚會的日子,會上談論最多的話題是對大山上的家:牯嶺的熱愛與懷念。他們為什麼把廬山稱為家鄉?這個協會為什麼要以中國廬山的牯嶺命名呢?牯嶺美國學堂究竟在什麼地方呢?

    2006年8月,一位84歲的名叫吉姆的美國老人來到了廬山的牯嶺街,他是牯嶺美國學堂協會的成員,此次來中國的目的是到廬山尋找“牯嶺美國學堂”的蹤跡。當吉姆來到廬山東谷溪流和叢林中的“頤元賓館”時,突然停下了腳步,原來這座賓館就是當年他就讀的牯嶺美國學堂。牯嶺美國學堂創建於1916年9月4日,期間由於中國國內軍閥戰爭,曾于1927年停辦,之後又從1931年再次開辦。在那個動蕩的年代,該校的師生被迫短時間輾轉到上海美國學校讀書。抗日戰爭爆發後,1938年牯嶺美國學堂停辦。在這裡,吉姆找到了過去曾經上課的教室,曾經吃飯的餐廳,曾經住過的宿舍……吉姆走在了這條從宿舍樓通往教學主樓的走廊,扶著欄杆,老人講起了多年前的故事,親切而憂傷。

    這就是小時候的吉姆,因為父親在中國做傳教士的緣故,1921年出生在浙江省的台州。後來,父母在廬山買了地修建了房子,於是1922年吉姆跟隨父母來到了廬山。此後的17年裏,每到夏天他們全家都會上廬山避暑。

    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稱之為酷暑“兩大火爐”的南京和武漢之間,廬山是美麗、涼爽的避暑勝地,於是每到夏季去廬山避暑成了歐美商人和傳教士的一種習慣。許多人為了避免與各種傳染疾病接觸則常駐在了廬山,有的把妻子和孩子留在了廬山,這樣各種設施便隨即建立起來了。20世紀初,廬山上的美國教會建立了一所專供美國子弟讀書的學堂,因為地處牯嶺鎮,所以取名為牯嶺美國學堂。

    採訪:吉姆哈恩斯伯格

    在學校裏我們會遇到來自不同領域的人,有商人,領事,工程師以及夏天來度假的人們。為了方便孩子們接受教育,來自社會各階層的人們修建了這所學校。在學校我們度過了非常有趣的時光,孩子們來自各種類型的家庭,所以同他們聊天是非常有趣的事情。

    關於那段往事,吉姆為我們提供了一段珍貴的膠片影像,令我們吃驚的是它居然是彩色的,80多年前的美國兒童就在今天的頤元賓館大門前的操場上,叫著跳著,那天真活潑的場景仿佛就在眼前。

    採訪:吉姆:

    我的母親可以説一口非常流利的中文,她通曉中國歷史,中國文化,她總是跟我們講,我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我們是中國的客人,我們不是這裡的公民,我們屬於中國,中國擁有我們,所以在這裡我們是客人,我們始終記得這一點。

    這是吉姆保存的當年的老照片,其中包括了化粧舞會,音樂會,運動會,拔河比賽,觀鳥小組,童子軍,每當吉姆看到這些照片時,當年的快樂時光就會歷歷在目。“五月節”是指5月1日,在美國是用來慶祝愛的節日,那天女孩們都穿上非常漂亮的衣服翩翩起舞。

    採訪:吉姆

    她們撿起書疊成的花朵,扔向那個想去吻一下的男孩,女孩們從來都不用跑得很快,她們能夠很容易的追到。這其實是個玩笑,因為女孩和男孩跑得一樣快。

    吉姆帶我們來到了廬山圖書館,這裡的外文書庫裏至今依然保存著將近7000余冊的當年牯嶺美國學堂的藏書。吉姆從中翻找著他和同學們當年讀過的書籍。吉姆找到了幾本他們當年看過的書,書的扉頁裏至今還保留著一些稚嫩的簽名。從這些簽名中吉姆辨認出一個個熟悉的人名,他們是他童年時的同學好友,今天他們中的許多人已經不在了。

    這是一本伴隨每個孩子童年成長的《一千零一夜》,上面的字跡清晰可辨,“祝你生日快樂”,顯然是一份生日的禮物。我們可以想象:在那個遙遠的年代,搖曳的油燈下,孩子們進入那幻想中無比神奇的阿拉伯世界,流連忘返。吉姆回憶説,當年他小的時候,廬山還沒有電燈,每到夜晚,他就和小夥伴們圍坐在樹下輪流講故事,歡聲笑語在寂靜的山谷中盪漾。

    跟隨著吉姆的行程,我們踏上了攀登廬山五老峰的路程。儘管年事已高,並且膝蓋動過手術,吉姆仍然堅持自己爬山,一路興致勃勃,給我們講述那些令他終身難忘的童年往事:當年他們曾在山中遠足,在碧龍潭游泳,在鄱陽湖的沙灘露營燒烤,一幕幕場景仿佛就在昨天。

    廬山擁有幽暗的深谷,陡峭的崖壁,喧騰的瀑布,正是獨特的地理環境鍛鍊了這群孩子們的體魄,培養了他們的冒險精神。在吉姆的校友中,約翰?哈維?布查特是最有名氣的人士之一。他是位傑出的探險家,曾在美國著名的科羅拉多大峽谷裏挑戰極限1000多天,並著有《大峽谷苦旅》一書。他的研究文章和故事長期在美國《國家地理雜誌》上登載,他是今天極限運動愛好者的先驅和美國人心中的傳奇英雄。作為第一期廬山牯嶺美國學堂的學生,他沒有忘記廬山,在他的回憶錄裏,他把廬山定義為他熱愛攀登的啟蒙。這幅饒有趣味的照片記錄的是當年美國孩子們在山間游泳的場景。  

    邵文,是土生土長的廬山人,他曾接待過不少回廬山訪問的美國學堂校友,他記得童年時,就親眼目睹過美國孩子們游泳的場景。

    採訪:邵文:

    這個地方就是原來美國學校的學生們,男孩子們光著屁股在那裏游泳,把衣服全部擺在石頭上,當時我站在什麼地方呢,我站在那個橋的中間,逗著玩,就把他們的衣服全部藏在那個竹林子裏去了,學校打鈴,要上課了,他們趕緊爬起來,全光著屁股,沒看著衣服,就哇啦哇啦的往宿舍跑,當時我們幾個小孩就站在上面哈哈大笑。

    這裡是廬山的烏龍潭,當年美國孩子們就是在這裡游泳嬉戲的,今天也是中國孩子們經常玩耍的地方,烏龍潭沒有想象的那樣壯觀,然而潭水清澈如玉。孩子們爭著在水中嬉戲,嘩嘩的水聲夾雜著孩子們的童音的吶喊,我們依稀看到了當年美國孩子們玩耍的情景。不同種族的孩子卻有著相似的童年,廬山給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帶來了心靈的凈化。

    廬山風光,最負盛名的要數五老峰了,五老峰的天氣陰晴不定,一會兒晴空萬里,一會兒雨霧交加,對登山的人來説,如果有座亭子遮陽避雨是最好不過了。  

    在五老峰的第一峰處就有一座這樣的亭子,它建於70多年前,當年的建亭者在亭子的旁邊留下了廬山唯一的一塊英文的石碑。述説他當年陪著朋友在五老峰遊玩,突然遇到大雨卻無處躲雨,結果他的朋友回去後生了一場大病,他特地修建了這座亭子,取名為“待晴亭”。這座碑文的落款是“牯嶺美國學堂校長羅伊?奧爾古德, 1935年”。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羅伊,1890年出生在美國的一個牧師家庭。大學畢業後輾轉來到中國的福建教書。1931年,他接受了美國學堂董事會的邀請擔任校長。就在這一年,他帶著全家一起上了廬山,他的妻子也肩負起管理學校的工作。 

    當時學校的條件十分惡劣,為了讓學生們能喝到新鮮的牛奶,奧爾古德夫人省吃儉用拿出自己的全部積蓄買了五頭奶牛,同學們對奶牛寄寓了很深的感情,冬天來了,為防止奶牛被凍死或者凍傷,每個人都為奶牛用毛線編織一小塊毛巾,最後縫在一起的小毛巾像百納袈裟一樣披在了奶牛的身上。這件事情一方面為學校節省了開支,另一方面也使學生體驗到了享受自己勞動成果的樂趣。

    1939年4月的一天,一陣陣急促的敲門聲驚動了留在學校裏的羅伊校長,當他打開門時,很多山民請求進入學校避難。1939年日軍攻打廬山,美國學堂停辦。奧爾古德夫人帶著5個孩子先期離開了廬山,而羅伊認為戰事很快會結束,學校還會復課,於是仍然堅守在美國學堂裏。他將教室騰空,接待上山避難的難民。日軍佔領廬山後,要衝進大樓抓人,羅伊校長一次次堵在大門口,坦然地看著胸前晃動的刺刀。

    除了難民,當時羅伊校長在學堂內還藏著一批珍貴的物品。那是日軍攻山之前廬山植物園園長秦仁昌託付給他的。當時,秦仁昌等植物園工作人員要遷往大後方,可是一大堆珍貴的標本和資料無法帶走。危難之際,秦仁昌想到了老朋友羅伊,希望借助他的美國僑民身份使這些物品逃過劫難。羅伊勇敢的擔負起來。然而不久廬山失陷,羅伊被迫離開了廬山,那批資料也不幸被日軍搶走。在抗戰期間,美國學堂的師生們和許多的中國人一樣經歷了苦難動蕩的歲月。

    採訪:吉姆哈恩斯博格:

    這裡是非常和平的地方,離開這裡我們非常難過,12月26日也就是聖誕節的第二天,我們就下山了,到了漢口乘坐了一列國際列車,法國,德國,美國還有英國的國旗被鋪在了列車的上方,日軍把那裏全部封鎖了,但是我們還沒有上車,日本的飛機就到了試圖用機關槍到處掃射,於是我們就躲進了一個山裏的山洞裏,那裏有很多山脈許多山洞,於是我們跑進山洞等了幾小時,直到日軍的飛機飛走了,然後又到了另一個山洞,最後我們抵達了香港。

    1971年,中國的周恩來總理接見了兩位特殊的客人,他們是第一批來到新中國演出的美國藝術家——鋼琴雙重演奏家哈登夫婦。哈登夫人告訴周總理,廬山是她的第二個故鄉!她準備創作一部表現廬山的鋼琴組曲,希望能有一天在中國演奏。

    哈登夫人,1910年8月24日出生在廬山一個傳教士家庭,她從小酷愛音樂, 6歲開始接觸鋼琴,18歲時返美,她也是牯嶺美國學堂的校友。1986年在有關方面的安排下,哈登夫人重返廬山,為創作鋼琴組曲《廬山》尋找靈感。

    彭毓岩,原廬山管理局接待處處長,哈登夫人到訪廬山時,由他負責接待工作。

    採訪:廬山管理局原外事辦處長 彭毓岩:

    (哈登夫人)到廬山來有兩種目的,一個是她在廬山的生長,出生在廬山,從小幼年開始,她就在廬山生活,她跟我講,她自己的房子也就是現在中四路的一棟房子,那個房子前面栽了一棵樹,這個樹叫Hope,她父親為了生她作為紀念,栽了這棵樹,

    這裡就是哈登夫人的家,外墻經過粉刷之後看不出已經歷經一百多年的風雨,門前的兩棵樹已經長得高大粗壯,當年哈登和兄弟姊妹們就曾在這兩棵樹下嬉戲玩耍。

    採訪:廬山管理局原外事辦處長 彭毓岩:

    她説廬山有一種石工號子,她説哼的非常好聽,我想作一部曲子來演奏,當時我説石工號子怎麼回事,我就問她,她就哼給我聽,我當時聽到了以後,也有印象,印象很深的,因為我小時候也聽過,所以我現在哼一下。

    廬山對於哈登是生命中不能割捨的一部分,不久之後,她創作了鋼琴組曲《廬山》,這部長達27分鐘的組曲,融合了廬山的號子、民歌、中國古代詩人的詩歌以及搖滾等音樂元素。

    1987年4月,77歲高齡的美國著名鋼琴家哈登夫人在北京音樂廳舉辦了鋼琴獨奏音樂會。她演奏的第一部作品就是傾注了10多年心血創作的組曲《廬山》。優美動人的旋律,傾訴著她這位牯嶺街上長大的孩子對童年歲月的留戀,對廬山的無限深情。

    1938年,回到美國的美國學堂校友在紐約成立了校友會,此後每隔幾年他們就會聚會一次,而今,他們中絕大多數人已到人生的耄耋之年,但他們對廬山的愛,對牯嶺的情卻始終沒有改變。今天,他們的第二代,甚至第三代也加入到協會中來。  

    有一位牯嶺美國學堂的校友在他的回憶錄中這樣寫道:“曾經有一所學校在它關閉了50年之後,仍然讓它的大多數學生如此魂牽夢繞,它仍然是保存在他們心中最幸福、最甜蜜的記憶之一。” 一樣的廬山,不一樣的童年,這份跨越時光 跨越國界的友誼和深情,將永遠長存。 (編導:郭華俊 攝像:宋紫銘 2007年4月22日播出)

責編:郭翠瀟

1/1頁
精彩專輯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