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蟬叫得聲音很大,好像告訴人們秋天到了。適逢暑期,大家都有各自旅行計劃:去新疆吃水果,去江西婺源欣賞美景。當然,有機會去四川的話,也許會碰上一年一度的“曬糰子”哦,那裏的大熊貓可是迫不及待地等著大家呢!
立秋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表示秋季的開始;每年8月6~9日期間,當太陽到達黃經135°時候迎來立秋。據記載,宋時立秋這天宮內要把栽在盆裏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奏道:“秋來了。”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之意。成語“一葉知秋”就是這麼來的。
我國古代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意思是説立秋過後,颳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此時的風已不同於夏天中的熱風;接著,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産生;並且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
立秋,民間素有“貼秋膘”的説法。據説過去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來檢驗肥瘦,體重減輕叫“苦夏”。那時人們對健康的評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標準。瘦了當然需要“補”,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而既然叫膘,當然首選吃肉,“以肉貼膘”。
立秋時節來臨,就預示著夏天即將離去,大暑時節已經和我們告別,古人喜歡通過咏秋抒發感慨,留下了不少以立秋為題材的詩詞,例如白居易的《一葉落》煩暑鬱未退,涼飆潛已起。寒溫與盛衰,遞相為表裏。蕭蕭秋林下,一葉忽先委。勿言微搖落,搖落從此始。
對於普通人來説,秋季的飲食無須有太大的變化,來看看不適合貼秋膘的五類人群。
立秋之後運動方式應有所改變。可選一些耐寒運動,提高禦寒能力,為冬天做準備。
立秋一到,進補是十分必要的,但進補不可以亂補,應注意避免八大問題。
立秋一過,氣候逐漸轉涼,秋季調養身體何處較佳?祖國醫學認為金秋養肺最為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