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體育 > 新聞資訊

新華社七連問李娜爭議在哪? 折射出特定時代

發佈時間:2014年01月30日 08:46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新華社 | 手機看新聞

熱點推薦 更多
賽事推薦 更多

     李娜奪冠原來不是結果,而是開頭。從李娜奪冠創造歷史,到湖北省政府獎勵80萬,到李娜歸國全程黑臉冷對恩師,三天之內各種神轉折,從一個群情激昂到另一個群情激昂,令人始料未及。

    一個中國式勵志故事之後衍生的浮世繪,看似歪樓,但每次引起發散性爭議的問題,都不是簡單的、非黑即白的,頗費思量。李娜成功和國家有沒有關係?李娜究竟是體制的受益人還是體制的受害者?職業明星要不要談愛國主義?李娜許多“驚人之舉”是有個性很直率還是擺臭臉耍大牌?獎勵奧運冠軍和獎勵職業明星的區別在哪?政府和市場的邊界在哪?80萬究竟是獎勵優秀典型傳遞正能量,還是花納稅人的錢劫貧濟富?

    繼倫敦奧運會羽毛球事件後,李娜作為中國體育的大事件再次撕裂著中國的網絡。李娜先受國家培養後與國際接軌的職業生涯取得了巨大成功,本身就具有中國特色的典型意義。因此爭議中處處可見針鋒相對的陣營,有人把李娜視為有個性和倒逼改革的英雄,有人把李娜批為不愛國和自我膨脹的典型……李娜成為一個各方表達態度和理念、尋求價值觀認同的符號。

    和2005年姚明被評為勞模引發爭議一樣,這是一個新情況。姚明,作為一個影響力巨大、卻給NBA打工的中國勞動者,能夠被稱為中國的勞動模範嗎?李娜,作為一個自給自足、為自己打球的職業明星,該如何定位,如何獎勵?

    姚明當選勞模時社交網絡還未成氣候,而李娜事件發生在被微博微信浸潤的當下,引起了更大範圍的激辯。網絡的特點是標簽亂飛,板磚無數,但一些客觀事實需要尊重:比如,李娜代不代表國家,國家就在那裏;李娜為不為國爭光,榮譽也在那裏。

    當然爭議本身是一種社會進步。也許20年後回頭來看,所有的問題都將不再是問題,但今天還需要激烈的爭論。就如20年前,根本不會有人反對獎勵冠軍一樣——那時中國還沒有職業明星。

    放在時代變遷的長河中,放在大變革大發展的當下,李娜之爭僅是一朵水花,而它折射出的,是一個嘈雜而又充滿活力的特定年代。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0304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