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體育 > 新聞資訊

新華社:“外交官”李娜 引領中國體育二次創業

發佈時間:2014年01月25日 19:57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新華社 | 手機看新聞

熱點推薦 更多
賽事推薦 更多

    從法網冠軍到澳網冠軍,李娜一次次的突破震驚了世界,也讓國人再度思考——大滿貫冠軍和奧運冠軍,到底哪個分量更重?或者,哪個更有資格代表當今中國?

    回望新中國的歷史,世界冠軍、奧運金牌曾是世界了解當代中國的一個重要窗口;中國體育健兒在國際體壇取得的驕人戰績,也起到了振奮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

    現如今,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甩掉貧困帽子的中國早已不需要金牌為自己正名,中國正在朝著體育強國的目標邁進,而以李娜為代表的職業體育正向全世界顯露中國體育的另一幅面孔。

    去年的廣州羽毛球世錦賽上,林丹曾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在北京奧運會舀到了51塊金牌,而一年後很多人已記不住這些奧運冠軍的名字。能讓老外們過目不忘、記住中國的,倒是李娜和姚明這樣鮮活的形象,甚至廣州恒大足球隊也能憑藉同拜仁的交手,獲得世界關注的目光。

    前有姚明,後有李娜與廣州恒大,伴隨著國勢日隆,中國體育的“二次創業”已經啟動,密碼就是“職業化”。

    李娜顯然是中國體育職業化的最大受益者,網球也是中國體育職業化探索和發展最為成功的項目之一。無論是國家“圈養”,還是“單飛”,職業都是中國網球最亮眼的特色,之前是“組團”職業化,之後是“單兵”職業化。

    可以預見,如果沒有當初孫晉芳“敢於第一個吃螃蟹”,怎會有後來的“國際娜”和鄭潔、晏紫、彭帥等一幹“中國金花”綻放職業網壇?

    在近年中國體壇引領風騷的,除了李娜,還有廣州恒大足球俱樂部。從最初的“升班馬”,到中超“三連冠”和亞冠冠軍,恒大迅速脫胎換骨的秘訣,就是簡單的“職業”二字。或許“燒錢”、“土豪”也是恒大的標簽,甚至會招來很多爭議,但是恒大正是在以職業化的方式運營管理足球俱樂部,並且迅速取得前人無法企及的高度。

    難以回避的是,無論足球、籃球還是網球,都是高度職業化、市場化的項目,因此放眼全球,NBA諸強、巴薩拜仁,哪個不是“燒錢”的主兒,李娜的教練卡洛斯,一年沒有7位數的薪水誰能請得動?

    高投入高回報,正是這些項目的特色。而這些項目發達的國家,大多數是歐美國家或者新興經濟體,這其實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中國經濟在近些年的長足進步。

    世界範圍內,相較于我們擅長的乒羽、舉重和體操,足球、籃球、網球等職業化程度高的項目才是主流,這些項目在頂級層面雖然需要“燒錢”,但在普及層面上卻是中外百姓共同喜聞樂見、熱衷從事。

    就舀昔日“貴族”網球來説,而今在國內也有了平民化的趨勢。據中國網協前些年的不完全統計,中國網球人口已達800萬,而2011年法網李娜奪冠的那場決賽,中國有1·16億名觀眾收看轉播,又證明了網球的受關注程度。

    北京奧運會不僅令國人永生難忘,老外亦會因此銘記中國,但問題是奧運會四年才一次,而像網球、籃球和足球,不僅能在奧運殿堂佔據重要位置,更有世界巡迴賽、NBA和歐洲五大聯賽這樣的職業賽事貫穿全年始終。

    可以説,在國際職業賽場上,如今的李娜和曾經的姚明們幾乎天天都是外交官,不動聲色地向世界“推銷”和展示中國,億萬終端甘願接收,這比四年一屆的奧運會效率更高。

    已故南非政治家曼德拉曾説:“體育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體育和文化相似,沒有國界,因其通俗易懂,實為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中國體育若想擁有更多話語權,勢必要在主流項目上不斷突破。

    從“乒乓外交”到“國際娜”,從奧運冠軍到大滿貫冠軍,中國體育伴隨國運興,而發展壯大的中國,也需輔以足夠匹配其國際地位的體育成就。

    從這點來講,中國體育的“二次創業”既必要,亦勢不可擋。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0304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