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中國足協邀請的青訓專家、日本U20國家隊教練岡本三代,在前不久的研討會上曾與中國同行分享了一個成功經驗:日本足壇會以世界大賽為參考,在全國教練層面建立共同探討的循環機制——“大賽表現+分析評估+發現問題和解決方案+解決問題”,這讓日本足球從青訓理念到國字號球隊,都會緊跟國際足壇潮流,從實戰中對青訓方案和技戰術打法進行及時完善和修改。這對於剛剛看到國足完敗于威爾士的中國足球界,應該有所啟發。
沒有世界盃可踢,中國杯目前已成了國足與世界強隊實戰的“世界大賽”。看了威爾士的表現,必須要感謝賽事的組織者,他們的確為中國足球提供了區別於商業賽事的鍛鍊價值。
威爾士“紅龍”幾乎全主力的認真對待、真刀真槍的高強度攻防,帶給了國足在其他友誼賽中完全不同的壓力,也暴露出甚至是無限放大各級國字號球隊無法解決的技戰術頑疾——面對緊逼沒信心;傳球難以向前,只能回傳和橫傳;持球隊員常處於難出球的尷尬;接球隊員跑動和接應還是不到位……
誠然,面對歐錦賽四強的球隊和貝爾的神勇,不僅是國足,在世界足壇處於下游的亞洲球隊,可能都要輸球,甚至是同樣的脆敗。但是,過程反映出的差距,絕不會都像22日晚的比賽這麼大。
還記得2016年世俱杯決賽,大部分時間裏都用全日本球員出戰的鹿島鹿角,硬是攻破了實力遠強于威爾士、也是貝爾效力的皇家馬德里隊的大門,險些創造亞洲足球的奇跡。這樣的反差更應讓中國足球界反思,我們的青訓到底還有哪些問題需要正視和完善?
中國足協近年來加大了青訓投入,正在構建“五係一體”加“兩心一賽”的青訓框架。但是,如何讓更多熱愛踢球的孩子們來充實這個框架?普及足球人口的努力,競賽體系的搭建,是否足夠“下沉”到基層城市裏?研發修訂的青訓大綱,是否能夠推廣到各級教練的方案中?每一次大賽的失利錄像,是否作為研發探討的教案,從基層到國字號教練間,進行了青訓理念的完善和修改?
市場化程度低的女足,或許可以通過精英層面的高水平集訓來縮小差距,而男足運動高度職業化,世界強國無不是靠著龐大的草根足球人口或者是相當高的人口比例來支撐,通過發達的青訓體系培養來取得成功,這是他們長時間保持高水平的關鍵。
日本青訓教練岡本三代介紹,日本足協2016年統計的註冊球員數量為937893人,他們堅持“三位一體+草根足球”的理念,即國家隊—青少年培養—教練員培養,而在其中支撐發展的,就是居於核心位置的草根足球,也就是足球的普及。因此,“讓足球成為人們身邊的體育運動”,在日本足協三大發展願景中居首。
法國足協的國家技術總監布拉卡爾也曾向記者介紹,僅僅是一個12歲年齡段,法國大概有8萬註冊少年,對他們培養週期為8年,最後其中只有80人能夠進入到職業俱樂部,也就是千里挑一。這種龐大足球人口的優中選優,加上一流青訓體系的培養,才有可能鑄就一支長盛不衰的國家隊。
完敗的“學費”不能白交。中國足球界需要嚴格遵循改革發展總體方案,在體系搭建的同時,俯下身去紮實做好普及人口和教練員培養,真正讓框架充實起來,而不是成為急功近利影響下的“空中樓閣”。
一個可喜的消息是,中國足協本月底將召開“國家隊技戰術打法交流會”,面向青訓和中超中甲教練員。屆時,他們能否對中國杯上的輸球進行反思研究?教練員之間能否展開一場完善理念、凝聚共識的“頭腦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