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難以想象,培養出實現中國冬奧會金牌零突破的楊揚等十位世界冠軍的黑龍江省七台河市,直到2013年才擁有自己的室內滑冰館。
七台河市的體育人,就是在不斷與嚴酷環境作鬥爭之中,傳承出了能吃苦不怕難的拼搏精神,成為中國短道速滑事業的一面旗幟。如今,依託以短道速滑為代表的冰雪體育事業,這座資源枯竭的“煤城”正在煥發別樣生機。
“瓦匠教練”奠基冠軍之鄉
在七台河市新興區因棚改拆遷廢棄的街區內,一座破舊的籃球場上堆滿了雜物,上世紀70年代七台河市短道速滑事業就是從這裡開始。
由於當時沒有室內冰場,七台河早期冰上運動員冬季住在這座體育場的看台下面,白天就在體育場外的空地上澆冰訓練。走在球場內,當年住在這裡的隊員董延海依然能夠清楚地指出哪是他的床位。
那時帶領隊員在體育場訓練的是已故教練孟慶余。因為沒有澆冰機器,孟慶余當時淩晨2點就要起床澆冰,把一個大鐵桶放在爬犁上當作水箱,人拉著爬犁走,零下三四十攝氏度,裹著棉衣拉起一噸多重的水箱,一場冰澆下來,凍得上牙直打下牙。
因此,當地人們都稱呼孟慶余是“瓦匠教練”--白手起家,自力更生。
從1985年開始,七台河速滑隊雖然可以到哈爾濱借滑冰館訓練,但由於訓練經費緊張,孟慶余和隊員只能在訓練基地附近租用民房——16平方米的棚戶房擠著30多個孩子,屋內潮濕,教練和隊員身上都長滿疥瘡。
直到七台河市體育局籌款40多萬元在訓練基地附近購買了住房,這樣的情況才有所好轉。但為延長上冰時間,淩晨訓練是七台河市在哈爾濱集訓隊員的家常便飯。
“與各省市隊伍排上冰時間,我們總是選擇第一場冰或是最後一場冰,因為‘早去晚退’能多滑一會兒。”七台河市少兒短道速滑業餘體校重點班教練馬慶忠説。這就是七台河隊員和教練普遍的特點——能吃苦。
拼搏精神築造“冠軍雲梯”
七台河直到2013年才擁有自己的室內冰場,但不畏困難奮起向上的拼搏精神,卻讓七台河先後向國家培養和輸送了張傑、楊揚、王濛等10位世界冠軍,當地體育人將七台河取得的成績歸功於“人的因素”。
“人是最終的決定因素,好教練和好苗子。”七台河市體育局局長陳岩説。如今,七台河市第二、三、四代教練都是當年隨孟慶余訓練的學員,能吃苦、執著追求成為他們共同的特點。
回憶過往,七台河市少兒短道速滑業餘體校副校長趙小兵依然止不住淚水。
由於家庭條件不好,孟慶余資助了趙小兵當年所有的學習和訓練費用,並讓趙小兵住在臥室,孟慶余和愛人、孩子則擠在客廳。堅持和關愛讓趙小兵在短道速滑教學事業上堅持了28年。“如今無論什麼事,哪怕我很沮喪,我會想孟老師當年能堅持,我為什麼不能?”趙小兵抹著眼淚説。
很多教練員也都放棄外地的高薪工作,回到七台河繼續短道速滑事業。從上海回到家鄉,七台河市第四代教練、市短道速滑少兒業餘體校重點班教練張利增説:“孟老師的影響太大了,讓我覺得滑冰是一種歸宿。”
截至目前,七台河籍運動員共獲得世界級金牌163枚。其中,獲得冬奧金牌6枚,佔中國短道速滑冬奧金牌總數的三分之二。
“冰雪作梯”資源型城市發展踏新路
從冰上起步,以冰雪作梯,以短道速滑為代表的冰雪體育事業為七台河注入了奉獻、實幹、拼搏、創新的城市精神。在資源型城市轉型的關鍵時期,傳統“煤城”七台河正呈現出新的發展動力。
作為七台河培養出的第一個世界冠軍,張傑通過短道速滑訓練幫助殘障孩子康復,培養出三個冬季特奧會冠軍。殘障孩子所在學校、七台河市特殊教育學校校長白兆祥介紹,孩子的人生因此從昏暗變得光明,也讓更多人開始關注殘障事業,讓七台河再次受人矚目。
今年2月,七台河還舉辦了冰雪體育旅遊文化産業發展論壇,利用冰天雪地資源做大做強冰雪經濟。通過開展“賞冰樂雪”大眾冰雪系列活動,號召全市人民參與到冰雪活動中來,並通過短道速滑項目優勢,加強與俄羅斯在體育、文化、教育等領域融合發展,助推七台河市冰雪産業發展。
七台河市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市正深入挖掘“短道速滑”冰雪體育項目優勢,把冰雪體育與文化旅遊結合起來,打造“世界冠軍搖籃”,大力發展賽事經濟、冰雪旅遊經濟,擴大城市對外影響力,助推七台河經濟轉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