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美國隊,加油!美國隊,加油……”在中國武術聖地峨眉山腳下,上百名年輕的美國武術愛好者用標準的中文吶喊助威。得克薩斯州少年喬治·溫斯坦走向評委,一身湛藍僧袍、綁腿、黑膠鞋,腰帶上繡著“少林功夫”,拳起拳落、威風凜凜。
這是世界傳統武術錦標賽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支美國武術代表隊,從7歲到65歲共316人。11月9日至11日,他們和來自57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多名武術愛好者齊聚中國西南的四川省,在第七屆世界傳統武術錦標賽上展示了令人目眩的中國武術。他們的規模和水平顯示,中國武術近些年在世界範圍的影響力正在快速增長。
“最近十幾年,學習中國武術的美國人越來越多。這次報名參賽的有兩三千人,水平比往年明顯提高。”美國隊教練、美國少林寺文化中心執行主任延然説。從2007年至今,這位前少林寺武僧團教練已在美國開辦了四家教授少林功夫的文化中心,還把少林功夫課程引入了斯坦福大學。
“在南非,過去四年裏人們對中國武術的態度發生了很大變化。2016年,中國武術練習者的人數達到了兩萬多人,是四年前的數倍。在這幾年裏,中國武術的發展速度遠遠超過了跆拳道、柔術、空手道等其他類別。”南非武術代表團團長、非洲武術聯盟副主席西蒙·桌根斯·萊姆普來徹特説。
僅在巴西聖保羅州,就有兩百多家武館開設了教授中國武術的課程,包括太極拳、螳螂拳、鷹爪拳、北少林拳、散打等等。巴西武術總會估計,該國武術練習者達到了22萬人。
“中國武術能幫你更好地連接身體和心靈,幫助你控制意念和注意力。它可以用於自衛,可以攻擊,也有益身心。”美國隊團長賈斯汀·埃格特説。
中國武術橫跨數千年。它是各類格鬥技術的總稱,按照是否使用武器可分為兩類:一種鍛鍊身體各部位以攻擊和防守,另一種則使用刀、槍、棍、劍等冷兵器。除了軍事用途,中國武術在發展過程中還逐漸融入了哲學、中醫、倫理學等內容。
李小龍、成龍、李連杰的功夫電影在上個世紀下半葉風靡一時,讓世界知道了中國武術。但隨著武術文化的傳播和中國影響力的上升,今天人們喜歡武術不僅僅是心血來潮,更因為武術本身的強身和修身屬性。
“武術本身有保健的功能,就像瑜伽一樣。另外,在南非並不總是很安全,人們希望學武來保護自己。”萊姆普來徹特説。
萊姆普來徹特學會了陳氏太極拳、少林功夫和散打,還曾榮獲一項世界級散打賽事的金牌。回顧二十年的習武體會,他説:“我從15歲時開始習武。當時的想法是學了武術就不會被別人欺負。但是學的過程中,我慢慢體會到,武術更多的是一種文化,而不是打鬥。武術的本質,是找到一種應對衝突、而不必訴諸武力的方法。”
在阿富汗,20歲的女孩西瑪·阿茲米正在通過武術改變性別偏見。據外媒報道,在喀布爾西郊,她向十幾名同齡人傳授中國武術,開了女性在本地學習中國武術的先例。她希望有一天能帶領她們踏入國際賽場、為祖國贏得獎牌。
不過,在賈斯汀·埃格特看來,中國武術能否近一步擴大影響,還取決於能否真正重視實戰功能。
“包括中國武術在內,2000年初的時候武術曾在美國遇冷。那時人們發現武術在賽場上表現不佳,於是轉向更偏重實戰的綜合格鬥(MMA)。直到現在,在美國武術愛好者還是以華人為主。”他説。
埃格特説,一些業內人士固步自封,把學習其他門派當成是丟面子的事情,這阻礙了中國武術在實戰方面的完善和提升。在培訓過程中,人們往往強調套路而疏于實戰和對練。
他建議,在培訓過程中強化對練和實戰的比重,鼓勵門派之間、乃至向中國武術以外的同行學習、切磋。
“我個人反對用武術來欺淩別人,或者蓄意造成破壞和傷害,但沒有實踐的考驗就不知道中國武術究竟有多厲害。家長希望孩子自信、健康,希望他們敢於搏鬥。如果有一個練中國武術的人能在格鬥場上成功,就會有更多人加入進來。”埃格特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