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近日,國內某專業媒體稱,山東魯能右後衛趙明劍即將轉會河北華夏幸福足球俱樂部,轉會費將高達1.5億人民幣。此消息一齣,迅速引起球迷熱議。22日上午,河北華夏俱樂部官方做出回應:“每天都‘被報價’,心好累……”從華夏俱樂部官方回應中不難看出,華夏方面在否認這條轉會消息。而在本報記者看來,引援新政的出臺似乎是一個信號,各傢俱樂部也應該能夠領悟到上層管理部門的意思,所以除了減少大手筆的外援引進,在國內球員的交易上,也是小心為妙!
不科學
恒大的中超分紅買不到半名國腳
從上賽季開始,大家經常會把“80億中超”挂在嘴邊。獲得的贊助多了,各支俱樂部的收益也自然水漲船高。所以,2016的中超分紅也創造了各隊的歷史新紀錄,身為中超冠軍的廣州恒大最終拿到了超過7000萬人民幣,位居各隊之首。而即便是已經降級的杭州綠城和石家莊永昌的各自分紅也突破了6000萬大關。
作為“80億版權時代”的開局之年,據悉,體奧動力在2016賽季結束後就全額支付了10億元版權費,再加上冠名費和其他贊助費用,中超公司在去年全年的收入已經超過14億。根據此前制定的分配方案,分紅金額的90%將由16家中超俱樂部平分,剩餘10%則根據各隊當賽季的中超排名依次進行分成。結果聯賽冠軍廣州恒大成為了拿到分紅最多的球隊,總計將達到7000萬元以上。而進入到2017賽季中超各隊的年終分紅數額也有望進一步提升,待到2018賽季,中超俱樂部的分紅則有望突破億元關口。
■記者點評:
不過,7000萬,雖然在籃球、排球看來會是一個天文數字,但在中國足球圈看來,和一張紙沒有什麼區別,因為中超俱樂部拿著這張支票,也很難換來一名當打球員,而毛估估那些國腳的身價,7000萬最多也只能買半個“身位”。所以,入不敷出,缺乏足球俱樂部自身的造血系統,依舊是中國足球最急需解決的頑疾。正是因為自己的俱樂部無法利用商業價值創造財富,梯隊培養可有可無,才造成了球員身價虛高,大筆外匯奔向海外市場的瘋狂引援行為,不知這樣的惡性循環還會持續多久。
不敢想
當紅國腳拿出來要賣幾億?
再回到國內球員的話題,是不是現在轉會費過億了,國內球員的水平就足夠好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在去年以及今年轉會市場上創造紀錄的8名國內球員,集體無緣新一屆國足大名單,他們分別是:張呈棟、趙宇豪、崔民、楊善平以及去年的金洋洋、畢津浩、張成林、張璐。
近幾個賽季,中超包括中甲正式進入了金元時代,國腳或有過國腳經歷的本土球員轉會費都在億元甚至更高。比如,原河南建業球員畢津浩加盟了上海申花,成為了那個賽季的本土標王;另外三人,張璐、金洋洋、張成林等人的轉會費也超過了6000萬以及億元。剛進入2017年的轉會市場,張呈棟、趙宇豪、崔民、楊善平等人的轉會費則更高,其中,張呈棟還創造了目前為止的本土標王紀錄,楊善平的轉會費也超過了億元,有意思的是,在接受採訪的時候,楊善平自己也説:我不值1個億的轉會費。
■記者點評:
楊善平説了一句真話!因為如果他的轉費會過億,那麼那些當紅國腳的價格應該是多少?記得去年記者和同行開玩笑,如果蘇寧的吉翔要轉會,開1.5個億也應該會有人接,幾乎所有同行都是應聲附和,有的還説不止。那麼,吳曦、孫可、張琳芃、蒿俊閔這樣的當紅國腳被放上轉會市場,對比之前排名前八的球員,賣個三四個億是要的吧?但真正賣到這個身價,又有哪家中超土豪敢接呢?有意思的是,引援新政與國家調控房價的政策一樣,都是希望市場進入理性,錢不要亂花。所以,在這個大背景之下,恐怕未來再出天價接盤的俱樂部不會多了,中超的瘋狂會暫時告一段落。 揚子晚報記者 張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