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何謂職業精神?科學健康的飲食、良好的生活習慣、勤勉的訓練態度等均在其列。這些看似容易,能夠堅持下來卻並不簡單。
北京時間12月13日淩晨,當2016年金球獎揭曉的時候,得主C羅已經隨皇家馬德里隊奔赴日本世俱杯的賽場,向著自己今年第四座冠軍獎盃進發。
這是C羅獲得的第四個金球獎,在所有球員中僅次於5次獲獎的梅西。9年以來,C羅和梅西完全壟斷了這座象徵著年度最佳足球運動員的獎盃,這使得C羅本次獲獎讓人感到“習以為常”,同時也使人易於忽視這位金球獎得主背後的艱辛。現在的C羅早已不是那個能夠屢屢上演長途奔襲單騎闖關的年輕小夥,已過而立之年的金球獎得主本就鳳毛麟角,進攻型球員由於經常遭到兇狠搶截,能夠在30歲以上的“高齡”拿到世界最佳,則更加難能可貴。
從C羅登上歐洲足球的舞臺開始,對他的質疑聲便一直未曾停過,不少業內專家、媒體、名宿等更是早早斷言,認為以C羅的技術特點,不可能將自己的巔峰期延續得很長。如今,9年間的4座金球獎獎盃早已讓這些質疑淪為笑談。C羅能在30歲後捧起金球獎,其職業精神是很重要的原因。
何謂職業精神?科學健康的飲食、良好的生活習慣、勤勉的訓練態度等均在其列。這些看似容易,能夠堅持下來卻並不簡單。曾有傳言説,C羅用自己在曼聯掙到的“第一桶金”專門聘請了私人體能師來提升自己的身體機能。傳言的準確性未有定論,但卻留下了一個值得國內球員回答的問題:我的薪水,應該用在哪?
在如今中超“不差錢”的年代,拿到高額薪金對於國內球員甚至不少年輕球員都已不是難事。但是,中超有多少球員能夠在領著高薪的同時,依舊保有不斷提升自己的上進心?中國足球多年來給人形成了奇怪的刻板印象:由於國內球員鍛鍊機會少,難以冒尖,二十三四歲依舊被稱為年輕球員,而一過30歲就好像立刻下了一個臺階,很難躋身主力陣容。這與其説是觀念的差別,更不如説是職業精神的缺乏導致了職業壽命的縮短。
孫繼海、鄭智、邵佳一等老而彌堅的球員,絕大部分都有過留洋海外的經歷,這並非偶然。現在的中超聯賽版權賣出天價,轉會費不遜於歐洲豪強,開出的高薪也讓世界大牌球星紛至沓來,在處處與世界頂尖職業聯賽接軌的同時,唯獨一些國內球員的職業程度差了很多。職業聯賽要想職業,球員的職業精神是繞不開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