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新華社廈門1月3日電(記者劉旸、張逸之)國家體育總局田徑運動管理中心黨委書記、中國田徑協會副主席王楠3日在廈門舉辦的第三屆馬拉松博覽會上表示,中國馬拉松運動正在積極參與社會規則意識構建,2018年已經迎來從量變到質變的轉捩點。
截至2018年11月底,中國已舉辦馬拉松類賽事(AB類賽事,路跑800人以上,越野300人以上)超千場,賽事總量較2017年略有增加,但增速較往年明顯下降。2013年,我國馬拉松賽事的數量僅為39場;2017年,全國舉辦的800人以上的路跑賽事達1102場。
王楠表示,高增長帶來一系列問題,比如賽事發展難以滿足跑者日益增長的參賽需求,賽事管理難以跟上跑者幾何式的增長速度,賽事組織者和參與者對馬拉松文化的認知參差不齊等。如果把2017年及以前的發展定義為中國馬拉松的量變階段,2018年的馬拉松已經到了從量變到質變的轉捩點,只有直面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中國馬拉松才能跑得更快、更遠、更健康。
王楠認為,2018年發生在馬拉松賽場上的輿情與爭議,與往年相比,少了情緒宣泄,多了理性探討,圍繞爭議大都能從規則、法律角度去展開對話,尋求解決辦法。中國馬拉松存在諸多不足,各方對於規則的理解和執行度也存在較大差異,馬拉松在培育人們的規則意識方面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可以看到馬拉松參與中國社會規則意識建構的積極過程。
“動輒上萬人參加的馬拉松比賽,比任何運動都需要強調規則。一場井然有序的比賽,背後是數以萬計的人對規則的共識。隨著比賽密集開展,規則意識在潛移默化中也影響著組織者、服務者、參賽者甚至是沉浸在比賽氛圍中的市民。”王楠説。
王楠認為,協會在2015年初全面取消對馬拉松賽事的審批,“放”活一個大市場,同時也出現賽事質量良莠不齊、辦賽主體魚龍混雜的現象。接下來會緊跟管理服務步伐,加強行業引導,加大培訓和文化傳播服務的工作力度,提升賽事供給、服務品質、賽事品牌價值和文化內涵。
“2019年協會將通過強調賽事陳述管理、嚴懲賽事違規行為、完善註冊管理辦法、追究組委會瀆職責任、加強非共辦賽事監管等措施,保障中國馬拉松運動的有序開展。同時修訂和完善中國馬拉松管理文件,完善三級賽事管理體系,增進與國際體育組織的交流,提升中國馬拉松賽事組織運營水平。”王楠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