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中超·盤點
隨著長春亞泰最後一個降級,2018賽季中超聯賽終於落下大幕。上海上港作為新科冠軍終止了廣州恒大的7連冠,這不得不説是中超的進步。但應該看到,儘管中國足協從夯實足球人才培養基礎、遏制非理性消費的角度不斷推出聯賽新政,但聯賽唱主角的依然是各隊的超級外援,聯賽的熱鬧還是無法改變國字號球隊整體蕭條的現實。
“根寶模式”+70億鑄造新科冠軍
在國字號男足各戰線持續低迷的背景下,中超在這個賽季總算迎來了新鮮的氣息。上港打破恒大長達7個賽季的冠軍壟斷後,74歲的名宿徐根寶悄然離場,隨後他又一次成為焦點人物。當武磊、蔡慧康、王燊超、呂文君、顏駿淩作為新科中超冠軍成員接受嘉獎的時候,沒有人能夠否認徐根寶對於上港稱王所做出的貢獻。
“根寶模式”在上港奪冠後成為足球界熱詞,但這一模式並不是打開上港奪冠之門的唯一“鑰匙”。相比於今年先後升級陣容的國安和恒大,上港在外援配置上趨於穩定,胡爾克、奧斯卡、埃爾克森的桑巴組合依然是全聯盟最具攻擊力的外援戰陣。相比前兩個賽季,他們融入球隊的效果更理想,責任心也更強,和本土隊友一樣對奪冠充滿渴望。
從位列第九到屈居亞軍再到中超登頂,上港前後只用了5年時間。以根寶基地力量為主力軍的上港受益於相對良好的人才輸送質量,但不得不説,如果沒有胡爾克、奧斯卡這樣的超級外援,上港短期內奪冠也只能停留在空想之中。引進埃爾克森、胡爾克、奧斯卡三人,上港光轉會費就花了1.35億歐元,而近4個賽季他們的總投入達到70億元。從某種意義上説,上港的冠軍主要還是“金磚”壘砌的産物。
上港顛覆恒大王朝確實令人為之一振,但以上港、恒大球員為主組成的中國隊在過去一年時間裏卻羸弱依舊。武磊作為上港近年來最成功的本土球員終於在這個賽季結束的時候把“最佳本土射手”稱號中的“本土”二字去掉。但他在國足外戰中卻始終找不到進球的感覺,沒有外援相助的“武球王”也飽受質疑。中超王權交替引人關注,因為大家已經厭倦了缺乏新意的競爭。但無論恒大衛冕還是上港加冕,事實上都難以改變中超本土球員給外援“打醬油”的局面。熱鬧的中超賽季過去之後,大量真金白銀流入外援的腰包,可國足又該如何走出原點呢?
外籍名哨頻頻“搶灘登陸”
説到中超聯賽,裁判的話題就不可能忽略不計。中國足協為提高聯賽執法水平,從上賽季後半程開始就批量引進外籍裁判,本賽季的30輪中都出現了洋哨的身影,其中有多名執法世界盃的名哨。從效果來看,他們的到來連同視頻助理裁判技術的全面引入,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中超的錯、漏判率,但也恰恰因為大量外籍裁判“搶灘”,本土裁判包括中國足協重點栽培的在冊裁判,執法重點場次的幾率明顯降低。
從今年聯賽首輪開始,中超就以每輪平均至少2場的規模引入外籍裁判執法。中國足協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經濟投入,來華執法的外籍裁判除專職助理裁判外,大部分都擔任各場次的主裁判,而包括馬寧、張雷等本土國際級裁判員在洋哨執法的場次中更多扮演的是第4官員或VAR裁判員的角色。從培養、鍛鍊本土裁判的角度來説,洋哨的到來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擠佔了本土裁判的立足空間。
伴隨著外籍名哨的涌入,視頻助理裁判技術也在本賽季中超聯賽得到深入推廣。在世界盃全面啟用該項技術的背景下,中超已經成為全球最適應VAR技術的職業聯賽。從賽事引發的關注熱點來看,本賽季圍繞聯賽執法的爭議較上賽季明顯少了許多。儘管最終的數據還有待足協官方公佈,但從足協內部的信息來看,中超在高水平洋哨和VAR技術聯合執裁下,判罰失誤率明顯降低。
不過,和世界盃反映的情況一樣,VAR技術作為新興技術在推廣階段仍顯現出其不成熟的一面,部分裁判在執法過程中對於VAR過分依賴,這也使超長補時成為這個賽季中超聯賽的新景象。
新政不斷推 規劃應在前
在去年初步推行U23新政的基礎上,中國足協本賽季將相關政策“升級”。但從U23國足在亞錦賽及亞運會上慘澹出局的結果看,政策的推行並沒有産生立竿見影的效果。明年足協又會推行怎樣的本土球員新政,也成了俱樂部普遍關心的話題。
一個賽季下來,中超涌現出的新星屈指可數。如來自蘇寧的黃紫昌本賽季攻入5球,是俱樂部和國字號球隊本賽季的新發現;“00後”小將、作為1999年齡段國青隊隊長的朱辰傑不僅穩坐申花的主力中衛位置,還跳級入選國家隊集訓名單。除了上述兩人,本賽季冒尖兒的U23新人主要有國安門將郭全博、上港邊前衛陳彬彬及魯能中場劉洋等少數幾個,總體數量仍顯不足。
足協推行U23新政,顯然是為了完善職業俱樂部人才培養工作,繼而為國字號球隊輸送更具實力的後備人才。不過從U23亞洲盃及亞運會男足比賽來看,中國U23男足的戰績並沒有達到各界期望的結果。其中,U23國足在亞洲盃小組賽階段便提前出局,而在雅加達亞運會上,U23國足在淘汰賽首輪即出局,證明這支球隊還不具備在國際大賽中打硬仗的實力。作為U23國足的主力,這些因新政護航登上中超舞臺的年輕人,在他們處於國青、國少適齡階段的時候,就已經被亞洲主要競爭對手甩在身後,僅僅通過1到2個賽季聯賽新政的“提拔”,他們的實力不可能蛻變。而相比于能夠佔據俱樂部主力或準主力位置的U23國腳們,相當一部分U23適齡球員在各俱樂部只能成為教練組滿足新政要求的應急選擇,他們“閃登場、閃離場”的情況屢見不鮮。
如果説不同賽季推出不同新政還可以給各俱樂部以適應機會的話,那麼政策在一個賽季中多次變化就會讓很多俱樂部陷入被動。按照今年夏天時的規則,亞運會期間中超、中甲球隊仍然要保證首發至少有一位U23球員,到了10月份,隨著國家男足集訓訓練營隊的出爐,U23政策又一次被調整。由於各俱樂部財力、人才培養模式與基礎不同,新政調整給各隊帶來的影響也不一樣。以大連一方為例,他們雖然艱苦保級,但從上一次規則調整開始到聯賽倒數第二輪,球隊因為部分人員被抽調,遭遇了4連敗,保級形勢一度急轉直下。如果最終降級的是一方,那麼對於新政調整的爭論恐怕就更加激烈。
經過充滿變數的2018賽季,各俱樂部對於未來可能出現的新變化或許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聯賽想健康有序地發展,規則設計的合理與穩定就顯得尤為重要。
文/本報記者 肖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