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上週六,當上海申花與北京中赫國安在上海虹口遭遇後,“底蘊”又一次成為了球迷熱議的關鍵詞,就像兩隊此前歷次對話結束後那樣。中赫國安13輪不敗後繼續領跑中超積分榜、韋世豪打進一粒令人匪夷所思的烏龍球,這一切連同申花外援瓜林拖著傷腿咬牙的情景為中超史上第29次京滬大戰勾勒出一幅“壯烈”畫卷。如果雙方不是這麼拼,所謂“底蘊”又從何而來?
申花與中赫國安戰平後,夜晚的上海氣溫仍高達30攝氏度。在熱浪奔流的黃浦江畔來一場足球賽,受到考驗的不只是球員的體力,還有將帥的心力與意志。客戰申花的比賽,是中赫國安過去7天內參加的第3場比賽。與申花“重逢”前,中赫國安先後在聯賽中遭遇天津權健、足協盃1/4決賽次回合遭遇上海上港。勝權健、平申花,中赫國安保住了中超“領騎衫”,而點球大戰戰勝上港後,他們距離登頂足協盃更近一步。所以對於“禦林軍”以不敗戰績結束一週“魔鬼”征程,有人不假思索地提到了“底蘊”二字。
翻開辭典,不難領會“底蘊”有關精神、思想、理念的深刻涵義。從中國職業足球發展歷程來看,國安與申花作為為數不多未曾跌落國內頂級職業聯賽舞臺的老牌球會,或許更配得上“底蘊”二字。
但在當今職業足壇闖蕩,僅僅依託于帶有純粹精神內涵色彩的“底蘊”並不足以安身立命。或者説,在歷史車輪滾滾帶動下,一成不變的“底蘊”難以擺脫現實的衝擊。就像在俄羅斯世界盃賽場上,德國隊、西班牙隊等傳統豪強都不失“底蘊”,但沉湎于“底蘊”或過往輝煌就會被諸如比利時隊、克羅地亞隊這些崛起的力量趕上並超越。從無到有,從世界盃季軍更進一步闖入世界盃決賽場,“格子軍”用了20年時間,也在不斷磨礪中積累出屬於自己的“底蘊”。那就是天賦與能力、勤勉與堅韌,就像球迷總念叨的“愛拼才會贏”。
最後時刻3分變1分,中赫國安的遺憾可想而知,但換個角度來説,他們應該感謝申花全力阻擊令“京滬大戰”拒絕乏味、延續經典,只有這樣的比賽才不會讓“底蘊”失色。
文/本報記者 肖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