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競猜點播CBA中超國足英超意甲歐冠國際足球/法甲網球

千錘百煉的北京8分鐘 八分鐘盡顯中國智慧

體育資訊來源:中國體育報 2018年03月05日 16:28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在平昌冬奧會的閉幕式上,人們期待已久的“北京8分鐘”終於面世,短短的8分鐘,導演張藝謀運用現代手法和思維,蘊含豐富中國文化和冰雪運動元素,展現了新時代中國形象。為了這8分鐘的精彩,多少人揮灑了汗水,貢獻了智慧,讓這一幕幕表演得以完美呈現。今天就向你講述這8分鐘幕後的事情。

  不畏艱辛 向全世界展示中國風采

  在“北京8分鐘”的表演中,象徵第24屆北京冬奧會的24名輪滑演員借助高科技實現的影像變換,在舞臺上滑出漂亮的曲線軌跡,與智慧機器人相映成趣,給人們帶來了一場融合科技與文化的視聽盛宴。同時還有48名推屏演員,與這24名輪滑演員一起,從去年12月1日開始封閉訓練,為北京八分鐘全力衝刺。

  推屏演員:屏正常工作就是我最好的表演

  在“北京8分鐘”的整個演出過程中,有48名演員只出現在正式錶演前,他們兩人一組,推著機器人和“冰屏”最先上場,機器啟動後迅速下場。每組對應一個號碼,1號屏、21號屏、24號屏……

  21號屏幕是由常睿和同伴一起推上閉幕式中央舞臺的,為了儘量不讓現場觀眾看出來,他們一身黑色緊身衣,只露出眼睛部分。聽到啟動成功的指令,他們就算完成了這次“8分鐘”演出的任務,總共上場時間不到3分鐘。

  常睿是這48名推屏演員中的一位,今年23歲,來自甘肅蘭州,是北京體育大學運動醫學與康複學院一名大四的學生。“我們就是要推著表演時用的“冰屏”上場,這個設備主要部分是一塊顯示屏。”

  在8分鐘錶演中,輪滑演員與機器人的互動讓人難忘,機器人配載的顯示屏上不時變化出圖案,將現場點亮。常睿在場下盯著21號屏,轉身、前行,一切正常運轉,他松了口氣。雖然沒有在8分鐘演出時露臉,但他的工作一樣重要,到平昌之前,在北京封閉訓練了近3個月。

  在北京集訓的時候,他們每天至少要推著800斤的道具來回走上千米。“開始推的訓練屏是600斤,真正用在表演中的屏是800斤,所以我們需要做大量的力量訓練。”另外一位推屏演員劉京和常睿是校友,這次也被選中參加演出。兩個人一組,一前一後,前面的人負責方向和牽引、後面的人負責發力推動。

  平昌冬奧會閉幕式現場道具出口到舞台中間,有一個近6米長的坡路,在訓練中,常睿他們就著重練習如何平穩地把道具推上這個坡。“需要慣性,有一個助跑。”劉京説,原地發力推起來會很吃力。另外一個練習要點就是動作協調統一,這48名推屏演員要將24台機器人推到指定位置,機器人接受統一指令啟動。只有這個環節正常了,接下來的8分鐘才能正常進行。

  “在這個過程中應該有幾個系列的動作,比如定點。整個動作要求在三分鐘之內完成,”常睿講到。

  為了這三分鐘,他們要付出三個月的時間訓練。常睿説:“雖然只是場地裏一閃即逝的一個黑影,但21號屏上正常閃動的綠色燈光就是我最好的表演。”

  熊貓演員:休息時只能站著

  “北京8分鐘”兩隻熊貓憨態可掬又不失靈動,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于廣水和邢志偉就是兩隻熊貓的扮演者,他們輪滑表演全程要套在30斤重的熊貓木偶裏。

  于廣水和邢志偉都是北京體育大學的學生。兩人經歷的“神秘”的選拔被選中後,去年12月1日在北京昌平的訓練基地開始了封閉訓練,直到見到導演組才知道,自己要參加冬奧會“北京八分鐘”的演出。這場演出意義重大不言而喻,需要所有人簽保密協議,表演之前,不能向任何人透露他們在做什麼,更不能透露表演的細節。直到出發平昌前一天,他們才告訴家人,“初十晚上看冬奧會閉幕式直播,裏面有我。”

  作為木偶演員,于廣水和邢志偉在整個8分鐘過程中是沒機會露臉的。

  第一次拿到演出道具木偶裝的時候,于廣水在同伴的幫助下試著套了一下。“那個木偶頭的重量直接壓下來,兩個肩膀就像擔上了兩桶水。”他回憶説。穿這身木偶裝至少需要兩個人幫忙,一次穿脫需要15分鐘左右,在訓練間隙,別的演員可以松松鞋休息,他們就只能繼續套著木偶裝。“訓練間隙休息時沒法坐,沒法靠,只能站著。”邢志偉説。

  訓練雖然累,但扮熊貓就要有個熊貓的樣子。國內最頂級的木偶道具製作師傅製作了惟妙惟肖的熊貓道具,演員就要負責把熊貓的姿態展現出來。“我們穿上道具,就要忘了自己,我們一上場就是兩隻熊貓。”于廣水説,要通過熊貓的姿勢表達出情感就需要多練習。邢志偉和于廣水每天都會給自己加練一段時間,一個人練,另一個人用手機拍下來回看。

  兩隻熊貓木偶在表演時沒有固定的動作,但需要合著現場地屏打出的投影走既定路線。經過兩個多月的練習,路線早已經刻在兩位演員的心裏。在來平昌之前,演出團隊還堅持每日訓練,他們不斷的細化動作。

  輪滑演員:回去就想把腳放在暖氣上烤烤

  “北京8分鐘”演出上,24名輪滑演員與24個機器人配合完成表演。他們穿著單排輪滑不僅要表現出花樣滑冰的美感,還要與背景音樂、燈光效果、地屏視覺效果嚴絲合縫地配合。輪滑演員郭露陽説,在場上,他們就像畫筆一樣,在地屏上滑出絢麗的圖畫。

  郭露陽是北京體育大學休閒與旅遊學院輪滑專業的學生,雖然專業項目就是輪滑,但踩著單排輪滑鞋翩翩起舞這是第一次。音樂響起,郭露陽和其他輪滑演員一起滑進場地,向右一個弧線,向後轉身穿過兩個機器人……這一切動作是在重復3個多月來的訓練,正式錶演的時候,他沒有感到壓力,按部就班地走線、滑行。“忘了自己是在滑旱冰鞋,盡可能展現冰上動作。”這是訓練時導演組的要求,也是這三個月來他們重點練習的內容。

  剛進集訓基地,郭露陽信心很足。滑旱冰是他的老本行,沒有什麼難的,但隨著訓練的深入和細化,郭露陽需要重新掌握一套動作。“旱冰比較穩,動作幅度可以大一些,但細微的藝術展現力不如真冰。”表演現場模擬的是一塊冰場,演員們動作要想更逼真,就要模倣冰上運動的動作。教練、導演會指導,訓練之後,郭露陽就自己找花樣滑冰視頻看,每一個手勢、每一下划動,他都默默記在心裏,第二天訓練付諸實施。

  來平昌之前的一個月,是演出團隊訓練最忙的時間段。北京的氣溫也逐漸走低,訓練專門找有大風的日子。晚上,訓練場燈光全開,無遮擋的場地四處漏風,郭露陽和同伴們一練就是幾個小時。

  “平昌冬奧會閉幕式是在晚上,場地也可能有大風,所以我們的訓練就盡可能的模擬當地實際情況。”郭露陽説,一次夜場訓練下來,他的鞋裏都是汗,濕冷最難扛。回到宿舍,就想把腳放在暖氣上烤烤。

  就是這樣“難扛”的三個月,對於這群年輕活力的年輕人來説,是一次挑戰,更是一次難得、難忘的經歷。一切汗水換來“北京八分鐘”的圓滿完成,一切,都值了。

  千錘百煉 八分鐘盡顯中國智慧

  在“北京8分鐘”的舞臺上,除了演員的精彩表演,各種高科技的展示也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無處不閃耀著“中國智慧”。在精彩的演出背後,科技的力量不僅讓創意更豐滿,也讓“北京8分鐘”在平昌閉幕式上以更精彩的形式呈現。

  讓演員服裝美麗不“凍”人

  為了做好演員的防寒保暖工作,主創團隊採用了石墨烯智慧發熱服飾,來確保演員動作優美,防止出現凍傷。

  石墨烯是一種超級新型納米材料,具有超高強度、超高導熱系數,被業界譽為“新材料之王”。石墨烯團隊負責人、深圳烯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月秋説:“演員的服裝要求輕薄,能讓他們靈活地做動作,表演時天氣寒冷,石墨烯服飾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溫發熱效果,”根據環境要求,服飾也可以做出相應的調節。“最初對我們的設計要求是在零下5度的環境中,持續發熱8分鐘,後來考慮到候場等因素,調整到在零下20度的條件下,發熱4小時。”

  李月秋説,團隊曾在模擬零下20度的情況下進行真人實驗,以確保調試的可靠性。“在發熱效果符合要求的同時,還要保證材料的安全性、電池的續航能力和服飾的舒適度,”他説,整個團隊都全力以赴,為演出的順利進行做好保障工作。

  讓熊貓“減肥”

  表演中,兩隻憨態可掬的大熊貓讓人印象深刻。這兩隻熊貓道具出自四川省南充大木偶劇院的工藝師之手,他們是世界上唯一一家製作並演出川北大木偶戲的一群人,始終致力於這項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和傳承。

  舞臺上,熊貓木偶要由人穿著進行表演,所以重量需要在30斤以下,四川南充大木偶劇院院長唐國良説:“單是這一項要求就讓他們的團隊熬了好幾個通宵,初選的材料做出來的有七八十斤,遠達不到標準,後來不斷地嘗試新材料,才把大木偶的體重慢慢降了下來。”

  為了達到預期效果,製作團隊在原有的工藝基礎上不斷進行改良和創新。他們在選材上先後嘗試了人造紙藤、天然白藤、竹篾條、鋁合金絲、碳纖維條、PVC倣真藤條等多種材料,反復對比,進行了上百次測試,才最終確定了用鋁合金管材和碳纖維條相結合,配合上LED燈的製作工藝。

  熊貓的“體重”降了下來,但是新的問題也隨之産生。由於四川和北京兩地不同的氣溫和濕度條件,讓道具材料出現了“水土不服”,他們只能一次次地調試、升級,爭分奪秒地改良工藝、製作道具,並要確保萬無一失。“選擇材料要精益求精,”唐國良説,比如LED燈的選擇,看似平常,卻是他們從幾百種燈裏優選出來的。

  最終版的熊貓道具,高2米35,卻僅有20斤左右的重量,比初期的版本輕了幾十斤,連唐國良也不禁感慨,“沒想到大家共同努力,能做出這麼高科技、輕便、同時能達到演出效果的大道具。”

  讓“機器人演員”更靈動

  載著“冰屏”跳出華麗舞步的是24個動作靈活的移動機器人,它們不僅完成了自己動作編排,更與現場演員、地面投影進行了聯動表演,同樣實現了技術領域的升級創新。

  在機器人研發團隊負責人、瀋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移動機器人事業部總裁張雷看來,此次他們主要實現了技術方面兩點突破:首先是機器人導航更加精準。“從機器人控制的角度來講,演員和機器人之間有頻繁的穿梭互動,演出場地內的燈光干擾多,這就要求機器人要看得遠、看得清,同時用最短的時間做出判斷,並迅速做出適應和調整,”張雷介紹説,其次,相比常用的工業機器人,此次的“演員”機器人動作更複雜靈活,包括完成行進中旋轉、擺動,配合演員做出些花哨的動作等。

  “我們一共做了30個機器人,有6個是備用的,”張雷説,不過當把這些機器人運送到排練場地,現場的實際情況卻與他們預想的有很大不同。“我們沒有預想到場景會有多複雜,”張雷説,初期的幾次合練都不太成功,研發團隊只能在現場一邊調、一邊試、反復去修正磨合,“後來的配合就越來越好,當導演團隊提出路線動作修改建議時,我們能夠迅速地做出調整,以便跟排練團隊快速配合,為排練爭取時間。” 

相關閱讀
新聞聚焦
專題推薦
860010-110304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