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喆
“哈哈,朱主席你好!”——這是朱廣滬出現在2018中國足球名人論壇現場時,很多足球圈內人士對他的戲稱。去年9月,朱廣滬當選為上海市足協主席。完成了從球隊教練到足協主席的角色轉換,朱廣滬説,“我自己還是幹足球的本行,但最大的變化是思維模式,從以前思考一個隊的建設到現在要一個體系的建設。”
上海足協從廣州足協取經
朱廣滬透露,其實廣州在中國地方足協改革上是走到了全國前列,是國內第一家“脫鉤”體育局的足協。“我之前和廣州足協謝志光主席通了很多次電話,對上海足協的籌辦請教了很多,廣州足協在人財物上的運作是很規範的,政府也給予了不少支持。同時,我們也對廣州足協脫鉤後面臨的一些困難也充分了解,我們也一起研究過解決的辦法。”
朱廣滬表示,上海足協就是一個開放的服務平臺。“我們當足協的管理者不是‘當官’,是做服務的。只要你把足球的服務更多惠及當地社會,你這個足協一定是成功的。”朱廣滬説,“足協也不是一個爭權逐利的機構,我們現在都提倡把更多的權力下放到區一級的足協,包括球員註冊、教練和裁判的培訓,辦賽和活動,等等。區一級的足球搞得更活躍,上海市的足協才會有提供更多服務的機會。”
朱廣滬打了個比喻,“我們現在做足協的就是相當於提供場地給球隊比賽——所有的基層足球從業者都應該是扮演球隊、球員的角色,我們的角色就是做場地維護工。”
另外,朱廣滬還十分推崇“專業人做專業事”的風格。“我讓范志毅、孫雯等等退役的球星,都在上海足協的專業委員會裏當領頭者。足球不僅僅只是做足球那一畝三分地的事情,還有很多足球以外的事情,足球要搞好必須依仗更多複合型的專業人才。”
中國青訓最缺失球探體系
對於中國足球目前的人才困局,朱廣滬感覺不應該灰心,只要路子走對了,未來依然是有希望。朱廣滬説,“我在國內看了不少青少年比賽,我覺得如果國內青訓體系能有明顯改善的話,2005年之後出生的孩子將來會有更多成才的機會!”
對於目前國內校園足球和專業青訓之間的矛盾,朱廣滬倒覺得不應該成為難題。“校園足球的提法沒有錯,它有三個層次的功能:首先是強身健體,其次是樹德立人,第三是出精英人才。”朱廣滬分析,“我覺得中國是有能力解決教育和專業足球培養之間的矛盾的,我也相信中國的校園足球體系肯定可能走出職業球員。我們現在最重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在各類型培訓的精英選拔過程中,做到‘不漏網’!”
朱廣滬認為現在中國的青訓要解決好4個方面問題:一是改善場地的保障條件;二是提高基層教練的學習能力;三是建立常態化的青少年聯賽制;四是建立科學的球探體系。
朱廣滬認為目前基層優秀青訓教練數量不足的問題並非不可解決。“我們如果能把30歲到60歲之間各地的專業和職業的退役運動員發動起來,對校園足球也好,基層青訓也好,教練數量的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尤其是我們應該利用大批當年向專業隊、職業隊發展過程中被體校淘汰下來的球員,他們至少接受了3到8年專業足球訓練,完全可以勝任基層足球教練的工作,關鍵是我們如何健全教練員培訓的層級,保障他們的待遇,挖掘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朱廣滬尤其強調目前中國球探體系的缺失。“我們現在還沒有完善的球探體系,基本都是靠教練的經驗主義。事實上,球員成才與否最關鍵是5-12歲的年齡區間,這是他們基礎能力養成的決定性階段。無論國內外,球星一般在10歲左右就能體現出來自己的天賦,這就需要有大量專業的球探能去發掘,要應用大數據等最新的科技手段。”
鏈結
朱廣滬
奇人奇事
68歲的朱廣滬是中國著名足球教練。1993年到1998年率領中國健力寶少年隊、青年隊赴巴西留學,被稱為“健力寶隊之父”。2000年至2005年執教深圳隊,並於2004年捧得中超元年冠軍。
2005年至2007年,朱廣滬執教中國隊,雖然拿起過東亞杯冠軍,但在2007年的亞洲盃上小組賽被淘汰。2008年起,他輾轉在武漢、深圳、陜西等地執教。從2011年至今,朱廣滬沒有再執教職業隊,但始終保持活動在中國足球的第一線。
2016年9月,朱廣滬出任上海足球協會主席。對於名字中的“廣滬”兩字,他認為自己的足球生涯與上海和廣東兩地都結下了不解之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