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昨日上午,第13屆全國運動會北京市體育代表團成立,北京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陳吉寧向代表團授旗。北京代表團將於8月24日前往天津備戰,開幕式旗手為女乒隊員丁寧,這也是她繼裏約奧運會閉幕式後再度出任旗手。4年前的遼寧全運會開幕式,北京代表團旗手是男排隊員王琛。雖然旗手每次都不相同,但奮力拼搏的精神並未改變。
團部 代表團不提成績要求
昨日的代表團成立大會上,陳吉寧向代表團團長、北京市副市長張建東授予團旗,張建東隨後將團旗交給旗手丁寧。
“前段時間一直在備戰中,但通過這次成立儀式,覺得全運會離我們越來越近了,也瞬間感覺到了身上的責任和壓力。”丁寧説。
第13屆全運會將於8月27日至9月8日在天津市舉行。北京代表團共有530名運動員在29個大項、194個小項上獲得了決賽資格。其中,男運動員292人,女運動員238人。預賽參賽人數、參賽子項數和決賽入圍人數、入圍子項數等方面與上屆全運會基本持平。
本屆全運會北京市代表團中有馬龍、丁寧、曹緣、林躍、林丹、張楠、劉曉彤和陳穎等8名奧運冠軍,還有程然、于樂樂、張嘉文、常昊、馮雨、呂泰東、詹天瑞、邢宇等8名世界冠軍。所有運動員中,年齡最大的是參加過6屆全運會、現年47歲的射擊隊員高喜光,年齡最小的是12歲的跳水運動員苑浩妍。
在已提前進行的全運會決賽中,北京代表團已獲得兩金(花樣游泳自由組合、飛碟多項混合團體)、兩銀(花樣游泳集體自選、男子輪滑冰球)。
“現在到了備戰最後階段,也是我們衝擊的關鍵時刻。無論集體項目還是個人項目,無論奪金項目還是衝金項目,隊員都做好了充分準備。”代表團常務副團長、北京市體育局局長孫學才表示,希望隊員們能把這4年訓練的成果和水平盡可能發揮出來,挑戰自我、挑戰極限。
孫學才稱,代表團對運動隊和運動員沒有提具體的成績要求,但要求他們都做好準備,把過程做好,把自己最佳的競技狀態和技術水平發揮出來,“有這麼一個好的過程,必然會有個好的結果,爭取取得運動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
旗手 丁寧有望實現全滿貫
“很激動能成為北京代表團旗手,這也是對我的一種肯定和鼓勵,希望能有好的表現去回報大家。”這是丁寧第2次成為旗手,去年裏約奧運會閉幕式時,她曾擔任中國代表團旗手。
無論是全運會還是奧運會,北京乒乓球隊一直是奪金大戶,在北京體育佔有重要地位。2009年山東全運會,張怡寧曾出任北京代表團旗手,這次丁寧又接過了大旗。“北京乒乓球有良好的傳承,希望和寧姐一樣,為北京多爭光。”丁寧稱,近期一直在備戰,接下來會把自己調整到大賽前的狀態。
丁寧説,4年一次的全運會對她很重要,“平時都是代表國家出戰,這次是代表北京出戰,希望能有好成績。北京隊之前在全運會女團有過輝煌戰績,拿到過女團3連冠,希望這次也能有好的發揮。”
儘管貴為大滿貫選手,但丁寧從未贏得全運會單打冠軍。今年的天津全運會,丁寧將出戰女單、女雙和團體3個項目,有望實現全滿貫。
“大家都知道,國內的乒乓球比賽意味著什麼,真的是高手如雲啊,我們一定要做好最困難的準備。而且,這次要兼顧幾項比賽,對精力和體力要求都很高,希望能一場場地去耐心準備。”丁寧表示,大家都會拿她當靶子打,她要做的就是擺正位置,全力以赴,用好的成績回報北京。
本屆全運會新舉措較多,其中一條是隊員可以跨省市組隊,丁寧的女雙搭檔便是廣東隊的劉詩雯,“劉詩雯之前一直在廣東訓練,我在北京,兩人也見不著。最近幾天她可能會來北京,我們會儘快配合、磨合。”
教頭 李牧仍以草根精神衝金
昨日的代表團成立大會上,代表教練員發言的是北京男排主教練李牧。4年前的遼寧全運會,北京男排在並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奪冠。4年後,李牧依舊低調,他説仍將以草根精神去衝擊冠軍。
“過去3個月,我們一直在備戰全運會。期間,我們去越南打了亞洲俱樂部杯。最近在江蘇、天津也打了一些熱身賽。”李牧稱,全運會男排決賽9月1日開始,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到一個月,“我們還有3個國家隊隊員沒有回來,爭取利用最後這段時間把隊伍調整好。”
4年前,北京男排在決賽中3比2戰勝上海隊,時隔48年再度稱霸全運會。“上屆全運會我們其實完全是個草根球隊,以哀兵的心態出戰,那時也沒有國家隊隊員。”李牧笑著説,北京隊聯賽時看著成績還不錯,但主要是因為有外援,“沒有外援的話,我們也就七八名的水平。所以最後拿到全運會冠軍,是很神奇的。”
與4年前相比,北京隊整體實力有所提升,但李牧依舊低調。“這次我們有3個國家隊隊員,好像有一些實力,但其實內部存在的問題還是很多。還是希望拿出草根精神,一步步衝擊比賽。”
此外,李牧還肯定了全運會增加小年齡組的做法,“從三大球來説,這增加了青少年培訓的寬度和基礎。我們這屆全運會有4名上屆全運會小年齡組隊員,而且我們現在的3名國家隊隊員恰恰都是從這4名隊員中選出來的。”
在接受採訪談及本屆全運會的目標時,李牧稱盡可能地帶領隊伍去衝擊冠軍,但最主要的還是希望全隊能代表北京、代表首都,全力以赴打出北京體育的精神面貌。
專題采寫/新京報記者 孫海光 本版圖片/新京報記者 吳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