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自上世紀70年代末開展短道速滑運動以來,黑龍江省七台河市共涌現出10位冬奧會和世界冠軍,獲得163枚世界比賽的金牌,其中包括6枚冬奧金牌,可謂光芒閃耀,人才輩出,七台河也被貼上了“短道速滑搖籃”、“冬奧冠軍之鄉”的標簽。是什麼塑造了如此輝煌的成績?
“是傳承”
趙小兵和馬慶忠是七台河的功勳教練,曾培養出孫琳琳、劉爽、王偉、王濛等冠軍。談及七台河的今天,他們一直在回憶一個人——七台河短道速滑奠基人孟慶余。1974年,23歲的哈爾濱知青孟慶余因出色的滑冰技術被七台河市體委領導相中,從一名煤礦工人變為一名速滑教練,並力排眾議將重點項目由速度滑冰改至短道速滑,將女子短道速滑項目確定為主攻方向。
1984年,趙小兵師從孟慶余,那時的她才16歲。“我小時候家裏窮,買不起訓練的冰刀、連體服,有時候生病都是自己扛,孟教練對我們特別好,給我們買各種裝備,買藥。現在我們也是如此照顧這些小孩。”回憶起孟教練,她開始哽咽,“後來他去世了,醫療本裏都沒有錢,他的錢全都花在學生身上了。”不僅是生活上的傳承,孟慶余給兩位教練言傳身教的還有訓練。“我們小時候沒有訓練館,就在露天冰場訓練。七台河的冬天特別冷,用熱水澆冰時一不小心就會濺到自己身上,全身都會結冰。孟教練每天淩晨起來澆冰制冰,後來我和馬慶忠當教練了也是這樣每天堅持。”因為澆冰要淩晨3點起床,趙小兵連早飯都吃不上,她的兒子也很少吃到過媽媽做的早餐,“沒有辦法嘛,不能辜負來我這訓練的那麼多孩子啊。”
張利增是七台河第四代教練員,是重點班的另一支隊伍的教練,他跟隨孟教練5年。他説儘管當時楊揚已經奪金,孟教練成為遠近聞名的金牌教練,但是他仍兢兢業業地對待每一天的訓練,他自製了許多工具,創新了許多訓練思路,“他走了,但是他的旗幟不能倒。”短道速滑這面旗幟在七台河一代代教練員手中接力,孟慶余的敬業奉獻精神也在他們心中接力。
“是創新”
七台河其實並不具備優越的訓練條件,也不具備雄厚的經濟資本,孟慶余帶第一批運動員時,常常只能用盆潑出一塊十幾平方米的冰面,在上面進行彎道訓練。訓練條件異常艱苦,教練員和運動員在體育場看台下面四處透風的小屋裏住著,夜晚凍得縮在被窩裏直打哆嗦。為節約經費,教練員就帶領運動員自己澆冰場,沒有器材,就自己製作訓練器材,孟慶余去世後保險櫃中放著的是一套套自己製作的維修工具。
孟慶余去世後,他的弟子們繼承了他艱苦奮鬥、不斷創新、追求事業的精神。目前七台河第二、三、四代教練員,都曾師從孟慶余,懷著對老師的崇敬和對七台河短道速滑這個金字招牌的精心呵護,他們舍小家為大家,忘我工作,為七台河短道速滑源源不斷地培養人才。
面對新形勢,七台河市政府、體育局領導的思維也非常超前。“冠軍永遠只有一個,但是做人是首要的,是每個人都要做好的,即便成為奧運冠軍,這也只是他們人生一小階段的成績,走下領獎臺他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融入社會。”這是七台河教練員的信念。一位隊員家長説:“我的孩子從小就特別調皮,多動,當時送他來只是想消耗一下他的精力。但是學習了兩年後,親友鄰居都發現他有了非常大的改變。”“教練不能只教他們專業知識,更要用心教他們做人。如果一味看重成績而罔顧或者放縱他們,最終教出來的隊員有人格缺陷,那就是在犯罪啊。”七台河體育局局長陳岩時常提醒教練員。
正是在繼承傳統和創新工作思路兩方面齊下工夫,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才讓家長們願意把孩子送到短道速滑隊,有力保障了七台河在短道速滑項目上的選材基礎。
“是完備的人才培養體系”
七台河短道速滑人才培養梯隊是一個完善而專業的培養體系,分為特色校、基礎班、重點班三個層次。目前七台河有短道速滑訓練隊伍11支,在訓運動員300余人。
七台河將短道速滑作為中考加分項目,有7所短道速滑特色學校,每個學校都有一塊政府補貼的冰場,短道速滑是全校學生的體育必修課,冰期每週一節80分鍾大課。為推動青少年上冰雪活動的開展,七台河連續20年舉辦中小學生速滑賽,累計參賽隊伍600余支,參賽人數達8000余人次。每個學校都有一支校隊,在訓隊員共有316人。校隊學生利用其他小學生早課前或放學後的休息時間進行訓練,夏季練習輪滑,冬季由體育局派車接到體育中心訓練。特聘退役運動員為校隊教練員,每年定期舉辦全市中小學校短道速滑教練員培訓班,普及短道速滑知識、提高基層教練員的執教水平。
一個人口只有百萬、經濟並不發達的城市,成為中國短道速滑的人才搖籃,可以被視作一種特殊現象。這種現象的背後是一個城市對一個項目的長期堅持和規劃,是有一批人勇於奉獻,是市民對於城市精神和城市名片的高度認同和參與,這足以為更多城市發展體育提供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