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單板滑雪之坡面障礙賽 >>>障礙爭先賽 >>>U型池場地技巧滑雪賽
單板滑雪
概要
單板滑雪又稱冬季的沖浪運動,是指利用滑雪板從雪坡上滑降的運動。它于1960年左右在美國開始發展成為一項運動,之後隨著發展,開始風靡全世界,1998年日本長野冬奧會首次舉行了滑板滑雪比賽。
平昌冬奧運會將進行平行大回轉(男、女)、U型場地技巧(男、女)、障礙追逐(男、女)、大跳臺(男、女)、坡面障礙技巧(男、女)等共10個小項比賽。
比賽項目介紹
平行大回轉(PGS)
兩名選手在平行設置的兩個旗門賽道(藍旗、紅旗)同時出發,向下滑降,先行到達終點的運動員為勝。
賽道規格標高差為120~200m,全長400~700m(建議採用550m),最少應設置18個旗門(建議設置25個),藍旗賽道與紅旗賽道之間應保持20~27m的距離,平均坡度為16度(±2度),坡道寬度至少應為40m。
預賽時,運動員在藍旗賽道與紅旗賽道各滑行一次,兩次預賽成績相加排名前16位的決賽晉級。預賽第二次比賽的出發順序為第一次比賽到達終點的順序。
U型場地技巧(HP)
U型場地技巧指在傾斜的半圓形賽道(碗狀坡道)中滑行及進行跳躍、回轉等空中技巧的運動。
6名裁判員根據完成動作的高度、回轉、技巧、難度等整體效果評分,100分滿分,去掉最高分與最低分,剩下的四個得分的平均分為該選手本輪比賽得分。根據兩次表演中的最好成績排定選手的最後名次。
冬奧會滑道平均坡度17~18度,建議長170m, 不得短于150m,半圓筒寬19~22m,筒高6.7m。
障礙追逐(SBX)
追逐賽由4~6名運動員組成1組,以坡面、回轉、旋轉、跳躍方式,通過由多種地形及障礙物組成的賽道、最先通過終點線者為勝。
追逐賽的冬奧運賽道規格為標高差130~250m、賽道長1050m(±150m)、平均坡度12度(±2度)、坡寬40m、賽道寬6~16m。
以2次預賽的時間進行排名,前32~26名晉級參加決賽,每組由4~6名運動員構成,每組的前2~3名晉級,繼續參加下一輪比賽。
大跳臺(BA)
選手從高處滑行而下通過大跳臺一飛沖天,表演各種空翻、回轉等空中絕技。
BA有淘汰式、Two-run best(兩次表演->取其中最好的一次成績決定排名)、Three-run best(三次表演->取其中最好的兩次成績決定排名)等多種競賽形式。
一般説來,預賽採用Two-run best,決賽採用Three-run best的方式進行角逐。5~6名裁判以100分為滿分對運動員的的空中動作、飛行距離、著陸等進行打分,去掉一個最高分,去掉一個最低分,運動員的最後分數由3~4名裁判的平均分決定。
預計此項的參賽選手主要為坡面障礙技巧及U型場地技巧的選手。
坡面障礙技巧(SBS)
坡面障礙技巧是在由RAIL、TABLE、BOX、WALL及跳臺構成的賽道上進行的一項比賽,運動員可在多種地形中選擇適合自己的進行表演。
6名裁判以100分為滿分對運動員的的高度、旋轉、技巧、難度以及整體表演進行打分,去掉一個最高分,去掉一個最低分,4名裁判的平均分就是該選手的成績。運動員進行2輪比賽,根據兩輪比賽中的最好成績排定選手的最後名次。
冬奧會賽道標高差最少為150m,平均坡度應在12度以上,賽道寬度至少應為30m,由最少6個以上賽段(地形+跳躍),3個以上的跳臺構成。
平昌冬奧會中國代表團單板滑雪參賽名單:
單板滑雪U型場地技巧隊
領隊:李揚
教練:科斯克拉-蒂莫-佩卡(Koskela Timo Pekka)、努提拉-米科-奧拉維(Nuuttila Mikko Olavi)
隊醫:程楊
打蠟師:約萬-雅各布(Jovan Jakob)
運動員:劉佳宇、蔡雪桐、李爽、邱冷、張義威、史萬成
單板滑雪平行大回轉隊
領隊:李揚(兼)
教練:科特尼克-彼得(Kotnik Peter)
打蠟師:約萬-雅各布(Jovan Jakob)(兼)
隊醫:程楊(兼)
運動員:宮乃瑩、臧汝心、徐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