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新華社北京7月20日體育專電
新華社記者蘇斌
因為熱愛,6歲時開始接觸籃球的邵婷選擇了堅持,而除了女籃國手之外,她身上還有一個標簽: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在讀博士。如今,這位“學霸”終於來到了自己曾無比憧憬的奧運舞臺。
“開心”,是邵婷對於籃球的最初印象。當時有教練來到邵婷所在的小學招收學員,因為比同齡女生高一些,邵婷理所當然地被選中,每週在一所學校裏訓練。
“剛開始覺得很開心,很多小朋友在一起玩,也不懂什麼叫籃球,就是很多小朋友在一起做遊戲,組了一支隊伍,上完課後下午過去訓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慢慢地喜歡上了這項運動。”邵婷説。
對於18歲之前的邵婷來説,籃球還只是一個興趣愛好,而當她走進北師大的校門,在學校裏接觸到籃球理論課和一個不一樣的平臺,邵婷才發覺自己真正喜歡上了籃球。之後進入北京隊,進入國家隊,隨著層次的不斷提升,她對籃球也有了不一樣的認識和感悟。
每個人的人生會面臨很多選擇,高中畢業時,邵婷來到了一個人生的十字路口,一邊指向了進入專業隊打球,一邊指向了進入“象牙塔”深造。幾乎沒有什麼猶豫,邵婷選擇了參加猶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
“當時沒有太多糾結。自己喜歡讀書,小時候也聽到過在專業隊,未來的職業規劃做得不是特別好的話,退役之後就不知道能幹什麼。(我)還是想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尤其又是女孩子,所以我就選擇了去讀大學。”邵婷説。
生活裏,有多少人為了打球而放棄了讀書,又有多少人為了讀書而放棄了打球,邵婷卻很好地將兩者結合在了一起。從本科,到碩士,再到博士,邵婷儼然成了別人眼中的“學霸”,而這個“學霸”打球還那麼好,帶領北師大女籃5次獲得CUBA大學生籃球聯賽冠軍,3次獲得CUBS大超冠軍。
邵婷覺得,讀書和打球並不矛盾,當學會了自我管理時間,擁有自控能力時,就能做好學習和打球的時間分配。畢竟打籃球也就是兩三個小時,一天還有很多時間去學習和做別的事情,之前在學校讀書時,她上午學習,下午訓練,兩者沒什麼衝突。如今在國家隊集訓,雖然沒有時間去學校學習,但她説,隨著學習層次的提高,更多考驗的是自習能力,所以自己會更多地找老師和同學要資料,然後進行自我學習。
“學習給我補充了很多知識,而且通過學習得到的認知能力和邏輯思維,對於我在籃球上的快速認知和應用也會有很大幫助。”她説,“學無涯,我熱愛學習,很多人説讀書和打球不能兼顧,我是一個喜歡接受挑戰的人,國外就是這樣一個發展模式,為什麼我們就不行呢?”
在邵婷看來,每當運動生涯進入到一個新階段,她對籃球就會多一些感悟。參加大學聯賽,邵婷得到了更多與國家隊以及專業隊接觸的機會。進入國奧隊後,在主教練王桂芝的指導下,邵婷對籃球的認識發生了質的飛躍。專業隊訓練與大學不同,這對邵婷來説是一種衝擊,但她很好地將兩者結合在一起。之後在北京隊,邵婷第一次參加職業聯賽,賽制上的不同也是一種新的體驗。直到進入國家隊後,面對非常激烈的競爭,邵婷逐步提高著自己對籃球的認識。
2013年東亞運動會,當時還是一名大學生球員的邵婷跟隨國奧女籃參賽。邵婷非常珍惜這樣一個機會,這樣的大賽歷練對她之後的運動生涯有很大幫助。一年後的世錦賽,中國女籃收穫了2002年以來的最好成績第六名,邵婷成為中國女籃的隊內“得分王”。
談到當時的爆發,邵婷也將其歸於對機會的珍惜和把握。“能進入國家隊是一個特別大的榮幸,參加世錦賽這麼重要的比賽,就覺得有這樣的機會就要好好珍惜,在自己能打籃球的年華里好好展現自己。”她説。
裏約將是邵婷的第一次奧運之旅,以前的她只是覺得,奧運會是一個大的盛會,在家裏通過電視看比賽都會讓自己心潮澎湃,而自己從事運動,她會憧憬自己出現在奧運會的舞臺上,但那也只是單純的憧憬,沒有想過以後是否真的能夠做到。
但如今,她做到了。她説,夢想實現的時候,自己反而沒有想太多,只是想打好球,畢竟籃球是根本,希望在奧運會氛圍裏享受籃球帶來的快樂。
“能保持對籃球的熱愛,更多還是因為從小就喜歡,和一群同樣喜歡這項運動的人在一起。”帶著這份初心,珍惜每一次機會,“學霸”邵婷終於成長為一名奧運選手。
邵婷是個“現實派”。對於人生,她沒有做特別長遠的計劃,只是會關注近一年時間自己應該做什麼。在她看來,未來是個未知數,隨時有可能因一些小事發生變化,所以自己不會去想那麼多,而是做好當下,積累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