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這是一個並不長的故事,只講述了“一家人,一家飯”。然而這個家,卻從“雲南香格里拉的松茸拉開帷幕,以西藏的青稞酒引出尾聲,最終回到我們的首都北京,以貴春在屋頂上的菜園作為給城市的獻禮中結束,中間穿插了一張中國地圖,涵蓋了港澳臺的別樣風土,少數民族的地方濃情,黃海的最北端,南海的最南端⋯⋯”它不講歷史,卻讓人每時每刻在感受回憶,不講血脈,又分分秒秒都在訴説著傳承,用那些知道的不知道的垂涎欲滴的美食,勾勒人生五味,這個關於家的故事,就是膾炙人口的《舌尖上的中國》。
我們習慣於用南方和北方來劃分地域,從而區分口味、民風以及習俗,《舌尖》正是這樣帶著觀眾一路跳躍,橫跨了整個大江南北。南方菜以細膩精緻、口感甜淡而出名,北方菜則菜如其人,相對較為粗獷,口感也略重。説到《舌尖》中的南方美食,最先映入腦海的就是四大菜係中的淮揚菜,精雕細琢的食材,華麗登場的姿態,技巧神奇的刀工……“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李白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平添了江蘇揚州這座古城名邑的無限風韻。時下正值三月,不妨約朋會友,去揚州嘗嘗那地道的紅燒獅子頭,順便看看那裏最美的時候,春天的煙柳,甦醒的瓊花,到處都是生機,都是希望……
《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 第五集《廚房的秘密》
毗鄰江蘇的安徽與浙江,亦是吃貨們忘不了的天堂。《舌尖》中印象最深的是安徽南部特有的毛豆腐。在蛋白質的提供上,大豆食品是唯一能夠抗衡肉類的植物性食材。對於素食者來説,這相當完美。中國古人稱讚豆腐有“和德”,吃豆腐的人能安於清貧,而做豆腐的人也懂得“順其自然”。徽州那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溫潤的氣候促成了人們恬淡保守的氣質,這裡的祖輩希望後代能從做毛豆腐的過程中,能夠領悟和學到更多健康的人生觀。
《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 第三集《轉化的靈感》
從徽州轉身至浙江的遂昌,跟著《舌尖》來到一片鬱鬱蔥蔥的毛竹林。有人説,自從看了《舌尖》,這毛竹林裏的筍饞死了一堆“吃貨”。俗話説,“嘗鮮無不道春筍”,人道春筍鮮美,一道家常筍湯,腌篤鮮主角本來應該是春筍,可我們看到的卻是價格高出20倍的遂昌冬筍,根小頭尖、殼薄軀大、肉厚質白、鮮嫩味美。遂昌素以“錢甌之源,江南綠海”著稱,境內山川秀美,林海氤氳,是人傑地靈、傳奇紛呈的綠色天地,正是這樣得天獨厚的條件才孕育出這樣充滿靈性的食物。
《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 第一集《自然的饋贈》
既然去了遂昌吃筍,就不能不提金華,有人説:“沒有火腿的金華就不是金華”。唐開元年間(713-742)陳藏器撰寫的《本草拾遺》載:“火腿,産金華者佳”,色、香、味、形四絕著稱。金華市地處金衢盆地東緣,氣候溫和,雨量充足,土地肥沃,物産富饒。金華火腿皮色黃亮,形似竹葉,肉色紅潤,香氣濃郁,營養豐富,鮮美可口,是饋贈珍品,佐食佳肴,也是滋補良晶,有益腎、養胃、生津、壯陽、固骨髓、健足力等功能。到金華這個山水城市走走瞧瞧,這距今已有一千二百餘年曆史的金華火腿足以讓你大快朵頤。
《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 第四集《時間的味道》
南方人喜歡米飯,北方人則離不開麵食。自南跨北,蘭州人説自己的早晨是從一碗牛肉拉麵開始的。蘭州是個有著一千多家拉麵館的城市,每天要消耗一百萬碗拉麵,拉麵是蘭州人心目中當之無愧的主食王者。一碗麵從拉制到煮熟上桌,看似不到兩分鐘時間,但其背後卻有著很深的門道。再看陜西,幾十種誘人的美食,《舌尖》畫面中最讓人難以自持的就是岐山的臊子面,臊子色澤鮮紅純正,口感酸辣突出,五色的配菜更代表了岐山人對生活的美好祝福。幾千年來,岐山村村落落的面鍋裏都翻滾著臊子湯,使岐山臊子面更成為一件精彩絕倫的藝術品。還有西安土生土長的羊肉泡饃,每個人根據自己喜好的口感,掰出大小、形狀不一的饃塊,再配以熬煮了十幾個小時的老湯,一碗看似豪爽簡單的羊肉泡饃,其實內在精緻複雜,就像世界古都西安,在記憶裏已成為永遠的經典。
《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 第二集《主食的故事》
數不完的特色美食,道不盡的山水人文,意猶未盡之間,終於等到《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即將開播,為我們帶來新的美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