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嚴禁偽造嘉賓身份,欺騙電視觀眾”、“不得選擇社會形象不佳或有爭議的人物擔當主持人”……近日,國家廣電總局正式下發了《廣電總局關於進一步規範婚戀交友類電視節目的管理通知》及《廣電總局辦公廳關於加強情感故事類電視節目管理的通知》兩份正式文件,對“相親類節目氾濫、造假、低俗”等傾向著手整飭。(6月10日《東方今報》)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眾多的相親節目紛紛亮相熒屏,如火如荼。例如,《非誠勿擾》節目,通過24位女生亮燈和滅燈的方式,來決定男嘉賓的去留。節目在走紅的同時,也製造了諸如寶馬女、富二代、艷照門等話題,引起觀眾熱議——此類相親節目,除了提高收視率外,最終能成就幾對真正的情投意合者?
可以説,相親節目的“氾濫”,已經讓許多觀眾産生了“審美疲勞”。而拜金女、富二代等“明星嘉賓”的層出不窮和一些嘉賓可能存在身份“造假”,也引起了觀眾的質疑。此次,國家廣電總局正式下發文件,可謂一針見血,每一條都直指相親節目的軟肋。新聞後的跟帖中,多數網友也都支持廣電總局對相親類節目的整飭。
我們在為禁令叫好的同時,也需要思考,廣電總局以行政命令禁止某一類節目,可以想見相親節目積弊之深。那麼,為什麼相親節目“忽如一夜春風來”,如此氾濫?
首先,在此類節目中,原本最核心的相親已不再是主要內容,反之,嘉賓出位的言論、生猛的話題,才成為節目追逐的目標。相親交友只是外在形式,內在揭示了困擾很多人的現實問題——金錢、房價、婚姻和家庭關係。這些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觀眾關注,提高了收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