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針對張悟本的迅速躥紅,不少人都提到了媒體在其中推波助瀾的作用。中國青年報的一則評論就指出,該事件襯托出媒體倫理的短板。
但這裡的媒體具體是指哪些,值得認真分析。其實,通過此前大量關於張悟本的報道,我們不難看出,真正推動張悟本走紅的媒體,主要是都市類、晚報類報紙、電視、廣播、網絡,還有暢銷書。更準確地説,那些針對一般市民、農民——或者説經濟地位較低的受眾的媒體,在報道張悟本時表現得比較狂熱,而針對經濟地位較高的受眾的媒體,則表現得較為客觀和理性。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高端”讀者,往往有較高的收入和學歷,具有比較強的辨別力,對媒體內容的要求自然就非常高。如果針對這類受眾的媒體人云亦云,無法提供較為理性的內容,根本就無法贏得讀者的信賴,自然就無法生存和發展。這就逼著這些媒體的記者和編輯們對社會熱點保持嚴謹和質疑的態度,審慎采編,精心選擇。現在的一些專業化程度較高的財經類報紙、電視頻道、網站等,因為其針對高端受眾,對報道的信息同樣也非常慎重,哪怕是轉載。
而一些針對經濟地位較低的受眾的媒體,如當下的都市報、市民報等,因其出版週期短,用稿量又大,編輯和記者有時缺乏核實有關信息的時間。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其受眾對信息的辨別能力差,對媒體過於信賴。即使媒體刊載了一些不嚴謹甚至錯誤的信息,受眾可能也不會發現,甚至信以為真。
據報道,張悟本躥紅之後,掛號費竟然高達2000元,如果挂他300元的普通號,要排到2012年。這不僅僅表明非常多的人信任張悟本,更表明他們信任媒體的推薦,認為媒體的推薦是對的,是不需質疑的。這樣,這類媒體的記者和編輯就缺乏核實和審慎辨別信息的動力(除非媒體內部有這方面的考核),見什麼火熱、什麼吸引眼球就報道和轉載什麼。很多網絡推手之所以能屢屢得手,利用的就是一些媒體的這一“軟肋”。於是在該類媒體上,人們經常可以看到的現象是,今天剛轉載其他媒體上的某條信息,第二天就報道説這條消息是假的,讀者有一種被當猴耍的感覺。如今聲討張悟本的媒體,有多少沒有為其“神奇”吹捧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