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軍:上海世博會,多元的文化交融

發佈時間:2010年04月29日 16: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千龍網

    第41界世界博覽會註定將成為2010年初世界關注的一個焦點,世博會首次在中國舉辦,並落戶于東方明珠——上海,無疑是一個新的起點。如今,黃浦江邊5.28平方公里的世博園區內,萬國建築錯落有序,如百花綻放。匯聚242個國家與國際組織的景觀巨制將為世人帶來一場視覺盛宴,而景觀群背後的多元文化交融更是世博會最和諧的景致。正是文化的多姿,才有世博會世界景觀群的多彩,才有藍色星球生靈的和諧共生。

    “千姿百態創意無限”,可謂是對世博會景觀群的貼切描述。中國展館採用極富中國建築文化元素的紅色“鬥冠”造型,展館主體造型雄渾有力,宛如華冠高聳,天下糧倉;名為“山水心燈”的台灣館融入中國傳統文化“五行”元素,巨型玻璃天燈與LED球體組成的建築主體又盡顯現代文化氣息;由20個不規則、可自由組裝的功能模塊組合而成意大利展館,模塊的裂縫線像是60年代在兒童中風靡一時的遊戲棒,意大利館的建築積木還可以以較小的規模進行拆卸和組裝,就像可以隨意拼貼的馬賽克一樣,從而呈現出千變萬化的姿態;還有法國的浪漫“包裹”,丹麥的“小美人魚”童話,南非的“柵欄村莊”等等,各展館以各自獨特的風景展現自身的魅力,共同描繪一屆壯麗的世博會。

    “和諧世博”是多元文化“和諧共生”的典型。世博會的參與者用建築手段展現現代科技的發展,以特色解讀自身的文化特徵。所以説,世博會建築群不是簡單意義上由鋼筋、水泥、玻璃等建築材料所構建的剛性結構,而是多元文化的對話和交融。在僅5.2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容納數量如此之多、風格迥異的建築群,本身就是一種“和諧共生”的文化體現,使得不同國度,差異性的政治形態,鮮明的地域特徵在世博園同臺亮相,精彩呈現。

    “科技世博”體現出多元文化的創造性。萬眾期待的上海世博會“將廣泛應用當代最先進的科技成果,把現代科技多角度、多渠道、多層面地嵌入世博會,讓科學精神、科學思維和科技成就滲透到世博會的每一個細節”。世博將從實際需求出發,尋求與科技創新的結合點,形成地下空間、人水和諧、氫能交通、能源利用、生態建築、運營系統6個領域及10大亮點。現代化的城市處處體現先到科技文明之光,通過世博會建築群散發光芒。世博會建築技術的高水平可謂是歷屆世博會之最,本次世博會將處處體現“科技改變城市生活”、“創新讓城市生活更美好”的科技創新理念和精髓。

    “無煙世博”、“低碳世博”體現多元文化的價值取向的一致性。上海世博局曾果斷終止2億元的煙草企業捐款項目,力求打造純潔、綠色、文明、健康的世博會。“無煙世博會”不僅是踐行“綠色世博”理念,更是在向國際社會作出的莊嚴承諾,上海世博會的種種控煙行動也深得國際社會的好評。我們承諾與責任,世界支持與相應,足以説明文化的差異性不影響價值取向的互通一致性。“歷史上每一屆世博會,都會給人類帶來生活方式和觀念的重大轉變。這一屆上海世博會,我們希望能夠通過展館展示以及各種活動,推廣低碳理念。”上海世博局副局長胡勁軍説。原為污染嚴重的工業用地的世博園區,現已成為推廣“低碳理念”的源頭,世博園區中將出現“零碳館”。許多國家展館主推綠色環保主題,西班牙館的藤條材料經濟環保;瑞士館,大豆纖維製成的紅色幕帷,能發電,能天然降解;丹麥館,自行車是特有展品,還有一個將注入哥本哈根海港碧水的池塘,觀眾體驗北歐“低碳生活”,大可以騎上自行車,或者脫掉鞋襪泡泡海水。世博會所倡導的“無煙”、“低碳”等綠色理念必將是全人類的福祉。

    人是城市這個有機系統中最具活力和最富有創新能力的細胞,而城市又是世界先進文化的匯聚點和發散地,各異的城市,産異性的社會群體卻都遵循普世倫理和核心價值理念,其重要原因就在於世界多元文化互通交融的特性,基於此,我們才能在這個藍色星球上和諧共生。城市,讓人們的生活更美好;文化,讓我們的世界更和諧。

 

責編:趙春曉

打印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邊看邊聊

驗證碼: